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9)
- 2023(14780)
- 2022(12957)
- 2021(11878)
- 2020(10178)
- 2019(23346)
- 2018(23376)
- 2017(46314)
- 2016(24908)
- 2015(28186)
- 2014(28412)
- 2013(28489)
- 2012(26553)
- 2011(24227)
- 2010(24517)
- 2009(23084)
- 2008(22541)
- 2007(20141)
- 2006(18407)
- 2005(16470)
- 学科
- 济(120473)
- 经济(120269)
- 管理(72564)
- 业(67528)
- 企(55126)
- 企业(55126)
- 方法(51084)
- 数学(43951)
- 数学方法(43536)
- 中国(30877)
- 农(28932)
- 财(27799)
- 地方(25507)
- 业经(24342)
- 学(23820)
- 制(21785)
- 贸(19376)
- 贸易(19361)
- 农业(19234)
- 易(18716)
- 和(17862)
- 银(17677)
- 银行(17626)
- 理论(17584)
- 行(16798)
- 融(16654)
- 金融(16652)
- 务(16335)
- 环境(16309)
- 财务(16266)
- 机构
- 大学(370212)
- 学院(366110)
- 济(157843)
- 经济(154545)
- 管理(143865)
- 研究(124325)
- 理学(123597)
- 理学院(122264)
- 管理学(120312)
- 管理学院(119634)
- 中国(93897)
- 京(78653)
- 财(75116)
- 科学(73064)
- 所(62126)
- 财经(59623)
- 中心(55917)
- 研究所(55842)
- 江(54683)
- 农(54594)
- 经(53957)
- 业大(50748)
- 北京(50403)
- 经济学(49053)
- 范(47746)
- 师范(47378)
- 院(44443)
- 财经大学(44111)
- 经济学院(44024)
- 州(44001)
- 基金
- 项目(237830)
- 科学(186923)
- 研究(176216)
- 基金(173403)
- 家(149361)
- 国家(148122)
- 科学基金(127212)
- 社会(113742)
- 社会科(107176)
- 社会科学(107145)
- 基金项目(91357)
- 省(90964)
- 自然(80578)
- 教育(80560)
- 自然科(78628)
- 自然科学(78612)
- 自然科学基金(77235)
- 划(76323)
- 资助(72746)
- 编号(71756)
- 成果(59884)
- 部(53716)
- 重点(52651)
- 发(50705)
- 课题(49171)
- 创(48198)
- 教育部(46645)
- 国家社会(46601)
- 人文(45565)
- 科研(45048)
- 期刊
- 济(180924)
- 经济(180924)
- 研究(117764)
- 中国(67678)
- 财(56660)
- 学报(54736)
- 管理(53992)
- 科学(50240)
- 农(49542)
- 大学(41969)
- 学学(39346)
- 教育(38380)
- 融(35714)
- 金融(35714)
- 农业(33565)
- 技术(30868)
- 财经(30501)
- 经济研究(29725)
- 业经(27163)
- 经(26083)
- 问题(23717)
- 技术经济(19507)
- 图书(19397)
- 理论(19089)
- 贸(18700)
- 统计(17466)
- 实践(17022)
- 践(17022)
- 现代(16646)
- 商业(16501)
共检索到555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余尊宝
GDP与ISEW的对比分析表明,ISEW更能体现经济与福利的增长。ISEW核算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与福利增长没有出现"阀值效应"而表现为"相对阀值效应";建立ISEW联立方程组的实证分析发现,ISEW与家庭行为净收益之间的相关性最高,政府行为净收益对ISEW具有乘数效应;从简化式模型和政策模拟结果可知,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没有明显改善家庭行为净收益,且政府行为净收益对ISEW的贡献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成为今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关键点。
关键词:
经济福利 ISEW GDP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华嘉 扶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焕平
外汇储备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是一国国际经济往来的最终结果;其增减不仅反映了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的平衡与否,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该国经济总体状况的健康与否。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高投资率与低消费率,是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非均衡增长 高投资 低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名勇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非均衡 双门槛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得性研究中引申出金融广度的概念,以区分金融服务渠道宽度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更为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宽度与广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这个三个维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特征,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是低金融广度和金融宽度与高金融深度。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短板是过低的金融广度和宽度,金融的不均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行金融业普遍服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广度 金融宽度 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创新中心课题组 刘逖
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模型,结合资本市场运行特点,估算了A股市场管制导致的供给短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放开市场管制可能带来的潜在资本形成规模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放开资本市场管制,在新的市场均衡条件下,平均每年可新增资本形成约9000亿元,提升GDP增速约0.7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显示,一级市场供给短缺在社会福利影响中的贡献约占60%,二级市场供给限制的贡献约占4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选择 非均衡 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本文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理论派的增长理论。第一,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要素投入非均衡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论述了要素投入非均衡性是产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调控不平衡宏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治理要素投入的非均衡,才是治本;第三,建立了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型;第四,证明了这一模型不仅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而且也包括了结构主义的增长方程,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烽 叶阿忠
文章以中国1983~2010年的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人均工业能耗、人均出口量与人均实际GDP为解释变量构建了半参数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化生产;出口加剧了环境的压力;人均实际GDP与环境压力二者之间不符合EKC假说;剔除工业化与出口因素影响后人均实际GDP与环境压力呈斜"U"型,其边际效应曲线呈"N"型,2007年后的人均实际GDP对环境压力为正的边际效应且迅速增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增文 管理定 胡国恒
税收和社会保障通过实现社会资源在个体或企业与政府或公共部门之间的双向配置,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在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同时,是否存在最优的税收与社会保障收支结构,降低此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境况?基于此,本文采用两期代际交叠(OLG)模型的基本分析架构,以政府公共支出的消费性与生产性为切入点,将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作为结合点,分析了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的均衡性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理论演绎模型,并结合中国2011—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以社会福利公平性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应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且最优的课税率为公共支出弹性;若以经济增长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依然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这时,最优的课税率为生产当事人所拥有的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如果社会个体以获得社会福利最优化,并以消费的形式获得自身效用最大化,最优的课税结构由OLG模型中的内生性参数所决定。基于动态模拟检验结果,对资本进行课税应是最优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康平 徐豪熠 倪宣明
基于RCK模型,放松了效用贴现因子不变的假设,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时间偏好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因素(即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稳态消费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稳态消费和产出两者均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正相关,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稳态资本和产出。基于1996—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即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减小人口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逯进 陈阳 郭志仪
文章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省域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变迁特征,并通过耦合模型衡量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借此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且各区域均存在福利的拐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下降和福利拐点的到来将恶化二者的耦合趋势。因此,当前各省应发挥增长在二者耦合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持续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深化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耦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王雨豪 朱鑫城
研究目标:在中国结构性失衡情况下测算中国省级层面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指数(SE-ISEW),揭示其区域差异及收敛性,以实现共同富裕。研究方法:纳入结构指数修正居民消费以拓展ISEW核算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考察区域差异及其来源,使用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检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结构均衡发展,拓展的SE-ISEW能够反映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SE-ISEW在省级层面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慢于GDP增幅;中国的SE-ISEW存在区域差异,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区域间非均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减弱;全国和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地区的SE-ISEW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趋势。研究创新:构建结构指数并拓展SE-ISEW的核算体系,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价值:为提高可持续经济福利提供理论依据,为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