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3)
2023(8130)
2022(6668)
2021(5916)
2020(4944)
2019(10950)
2018(10379)
2017(20302)
2016(10195)
2015(11266)
2014(10970)
2013(10880)
2012(10184)
2011(9524)
2010(10029)
2009(9763)
2008(8273)
2007(7664)
2006(7196)
2005(6764)
作者
(28214)
(23252)
(23238)
(22521)
(15056)
(10958)
(10595)
(9088)
(8917)
(8306)
(8154)
(7812)
(7588)
(7528)
(7446)
(7342)
(6862)
(6782)
(6700)
(6019)
(5980)
(5711)
(5489)
(5428)
(5395)
(5353)
(5038)
(4752)
(4677)
(4608)
学科
(67078)
经济(67037)
管理(30690)
(25675)
金融(25675)
(25286)
(22509)
银行(22506)
(21937)
中国(21288)
(21067)
企业(21067)
地方(20442)
方法(20293)
数学(18472)
数学方法(18384)
(15854)
(12925)
业经(12519)
地方经济(12502)
中国金融(11122)
(10440)
(9818)
(9186)
(8257)
财务(8237)
财务管理(8213)
产业(8180)
(7983)
贸易(7972)
机构
学院(147595)
大学(147286)
(78966)
经济(77600)
管理(53877)
研究(53782)
中国(47944)
理学(45392)
理学院(44940)
管理学(44331)
管理学院(44037)
(38203)
财经(29566)
(29332)
经济学(28014)
科学(26913)
(26792)
中心(26284)
(26248)
经济学院(25075)
研究所(23211)
财经大学(22050)
(21723)
(20541)
金融(20172)
(19006)
(18984)
北京(18975)
银行(18341)
人民(18245)
基金
项目(91217)
科学(72473)
研究(69321)
基金(67864)
(57363)
国家(56944)
科学基金(49432)
社会(48314)
社会科(46152)
社会科学(46143)
(34545)
基金项目(34340)
教育(29946)
资助(28751)
自然(28031)
(27945)
自然科(27389)
自然科学(27383)
自然科学基金(26900)
编号(25927)
成果(21803)
(21556)
国家社会(21494)
重点(20662)
(20571)
(18998)
教育部(18569)
发展(18491)
课题(18447)
(18387)
期刊
(92503)
经济(92503)
研究(53435)
(31931)
金融(31931)
(29988)
中国(29244)
管理(21944)
经济研究(17251)
学报(16541)
科学(16411)
财经(16338)
(15394)
(14194)
大学(13722)
学学(13262)
技术(12934)
业经(11190)
问题(11143)
统计(9548)
技术经济(9278)
农业(9235)
教育(8650)
(8594)
世界(8477)
(8118)
国际(8064)
理论(7525)
决策(7476)
经济问题(7095)
共检索到242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东升  陈昊  徐素萍  
本文选取820家地方融资平台自2005—2013年的财务数据,采用利息保障倍数作为信用风险度量的指标,分别设定利息保障倍数为1、3、5三种情景作为判定违约的临界值,基于CPV信用风险模型,将GDP增长率、贷款利率、政府收支缺口率作为压力测试因子,运用历史情景分析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受到轻度冲击时,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违约率介于4.63%~48.33%之间;在宏观经济受到中度冲击时,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违约率会上升至10.17%~71.88%之间;在宏观经济受到重度冲击时,地方融资平台的潜在违约率进一步上升至15.48%~81.88%之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东升  丁岚  徐素萍  
文章选取了800多家融资平台2005—2013年的季度数据,基于CPV信用风险模型,将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财政收支缺口、利率水平等因素作为宏观冲击变量,运用历史情景分析法测试宏观环境变化对融资平台违约率的影响。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GDP增长率下降和利率水平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和财政收支缺口扩大,都将增大融资平台违约风险,尤其是在重度压力指标下,融资平台违约率会大幅上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瑶  
地方投融资平台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管理机制及监管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使得地方投融资平台面临着巨大的违约风险。本文着重对违约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勇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投融资平台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在全面分析投融资平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正视问题,创新思路,明确方向,完善措施,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勇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投融资平台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在全面分析投融资平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正视问题,创新思路,明确方向,完善措施,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光宇  刘晨冉  周黎安  刘畅  
本文利用2004-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自然实验,使用1994—2009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上检验了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立这一假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导致的财政冲击越大,县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设立融资平台的概率越高。这一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保持稳健,并通过了基于改革前样本和利用其他税种收入变动构造的安慰剂检验。我们还排除了上述发现由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等其他财政制度改革驱动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面临更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初始财政禀赋较低的县更倾向于设立融资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财政压力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财政体制与金融制度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超  
近年来,地方投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规模迅速扩大,数量显著增多,但一些隐藏的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亟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基于此,文章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条相关的发展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基超  倪泽强  彭玉婷  
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能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重要功能的缺失;很多学者据此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成了其使命,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基于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专长和未来城市建设的需求,指明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未来的生存空间,并据此分析了各类融资平台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云  贺川  
经济增长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叠加外部冲击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攀升,财政压力可能通过生产性财政支出、资源支持等政策变量,对辖区内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本文通过2007-201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板数据,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杠杆率调整与财政压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压力逐年上升提高了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土地出让等行为对财政压力与企业杠杆率调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中等财政压力区间下对杠杆率调节更显著;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重大财税政策冲击后,财力较弱区域的投融资平台企业杠杆率和破产风险上升更多。本文所研究问题有助于通过治理政府财政压力,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更好地助力企业稳杠杆、控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高扬志  
在财政压力和地方竞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拥有的新竞争工具。投融资平台在发挥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的同时,可能使地方政府变相拥有货币发行权,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的"越位"、"缺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优化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套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使其负债透明化、投资科学化,从体制机制上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在非竞争性或者竞争性较弱的领域而进行的投融资行为。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基础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融资租赁债务是当前中国地方城投平台“非标”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债务,融资租赁债具有信息透明度低、违约传递链条长等特征,因而潜在违约风险高、传染性强。为此,研究了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及风险外溢问题。研究发现,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会导致属地其他城投平台债务融资规模急剧下降,使得同区域的地方国有企业再融资发债利率显著上升,并且债务期限缩短。上述风险传染效应在属地政府财力较弱、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失衡地区以及区域企业资信水平评级较低等情形下,表现更为明显。研究为地方城投平台融资租赁债违约风险的形成与传导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防范和应对地方债系统性风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万睿   范文诚   魏志华  
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野蛮”式发展,大量举债导致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随之增长,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急剧上升。作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融资力量,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成为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基于综合信用风险和无限期离散递归模型,以及2017—2021年地方融资平台数据的研究表明,地方融资平台整合重组能够借助隐性担保预期进而降低违约风险。在隐性担保预期的调节作用下,地方融资平台整合重组主要通过信用效应、运营效应和利率效应降低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该影响在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和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中更为显著。拓展分析发现,整合为集团企业既可以降低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又可以随着集团市场化的发展一步步削弱对隐性担保预期的依赖,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上述结论意味着,融资平台整合重组有助于降低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进一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芦亮  
发展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在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融资平台才能解决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过度举债的风险隐患。本文首先在抽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产结构、负债情况等,再通过博弈分析,研究了融资平台举债行为的内在机理。最后,研究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果果  
文章以浙江苍南县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融资为案例,论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性质与作用及具体操作方式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