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0)
2023(4730)
2022(3978)
2021(3435)
2020(2863)
2019(6249)
2018(6249)
2017(11566)
2016(6248)
2015(7230)
2014(7343)
2013(7274)
2012(7481)
2011(7021)
2010(7347)
2009(7157)
2008(7005)
2007(6640)
2006(6309)
2005(5839)
作者
(20998)
(17858)
(17659)
(16998)
(11574)
(8492)
(7919)
(6927)
(6733)
(6354)
(6312)
(5849)
(5845)
(5779)
(5704)
(5424)
(5351)
(5096)
(5052)
(4852)
(4724)
(4364)
(4354)
(4079)
(4054)
(4033)
(3867)
(3773)
(3722)
(3529)
学科
(53066)
经济(53025)
管理(18038)
地方(14845)
方法(14251)
(13114)
数学(12357)
数学方法(12199)
地方经济(11697)
(10853)
企业(10853)
(10426)
中国(9709)
业经(8297)
(7024)
经济学(6623)
(6345)
(6117)
环境(6037)
(5708)
金融(5708)
(5663)
(5366)
(5360)
理论(5022)
产业(4984)
(4900)
银行(4889)
(4859)
贸易(4854)
机构
大学(106382)
学院(105310)
(53267)
经济(52267)
研究(42120)
管理(34507)
中国(31623)
理学(28710)
理学院(28314)
管理学(27690)
管理学院(27490)
科学(24795)
(22592)
(22456)
(22422)
研究所(20073)
经济学(18130)
中心(18015)
财经(17650)
(16782)
(16761)
经济学院(15879)
(15846)
北京(14755)
(14720)
(13725)
业大(13653)
师范(13574)
科学院(13060)
(13050)
基金
项目(61295)
科学(47354)
基金(44427)
研究(42997)
(39179)
国家(38878)
科学基金(32297)
社会(29048)
社会科(27501)
社会科学(27493)
(23081)
基金项目(22430)
自然(19564)
资助(19378)
(19143)
自然科(19107)
自然科学(19102)
教育(18910)
自然科学基金(18758)
编号(15697)
(14523)
重点(14100)
成果(13667)
(13335)
(12751)
国家社会(12629)
经济(12628)
发展(12013)
(11868)
课题(11748)
期刊
(70578)
经济(70578)
研究(36741)
中国(21618)
学报(18030)
(17419)
科学(15963)
(15829)
管理(15784)
大学(13882)
学学(13330)
经济研究(12135)
财经(10459)
农业(10412)
(10157)
金融(10157)
技术(9761)
(9280)
问题(8676)
业经(8229)
教育(8203)
技术经济(7277)
统计(6858)
(6855)
世界(6682)
国际(6253)
(5686)
经济问题(5541)
决策(5371)
经济管理(5355)
共检索到175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尚进  
“大多数银行危机背后都隐藏着欺诈与滥用职权,并常常伴有大量的犯罪活动,腐败打消了企业的积极性,模糊了产权,同时维持了既得利益者高高在上的地位,从而威胁到发展与稳定。” ——劳伦斯·萨默斯( Laurence Summers) 在八国会议上的演讲, 1997年 6月 10日   “与一个僵硬、过分集权而又腐化的官僚体制相比,同样僵硬、集权但却清正廉洁的官僚体制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P. Huntington)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968, 386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焯  
同以往的国内外文献相比,首次构筑了有关"商业贿赂"经济根源的统一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反商业贿赂的各种措施进行重新定位和完善。与此同时对和反商业贿赂实证分析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金辉  白雪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小虹   余梅   贺小刚   赵庆  
公司创业活动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企业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手段,挖掘公司创业的驱动因素是创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以地区关系文化为视角,探讨了它在公司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的边界条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不利影响显著成立,并且该效应在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化水平的地区越加明显。第二,地区关系文化之所以负向影响公司创业,关键的中介传导机制在于它阻碍了公司的研发投入动力、提高了管理层的代理行为动机,无法形成新的业务成长空间。第三,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作用将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和反腐政策,即地方政府越强调创新和反腐,则越能够抵消或缓解地区关系文化对公司创业的抑制作用。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回应地区关系文化与公司创业之间悬而未决的争议,在实践上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行创新创业政策及公司是否以及如何制定创业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将进一步造成资源冗余,引发过度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业坤  李维安  
利用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匹配省级腐败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腐败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影响,并讨论了政治关联的作用。研究发现,腐败会刺激民营企业投资支出,且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政治关联企业中,表现为腐败程度越高时,政治关联企业投资支出扩张得越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腐败影响政治关联企业的信贷资源优势及其投资决策,是导致关联企业在腐败严重时依然保持较高投资支出水平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严励  
贿赂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在于其独特的利益诱惑。贿赂对于受贿者、对于行贿者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贿赂从其存在的对象来说,常常发生在企业与企业成员、企业与政府机构成员、企业与社会个人之间。为讨论方便,本文所探讨的行贿受贿仅将主体限定在政府成员与企业之间。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贿赂存在的机理,及其与经济学四个基本要素:欲望、稀缺、抉择和效率的关系,并对治理贿赂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晓唯  赵娜  
笔者基于经济学视角对商业贿赂盛行的原因进行剖析,构建了相应的博弈决策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构建了行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和受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另一方面,将经济学中寻租理论引入到商业贿赂成因和治理的探析中,从而提出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路径以及相对应的可以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伟清  张宗益  
本文认为,贿赂的产生是因为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存在一个贿赂空间,贿赂空间缩小,贿赂也会减少;贿赂空间的大小与官员的未来收入现值、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政府查处反腐败的力度等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要减少腐败,必须“三管齐下”,即提高官员的收入,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加大对腐败的查处力度,其中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则是减少腐败的根本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桂花  张思光  
查处商业贿赂是一项社会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配合。本文从审计的角度探讨了如何识别、审计商业贿赂,指出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对商业贿赂应予以充分关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景军  顾晓艳  
温家宝总理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这一决策可谓大快人心,但同时,也使不少商家开始提心吊胆,因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商业贿赂”行为的界定不够明确。商家如果不能明确什么是商业贿赂,就无法放开手脚开展商业活动。本专题意在:介绍有关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分析和一些我国现在执法过程中对商业贿赂行为处理的典型案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淑琴  
文章阐述了商业贿赂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并对治理商业贿赂提出若干建议,主要有,加强思想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反商业贿赂的氛围,加强商业道德教育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治理商业贿赂,加大对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制定完善的《反商业贿赂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后建  张剑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运营的制度环境质量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贿赂等腐败活动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润滑剂",但更高程度的腐败是企业创新的"绊脚石"。这一发现与现有文献结论不同。此外,本文还揭示了腐败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渠道:政府担保和金融机构贷款。这暗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实际上是企业寻求一种替代性保护机制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减少市场机制不完善对企业创新造成的负面冲击。进一步地,通过广义倾向匹配得分法分析发现,随着腐败水平从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的逐渐升高,贿赂等腐败活动对企业创新的促增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胡勇  
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是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建设领域中商业贿赂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然后运用博弈论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包括委托人、代理人与相对人的三方博弈分析框架。本文首先进行三方的单方面博弈分析,然后进行了三方的复合动态博弈分析。根据分析所得结论,最后主要从机制方面提出了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行为的防范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