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7)
- 2023(11263)
- 2022(9876)
- 2021(9122)
- 2020(7639)
- 2019(17535)
- 2018(17613)
- 2017(34362)
- 2016(18369)
- 2015(20824)
- 2014(20867)
- 2013(20829)
- 2012(19159)
- 2011(17430)
- 2010(17412)
- 2009(15956)
- 2008(15125)
- 2007(13212)
- 2006(11761)
- 2005(10316)
- 学科
- 济(95431)
- 经济(95346)
- 管理(52787)
- 业(47331)
- 企(39786)
- 企业(39786)
- 方法(38384)
- 数学(33555)
- 数学方法(33231)
- 地方(21732)
- 中国(20342)
- 农(19093)
- 学(18986)
- 业经(18160)
- 财(17162)
- 地方经济(13974)
- 和(13286)
- 理论(12982)
- 环境(12934)
- 农业(12878)
- 贸(12826)
- 贸易(12819)
- 制(12735)
- 易(12328)
- 融(11038)
- 金融(11037)
- 技术(10987)
- 划(10646)
- 银(10610)
- 银行(10575)
- 机构
- 大学(269930)
- 学院(267347)
- 济(115379)
- 经济(113054)
- 管理(108280)
- 理学(94270)
- 理学院(93253)
- 管理学(91704)
- 管理学院(91234)
- 研究(90890)
- 中国(65747)
- 京(56960)
- 科学(55381)
- 财(48883)
- 所(45234)
- 研究所(41316)
- 财经(39983)
- 中心(39878)
- 农(38636)
- 业大(38498)
- 江(37546)
- 经(36313)
- 北京(36202)
- 经济学(35269)
- 范(34550)
- 师范(34279)
- 院(32832)
- 经济学院(31462)
- 州(30371)
- 农业(30063)
- 基金
- 项目(183209)
- 科学(144025)
- 研究(134398)
- 基金(133452)
- 家(115252)
- 国家(114332)
- 科学基金(98619)
- 社会(85342)
- 社会科(80928)
- 社会科学(80904)
- 基金项目(71213)
- 省(70626)
- 自然(63768)
- 自然科(62242)
- 自然科学(62231)
- 自然科学基金(61090)
- 教育(60665)
- 划(59014)
- 资助(55461)
- 编号(54406)
- 成果(43753)
- 部(40302)
- 重点(40247)
- 发(39193)
- 创(37482)
- 课题(36895)
- 创新(34950)
- 教育部(34884)
- 国家社会(34828)
- 科研(34614)
- 期刊
- 济(129765)
- 经济(129765)
- 研究(81954)
- 中国(46688)
- 管理(40589)
- 学报(40136)
- 科学(37783)
- 财(34989)
- 农(34659)
- 大学(30525)
- 学学(28863)
- 教育(25889)
- 农业(24453)
- 技术(23718)
- 经济研究(21525)
- 融(20669)
- 金融(20669)
- 财经(19889)
- 业经(19035)
- 经(16998)
- 问题(16407)
- 技术经济(14902)
- 理论(14047)
- 图书(13942)
- 实践(12681)
- 践(12681)
- 现代(12477)
- 科技(12466)
- 商业(11791)
- 业(11721)
共检索到388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喜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经济协调难度增大,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逐渐成为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引起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从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探讨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从Hartman-Abel效应、增长期权效应、实物期权效应、金融摩擦效应、消息和信任、预防性储蓄效应六个方面阐述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目前而言,大部分研究认为经济不确定性是逆周期的,主要通过实物期权机制、金融摩擦机制等渠道加剧经济波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已打破国界,产生的外溢效应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邓佳燕 杨云
以Aghion等(2004)的模型为基础,将不确定性、产业空心化引入到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中来,分析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运用全球106个国家1980~2013年之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不确定性、产业空心化程度的变化会影响财富的变化,财富的变化会影响投资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波动;不确定性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波动就会提高0.441个百分点,产业空心化程度每提高0.028个百分点,经济波动就会提高0.019个百分点。进一步来看,产业空心化程度的提高伴随不确定性程度的上升会显著地加剧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低收入国家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大对经济波动的加剧作用最大,高收入国家对经济波动的加剧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群众无法预测经济政策的走向,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政策使得政策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对政府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为预防不确定风险企业会减少投资,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主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文章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细分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政法政策的不确定性,从以上三方面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根据分析可以得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政治政策的不确定性均会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导致政府部门政策效率低下,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水平下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际皓
不确定性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探究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拓展的SV模型测算2002—2020年我国月度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并使用TVAR模型考察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分区制影响动态。研究发现,首先,经济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间存在交互影响,且金融不确定性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冲击力更强,但滞后性更弱。其次,相较于金融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更明显,在产出和价格高波动区制下冲击效应被进一步扩大。最后,在经济不确定性水平高增速情形下,金融不确定性的提升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起到放大作用,而金融不确定性水平的增速高低基本不影响经济不确定性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冲击。本研究兼顾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从不确定性视角解读经济波动现象,为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证经验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永强 尹力博 杜勇宏
文章采用MVEGARCH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不必然引起经济波动。当经济政策针对经济波动进行调整时,逆周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而由政策调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逆周期调整产出的影响。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随经济波动而发生变化时,经济政策先于通货膨胀波动而预先进行调整,由此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通货膨胀;而受通货膨胀波动影响进行被动的政策调整所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若经济政策调整一味地限制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产出;当经济政策的调整既能抑制经济剧烈波动又能保持经济正常活力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促进产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乃堃 齐中英
尽管从1970年代至今已经有大量文献研究了油价波动问题,但对油价波动不确定性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首先采用GARCH族模型测度出1970-2008年世界石油价格波动不确定性值,发现负向冲击对油价波动的影响比正向冲击大,其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并且近些年来油价波动不确定性值显著低于1970-1990年代的不确定性值。然后以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油价波动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不确定性能显著抑制企业及消费者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增加失业率,最终带来GDP增长率下降和通货膨胀率上升。进一步分析证实油价波动不确定性变化对近些年来油价波动与经济波动影响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滨 王弟海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金融违约风险,系统性地评估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债市场数据构建信用利差指标,实证分析发现信用利差与产出呈负相关、与不确定性指标呈正相关。同时,本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在理论层面阐明不确定性冲击通过信用利差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并证实信用利差包含识别不确定性冲击的信息。最后本文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信用利差数据纳入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不确定性冲击可以解释中国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13.04%,不确定性冲击的模拟数据对中国经济波动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基于包含不确定性的NK-DSGE模型,可以考察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显著改变了外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条件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不确定性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不确定冲击是推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政策制定者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必须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孔乐兰
本文首先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进行剖析;然后,运用HP滤波方法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了测度,基于1996第1季度-2016年第4季度数据,采用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对价格水平的冲击响应表现出持续上升且始终为正的特征;经济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呈现出双"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经济波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有正有负,具有持续性的时变特征,2010年之前,该冲击响应上下波动变化,正负频繁转换,2011-2016年,该冲击响应呈现出"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可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润泽 姚莲莲
不确定性一直以来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经济和金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然而,对于不确定性的波动性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08年金融危机后才引起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国外学者一方面致力于研究如何构建不确定性的宏微观指标和综合代理变量,并分析不确定性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波动性特征及内在原因,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增长、消费、企业投资的经济效应以及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讨论了国外学术界关于不确定性的衡量指标、不确定性的逆周期特征以及不确定性对宏观变量经济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波动性特征 影响机制 经济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冬宁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及其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机制和渠道,有利于完善对政策和预期的管理。本文梳理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关研究文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构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尤其就指数的中国适用性调整进行重点探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运行、企业决策和居民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强 马永健 原雪梅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摩擦和异质性风险偏好的DSGE模型,研究不确定性冲击以及企业风险感知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摩擦会放大不确定性冲击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而企业风险规避会减弱这一效应,风险规避企业的比例越高,对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弱化效果越强。原因在于,企业不确定性感知会引发管理层风险规避,降低违约率、融资溢价的上升幅度以及投资支出的下降幅度,弱化金融加速器效应。风险厌恶程度越高,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上升幅度越小,投资支出和杠杆率的下降幅度也越小,从而缓解不确定性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福利分析表明,企业风险规避可以缓解金融摩擦导致的投资和产出波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推动金融体系改革,提升企业风险规避意识、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以及促进我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甫 王德新 罗显康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开放经济的三部门真实周期(RBC)模型,并对模拟经济与实际经济进行周期性特征比较,发现此模型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利用该模型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世界利率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国际贸易和世界利率这两种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负效应,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2)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冲击通过净出口影响总需求这一渠道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而世界利率不确定性冲击则通过净出口和投资对总需求的影响,以及最优资本积累对总供给的影响这两个渠道对经济产生负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李力 郝大鹏
本文首先测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宁磊 王敬博 罗扬煌
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症结之一,近年来出现的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剧烈调整则是这一症结的集中体现。针对这一新现象,当前经济学理论提供的解释与中国宏观环境并不一致,难以提供实际有效的政策指引。本文认为,在中国房产流动性较低的情形下,收入不确定性冲击是理解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关键。首先,利用我国2015年第1季度~2022年第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以及新冠疫情前后各省份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冲击确实会触发家庭资产负债表调整。其次,通过将中国家庭资产负债表特征纳入不完全市场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并将收入不确定性冲击进一步区分为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失业风险升高与不改变整体收入水平的收入波动性增加;本文的定量研究发现,除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外,收入波动性增加还会降低家庭对房产的需求,激发家庭提前还款行为,造成房价下降、债务收缩、消费疲软与储蓄激增并存的现象。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