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9)
- 2023(19593)
- 2022(17056)
- 2021(15996)
- 2020(13613)
- 2019(31287)
- 2018(30983)
- 2017(59625)
- 2016(32519)
- 2015(36888)
- 2014(37028)
- 2013(36441)
- 2012(33465)
- 2011(30038)
- 2010(30494)
- 2009(28347)
- 2008(27714)
- 2007(24455)
- 2006(21142)
- 2005(18528)
- 学科
- 济(141410)
- 经济(141269)
- 管理(96009)
- 业(88411)
- 企(74383)
- 企业(74383)
- 方法(63193)
- 数学(55387)
- 数学方法(54531)
- 财(41978)
- 农(34728)
- 中国(34201)
- 学(30059)
- 地方(29853)
- 业经(29071)
- 制(24882)
- 务(24225)
- 财务(24128)
- 财务管理(24058)
- 贸(23191)
- 贸易(23180)
- 理论(23096)
- 农业(22897)
- 企业财务(22800)
- 易(22420)
- 和(20641)
- 环境(19994)
- 银(19340)
- 银行(19285)
- 技术(18821)
- 机构
- 学院(463645)
- 大学(461877)
- 济(187216)
- 经济(183157)
- 管理(179984)
- 理学(155845)
- 理学院(154130)
- 研究(153053)
- 管理学(150990)
- 管理学院(150177)
- 中国(114225)
- 京(97122)
- 科学(96265)
- 财(90445)
- 所(78045)
- 农(74544)
- 研究所(70807)
- 财经(69638)
- 中心(69587)
- 业大(69223)
- 江(68221)
- 经(63002)
- 北京(61230)
- 范(59998)
- 师范(59421)
- 农业(58537)
- 经济学(56602)
- 院(55370)
- 州(54831)
- 财经大学(51473)
- 基金
- 项目(311690)
- 科学(243504)
- 研究(225754)
- 基金(224272)
- 家(195192)
- 国家(193586)
- 科学基金(166090)
- 社会(140369)
- 社会科(132965)
- 社会科学(132929)
- 省(123112)
- 基金项目(118372)
- 自然(109281)
- 自然科(106708)
- 自然科学(106680)
- 教育(105556)
- 自然科学基金(104702)
- 划(102899)
- 资助(94139)
- 编号(93135)
- 成果(75346)
- 重点(69853)
- 部(68082)
- 发(65958)
- 课题(64132)
- 创(64052)
- 科研(59936)
- 创新(59789)
- 教育部(58442)
- 大学(58351)
- 期刊
- 济(206515)
- 经济(206515)
- 研究(134521)
- 中国(86296)
- 财(74011)
- 学报(73455)
- 农(66966)
- 科学(66267)
- 管理(65120)
- 大学(55305)
- 学学(52366)
- 教育(49757)
- 农业(45918)
- 技术(42747)
- 融(37818)
- 金融(37818)
- 经济研究(34405)
- 财经(34333)
- 业经(33144)
- 经(29359)
- 问题(26225)
- 技术经济(23826)
- 业(23799)
- 统计(23744)
- 图书(22303)
- 版(21966)
- 策(21295)
- 理论(21151)
- 商业(21010)
- 科技(20681)
共检索到67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王涛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GDP增长逐渐放缓,赤字率不断攀升,负债率存在较大上升压力。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任由负债率攀升会给宏观经济造成严重隐患,因此有必要加紧探索最优财政偿债政策。本文通过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社会投资下降和居民消费下降三种不同的经济下行冲击,对比分析了31种财政偿债规则的模拟结果。同时利用相关变量的波动情况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在找到最优财政偿债规则的基础上对其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政府对于负债率的敏感度直接决定了哪些偿债规则最优;不同冲击下的政府最优偿债规则不尽相同;通过政府消费调节负债率波动的成本低于其他财政工具;不同类型相同幅度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欣
英国深陷脱欧泥潭,经过3年多时间脱欧的前景居然更加难料。而英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经济面临脱欧等多重挑战,未来增长预计会继续走低。在这种困难状况下,英国财政在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亟待解决的同时,又需要发挥稳定和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财政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英国的做法对世界各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下行 英国 财政措施 评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本文通过建立开放经济DSGE模型,对比分析国内外冲击下不同货币政策对应的经济波动方式和社会福利损失,并构建"经济波动相关性指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无论是在国内冲击还是国外冲击下,理论上都存在着同一种最优货币政策,且不同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有所差别;其次,从全样本时段来看,设定中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为盯住汇率制时相关性指数经验值最高,但分样本时段的研究显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时变性,体现相机抉择的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纪尧
本文定量测度了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宏观影响与微观机理,并从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视角考察财政规则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存在较大波动性;财政政策波动性冲击通过预期渠道导致总产出、消费、投资、出口和劳动雇佣等下滑及价格上涨;封闭条件会低估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更大;金融摩擦会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冲击的影响;在不同的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波动性对总产出、投资和私人消费均产生负效应。不同财政规则下的财政政策波动性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总产出和私人消费角度看,在基准财政规则下,财政波动性的负效应最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庆泉 张同斌
将政府财政支出分解为消费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建立了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私人消费之间、政府资本与私人资本之间的非线性替代关系函数。将政府公共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消费性服务的双重角色加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不同经济结构下政府的双重角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弹性系数正在变小,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逐渐消失;在合理监管下,政府消费性支出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财政消费性支出的监管力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鲜有文献讨论开放经济中的中国财政政策及其规则。文章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宏观财政DSGE模型,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了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规则及其经济效应,比较了不同规则的结果。文章采取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在开放经济中,财政政策的即期"乘数效应"相对较小;"连续支出规则"与"盯住产出规则"具有相似的产出效应,在开放经济中可利用"盯住产出规则"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严格"债务约束的政策效应类似"宽松"债务约束的政策效应,为充分利用资源可采取后一政策规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翔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和失速风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处于较为复杂的经济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财政减收使国有企业与财政的关系有了一些新变化;人口红利下降、社保资金缺口使国有企业陷入劳动成本上升、社会费用压力增大的困境;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和资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开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投入产出框架的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不同汇率制度下政府消费型与投资型支出对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引入投入产出结构后,财政扩张将产生乘数放大效应与部门间联动(co-movement)效应;第二,相比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下的政府支出乘数更大,对消费与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小;第三,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投资型与消费型支出将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第四,无论对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政府投资型支出的乘数效应均大于消费型支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晁江锋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DSGE),从罕见灾难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投资结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过度无论在单一财政支出形式还是复合型财政支出形式下对灾难经济体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剧了我国经济的风险,而服务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形式在灾难经济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通过区分TFP灾难、资本灾难和双重灾难三种情形,分别探讨不同灾难类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灾难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冲击远大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对经济的影响;TFP灾难与资本灾难各有侧重,TFP灾难对企业产出、居民消费及私人投资的冲击最小,资本灾难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杰 苏铁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文章在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基础上,根据1978—2006年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支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经验研究。通过MATLAB计算可知,从现在到2010年,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7200亿元、172040亿元和331460亿元,最优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为4958.7亿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军 刘冠宏 黎珍羽
数字经济的进步对财政税收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基于CNKI中自200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录的467篇数字经济和财政税收发展方向的研究文章,运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软件对文献发表时间、收录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共现、突现和聚类等分析,将数字经济与财政税收发展研究划分为起步(2000—2014年)、兴起(2015—2019年)、快速发展(2020—2022年)三个阶段,从税收挑战、税收治理和国际税收角度进行综述,发现了新兴数字经济模式与技术、国内税收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税收新规则与秩序构建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我国学习国际税收规则提供了经验,并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财政税收 国际税务 税收治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引发国内外关于贸易政策取向选择的重新审视。本文将关税、补贴等显性贸易壁垒和央行竞争性贬值政策引入两国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分析各类贸易保护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反事实模拟系统考察经济开放度日益提高情形下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尽管关税、补贴等贸易保护政策短期能达到"奖出限入"目的,但其对宏观经济亦存在显著负面效应;贸易保护政策的利率影响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显性贸易壁垒更大且国际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存在较大溢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升会削弱显性贸易保护政策的挤入效应并抑制货币政策有效性。鉴于此,本文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不应成为中国贸易政策的现实选择,同时央行有必要通过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降低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经济开放度 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刘慧 汝刚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中国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政府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随后运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线性模型中,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促进了经济增长;非线性模型中,二者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债务的二次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合效应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随后的分债务规模和分区域回归仍然保持结论的稳健性,但高债务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债务增长效应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疫情冲击下的财政政策选择——基于非线性NK-DSGE模型分析
财政分权下政府干预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转轨经济制度背景的实证分析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及消费的效应研究——基于异质性消费的DSGE模型
转轨背景下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长短期动态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动能转换背景下的财政政策研究
地方政府最优财政债务资金结构模型设计与分析
财政政策信息摩擦与财政支出乘数—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动态分析模型构建
财政政策冲击对社会福利及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OFDI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