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2)
- 2023(15199)
- 2022(12791)
- 2021(11736)
- 2020(9993)
- 2019(22298)
- 2018(21692)
- 2017(41477)
- 2016(22155)
- 2015(24719)
- 2014(24272)
- 2013(23691)
- 2012(21774)
- 2011(19504)
- 2010(19530)
- 2009(17830)
- 2008(17251)
- 2007(14939)
- 2006(13026)
- 2005(11134)
- 学科
- 济(108816)
- 经济(108706)
- 管理(65718)
- 业(60681)
- 企(49734)
- 企业(49734)
- 方法(46487)
- 数学(41187)
- 数学方法(40613)
- 农(24434)
- 中国(23475)
- 财(23239)
- 学(22051)
- 地方(21831)
- 业经(21095)
- 贸(17383)
- 贸易(17375)
- 易(16852)
- 农业(16617)
- 制(16113)
- 环境(15149)
- 务(14541)
- 财务(14497)
- 财务管理(14463)
- 理论(14321)
- 和(14013)
- 技术(13938)
- 地方经济(13902)
- 企业财务(13727)
- 融(13412)
- 机构
- 大学(324167)
- 学院(322336)
- 济(139655)
- 经济(137177)
- 管理(124514)
- 理学(109118)
- 研究(108937)
- 理学院(107913)
- 管理学(105777)
- 管理学院(105200)
- 中国(80091)
- 科学(67927)
- 京(66116)
- 财(59859)
- 农(57604)
- 所(54538)
- 业大(51273)
- 中心(50205)
- 研究所(50166)
- 财经(49323)
- 江(46188)
- 农业(45688)
- 经(44988)
- 经济学(44300)
- 范(40561)
- 北京(40180)
- 师范(40001)
- 经济学院(39780)
- 院(38834)
- 财经大学(36797)
- 基金
- 项目(225378)
- 科学(178447)
- 基金(167584)
- 研究(156578)
- 家(148833)
- 国家(147646)
- 科学基金(126888)
- 社会(103603)
- 社会科(98351)
- 社会科学(98326)
- 基金项目(88650)
- 省(86821)
- 自然(83937)
- 自然科(82135)
- 自然科学(82109)
- 自然科学基金(80657)
- 划(73814)
- 教育(72054)
- 资助(67966)
- 编号(59768)
- 重点(51107)
- 部(49920)
- 发(48173)
- 创(47041)
- 成果(46560)
- 国家社会(44313)
- 创新(44151)
- 科研(44009)
- 教育部(42925)
- 计划(42373)
共检索到459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不确定性变得更为频繁、复杂;从人与自我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得人与自我的矛盾加剧,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基于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转换的分析方法 ,对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时间理论进行再认识、再发展,从生产方式矛盾转换的视角论述时间分配、使用的四个阶段及不同特征:第一阶段为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的自然经济阶段,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们顺应天时,按照季节变换进行生产活动,被动地接受自然时间的安排;第二阶段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生产方式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们的时间多用于生产物质产品和恢复体力;第三阶段为当代社会,尽管人们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朝克
本文认为,"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包括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和社会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科学发展观与"四位一体"建设理论蕴涵着这一基本规律,大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以及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社会稳定;"四位一体"的生产方式小到个人的生活条件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遵循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志华 卢沛
税负粘性是影响企业税负痛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鲜有文献从外部宏观环境角度揭示税负粘性的成因。本文利用企业层面的税负粘性指标,首次基于税盾视角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这一重要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企业税负粘性,且该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作用机制在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削弱企业的非债务税盾效应,进而增加了企业税负粘性。同时,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更大(风险承担能力更低、生命周期处于非成熟期)的企业,其税负粘性增加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税负粘性的不利影响具有持续性;而企业雇用有涉税经验的独立董事有助于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税负粘性的正向影响。本文基于税负粘性这一新颖视角拓展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微观影响后果的研究文献,在实践上则为探索如何在减税降费背景下更有效地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三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阐述三组矛盾的内涵及其发展,运用三组矛盾的转换与发展、特别是人与自我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解释当前的金融化与经济增长特征。人与自然的矛盾分为生产力发展不足和过度消费下环境承载力不足两个阶段;人与人的矛盾表现为对物质产品的分配和在精神层面的炫耀、占有;人与自我的矛盾则体现在消费领域和投机领域。当代金融化的特征正是源于人与自我矛盾的发展——投机性需求从手段异化为目的而成为人的基本需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转换与交织中,经济增长表现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面对当代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进朋 李晓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燚焱 朱小能
企业信贷需求是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的贷款申请数据,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信贷需求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正面的不确定性和负面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信贷需求总体存在抑制效应,企业信贷需求会随经济不确定性提高而减少。正面的不确定性与负面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信贷需求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正面的不确定性会使企业迎难而上,通过增长期权机制对企业信贷需求发挥激励作用;负面的不确定性会使企业知难而退,通过实物期权机制对企业信贷需求发挥抑制作用。本文有助于理解企业信贷需求变化的原因,并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亭
一、传统认识的误导 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即商品私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等。商品经济正是这些矛盾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是由在经济上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提供的产品,劳动在直接形态上具有私人性:但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的,并且私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索取交换价值,因而商品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艳冉 楼智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的高库存、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等方面,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关。基于此,本文梳理了现有研究中不确定性的多种测算方式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在宏观层面的影响,并以我国具体制度环境以及发展状况为依托,利用统计年鉴公布的年度省际数据,探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对消费以及投资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消费行为普遍表现出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这种预防性动机在城乡和地域之间有明显差异;但是经济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仅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表现明显,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表现为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不确定性 消费 投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威 许靖沂
根据背景风险理论推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一类不可保的宏观政策风险,可能对保险需求变动产生影响。本文利用Baker等(2013)测算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各省人寿保险需求变动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异质性条件下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寿险需求有显著正影响,且其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教育水平的提升会一定程度促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寿险需求的正影响;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类型寿险需求的影响存在差异,具有保障功能的普通寿险和投资收益灵活稳健的万能险需求受到显著正影响;最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寿保险保费增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新单保费。因此,政府部门应在保证经济政策连贯性的同时,提升民众的教育水平和避险意识,引导其主动购买保险,尽量降低政策波动产生的影响,分类推进不同类型人寿保险市场的扩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腊生 王虹舒
在充分分析行为人信息处理能力局限性的前提下,结合心理因素提出了行为人选择中的非对称序贯决策与行为中的试验性动机,非对称序贯决策最基本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主观概率判断的改善,另一是基于不确定程度变化的风险有效控制;试验性动机最显著的特点是,行为人以可接受的成本为代价,通过试探性过程的实践学习,达到降低不确定性程度,并以此实现追求确定性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以试验性动机为前提的非对称序贯决策,在资源配置上虽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其与竞争性市场的结合却是相对有效的;同时,正是人类的这种试验性动机,构成了经济进步的原动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本文在拓展背景风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及其受地区文化制约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地区的月度面板数据,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区文化与保险需求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保险需求产生显著正影响,且这种效应在地区人身险需求上表现更明显;第二,将地区文化指标集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保险需求关系的研究框架,发现地区文化差异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保险需求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政府需在充分重视经济政策波动和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双重影响基础上,加强国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透明的信息传递渠道,培育人们主动抵抗风险的意识和文化习惯,调整保险供给结构,以减少不确定性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负面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义中 宋敏
本文运用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资金需求详细用途数据,研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公司投资的作用机制。经验结果显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且通过外部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渠道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受预期因素影响,在不同经济周期,不同股东性质、行业性质和融资约束的公司中表现有差异。具体来说,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减弱三个渠道对公司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外部需求和流动性需求渠道最为显著,在经济上升期,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低现金股利公司中这三个渠道的效果最为明显。由该结论得到的启示是,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需注意经济冲击的不同作用渠道,注重从微观资金需求出发实施货币政策。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资金需求 公司投资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隋建利 吕文强 刘金全
为了揭示不确定性冲击下中国经济风险的确定性规律,本文基于预期经济增速分布,将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纳入“在险增长”的统一框架,以刻画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风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下的经济风险具有明显的确定性特征,伴随着不确定性升高,经济下行风险显著增加,经济上行风险较为稳定;当不确定性较低时,经济增速的潜在波动空间相对狭小,当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增速具有较大的波动空间;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反馈”的溢出循环机制,能够加剧不确定性的实际冲击效应;经济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风险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影响,无论是就冲击强度还是持续周期而言,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均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