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3)
- 2023(17299)
- 2022(14675)
- 2021(13523)
- 2020(11394)
- 2019(26326)
- 2018(25693)
- 2017(48603)
- 2016(25819)
- 2015(29446)
- 2014(29575)
- 2013(29387)
- 2012(27562)
- 2011(25169)
- 2010(25450)
- 2009(24058)
- 2008(23096)
- 2007(20291)
- 2006(17834)
- 2005(16519)
- 学科
- 济(129214)
- 经济(129100)
- 管理(73380)
- 业(72542)
- 企(58363)
- 企业(58363)
- 方法(52794)
- 数学(47073)
- 数学方法(46586)
- 中国(37763)
- 地方(31849)
- 农(31277)
- 财(29925)
- 融(29732)
- 金融(29729)
- 银(28101)
- 银行(28070)
- 行(27094)
- 业经(26252)
- 制(23755)
- 学(22818)
- 贸(22464)
- 贸易(22448)
- 易(21696)
- 农业(21473)
- 务(18999)
- 财务(18936)
- 财务管理(18887)
- 企业财务(18045)
- 环境(17402)
- 机构
- 学院(374225)
- 大学(373088)
- 济(167002)
- 经济(163701)
- 管理(143923)
- 研究(130177)
- 理学(122955)
- 理学院(121617)
- 管理学(119681)
- 管理学院(118981)
- 中国(104910)
- 京(78187)
- 财(76106)
- 科学(75481)
- 所(65202)
- 中心(61747)
- 财经(60031)
- 农(59751)
- 研究所(58645)
- 江(56488)
- 经(54399)
- 经济学(52331)
- 业大(51612)
- 北京(49683)
- 范(48019)
- 师范(47541)
- 经济学院(46937)
- 农业(46512)
- 院(46366)
- 州(45736)
- 基金
- 项目(242742)
- 科学(192102)
- 研究(178318)
- 基金(176912)
- 家(152632)
- 国家(151359)
- 科学基金(130908)
- 社会(115293)
- 社会科(109571)
- 社会科学(109545)
- 省(95341)
- 基金项目(92772)
- 自然(82938)
- 教育(82134)
- 自然科(81047)
- 自然科学(81027)
- 自然科学基金(79596)
- 划(79560)
- 资助(73552)
- 编号(71973)
- 成果(58178)
- 发(56519)
- 重点(54945)
- 部(54182)
- 创(50687)
- 课题(50080)
- 国家社会(48005)
- 创新(47509)
- 教育部(47048)
- 科研(46502)
- 期刊
- 济(187679)
- 经济(187679)
- 研究(115142)
- 中国(77212)
- 财(59800)
- 农(54415)
- 管理(53675)
- 学报(53476)
- 科学(50633)
- 融(49168)
- 金融(49168)
- 大学(41277)
- 学学(38905)
- 教育(36932)
- 农业(36400)
- 技术(34853)
- 经济研究(31068)
- 财经(30723)
- 业经(29240)
- 经(26431)
- 问题(24239)
- 贸(20759)
- 技术经济(20274)
- 统计(19859)
- 业(19539)
- 国际(18762)
- 理论(18355)
- 世界(18283)
- 策(17751)
- 商业(17711)
共检索到581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慧芳
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随着广东国民经济继续实现平稳较快的理性发展,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2005年广东经济金融运行为实证,认为当前信贷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方向的迷失、贷款资金宏观效益不高以及金融抑制等,因此,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和健全相应的信贷服务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刻不容缓。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兴 唐青生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而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效应,长期内则具有正面效应;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德权 刘晓星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瑛珊
本文通过构建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系数进行测算,并评价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不断提升,1995-2 0 0 6年经济和环境系统处于"过渡类型"向"基本协调"类型发展的状态,且经济的发展落后于环境;2007-2012年经济和环境系统处于"高度协调"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采取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制定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 因子分析法 协调度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守伟 何建敏
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构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测度模型,并基于我国1991~2007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除1991年之外,其他年份均处于协调水平线上,总体上协调水平较高,但2006年后具有下降趋势;同时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除1991~1993年之外,其余年份均处于协调水平线上,但2003年后每年逐步下降。这对于我国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发展 协调性 测度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本文在分析广东金融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穗深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力不强、珠三角信贷资金对粤东西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机构在粤东西北延伸经营网络的积极性不高、粤东西北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是制约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网络、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晴 汪发元 何智励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城乡保险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不显著,城乡保险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保险融合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当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与推广,有序提升新型城镇化率;加速城乡各项保险的发展与完善,有效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加强数字技术协同的发展与应用,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勇 崔莹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在各区域内的不同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提出差异化制定区域性利率及信贷政策、合理布局区域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区域性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区域性金融监管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奕 郭军华 倪勤
文章建立的中国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了综合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自组织数据挖掘算法得到了经济与环境之间最佳复杂度的拟合公式,并由此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
关键词:
协调发展 投影寻踪 自组织数据挖掘 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骏 孙茂洋 关一凡
基于2001~2012年江苏省与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在2011年后江苏省与全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呈"N"型而不是典型的倒"U"型。进一步选取有关指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江苏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是2001~201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度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首次呈现中级协调状况,但协调度在2011年又有所下降,2012年有所好转但仍旧较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江苏省应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娜 连飞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面板数据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淑红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但绩效提升幅度有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矛盾、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生态贫困矛盾以及资本逐利性与环境保护公共物品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对此,需进一步深化绿色改革,通过提升绿色供给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符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经济 耦合协调 熵权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淑红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问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改善和提升,但绩效提升幅度有限,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矛盾、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生态贫困矛盾以及资本逐利性与环境保护公共物品内在属性之间的矛盾。对此,需进一步深化绿色改革,通过提升绿色供给发展低碳经济,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符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经济 耦合协调 熵权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