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1)
2023(16560)
2022(13623)
2021(12239)
2020(10400)
2019(23371)
2018(23216)
2017(43169)
2016(23967)
2015(27105)
2014(27137)
2013(26387)
2012(24416)
2011(22304)
2010(22865)
2009(21485)
2008(20996)
2007(19283)
2006(17237)
2005(15756)
作者
(71201)
(59394)
(59366)
(56625)
(37703)
(28318)
(27262)
(23173)
(22364)
(21380)
(20223)
(19898)
(19163)
(18790)
(18509)
(18460)
(17988)
(17578)
(17272)
(17032)
(15231)
(14731)
(14645)
(13684)
(13649)
(13331)
(13245)
(13039)
(12104)
(11880)
学科
(112202)
经济(112097)
管理(63397)
(57065)
(46102)
企业(46102)
方法(41855)
数学(35369)
数学方法(34946)
中国(29911)
(28416)
(25130)
地方(25088)
业经(24320)
(22947)
理论(20235)
(19697)
农业(18761)
(17333)
贸易(17325)
(16683)
(16057)
银行(16000)
(15994)
(15844)
金融(15836)
(15366)
(15068)
环境(15037)
地方经济(14893)
机构
大学(348014)
学院(347892)
(143932)
经济(140760)
管理(124427)
研究(123638)
理学(105936)
理学院(104631)
管理学(102426)
管理学院(101779)
中国(91581)
科学(76225)
(74620)
(65426)
(63810)
(62225)
研究所(57795)
中心(55363)
(55003)
业大(52554)
财经(51431)
农业(48939)
(48809)
师范(48279)
北京(47048)
(46388)
经济学(44995)
(44090)
(43385)
经济学院(40190)
基金
项目(223518)
科学(173933)
研究(164603)
基金(158245)
(138349)
国家(137179)
科学基金(115932)
社会(102799)
社会科(97185)
社会科学(97155)
(89734)
基金项目(82475)
教育(77701)
(74618)
自然(72749)
自然科(71098)
自然科学(71075)
自然科学基金(69776)
编号(68432)
资助(64524)
成果(57329)
重点(51414)
(49640)
课题(48832)
(48242)
(46121)
创新(43109)
国家社会(42446)
科研(42342)
大学(41855)
期刊
(169097)
经济(169097)
研究(106810)
中国(74527)
学报(58300)
(57684)
(51727)
科学(51171)
教育(47619)
管理(46878)
大学(43773)
学学(40775)
农业(38651)
技术(32306)
(30492)
金融(30492)
经济研究(28026)
业经(26629)
财经(26332)
(22891)
问题(21937)
(20803)
图书(18095)
技术经济(17841)
(17682)
(17466)
统计(17046)
商业(15860)
(15346)
世界(15320)
共检索到53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少卿  李祖君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通过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以及科研能力,分析发现多元智能理论的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身体—动觉智能四个方面,分别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要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种理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素养,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等得到提高,进而推动物理教学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浩然  
从目前来看,APEC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缓慢。通过亚太地区与欧盟一体化成功因素的对比,文章认为东亚地区有首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东亚联合亚太区域内其它次区域政府合作,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的APEC机制逐步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文章还分析了美、俄、日、中四个亚太地区大国在实现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治国  卢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传统行政区划的壁垒与之形成了矛盾。要解决当前区域法治环境的问题,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完善立法、设置机构和搭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举措构建立体化的区域法治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占东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劳动的两种组织形式,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现象。近代以来,一些学者和经济学家围绕分工与协作提出许多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分工与协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以分工与协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视角,阐明分工与协作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使人们认识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性,厘清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分工与协作的职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敏  陈淑梅  
目前东亚地区以东盟10+X为核心的区域贸易协定、跨区域合作基础上的各种贸易协定,以及美国介入的与诸多APEC国家签订的混合型的多边或双边协定的交叉发展,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的新动向。该地区多元化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目前东亚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多元化特征和我国跨国产业转移趋势基础上,就其对中国跨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展开探讨,并从国家层面产业转移政策环境优化和企业层面竞争优势的提升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晓生  
城市CBD是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每个城市CBD均以不同的能级与网络中其他城市CB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得全球城市CBD逐渐形成有层级的网络结构。实践证明,全球城市CBD网络化的整体运行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分析构建我国城市CBD网络体系的背景,探讨城市CBD网络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基本结构,结合我国目前城市CBD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晓生  
城市CBD是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每个城市CBD均以不同的能级与网络中其他城市CB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得全球城市CBD逐渐形成有层级的网络结构。实践证明,全球城市CBD网络化的整体运行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分析构建我国城市CBD网络体系的背景,探讨城市CBD网络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基本结构,结合我国目前城市CBD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一、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亚太地区,狭义指亚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即由中日韩、朝鲜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所组成东亚地区;广义指环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主要涵盖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1个经济体成员。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始于1989年APEC的成立。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则肇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美国主导的亚太机制的进展:从APEC到TPP APEC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门宇  刘胜林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该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完整,城市密度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进程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支持,本文以2010-2019年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转移效率解释变量和风险投资总额解释变量,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技术转移和风投资本引入,可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两次浪潮、五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是第五个阶段的亮点。虽然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短期内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瑛  
本文在内地和香港签署CEPA协议背景下结合日趋活跃的人民币、港币跨境流通现象,富有前瞻性的探讨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港币与人民币挂钩及其货币一体化问题,并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内地和香港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是决定港币是否与人民币挂钩以及二者货币一体化的关键,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通  尹金荣  林玲  
本文认为,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该地区将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各类专门人才。然而,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人才资源状况来看,高层次人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作为人才培养主体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所属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根据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制订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持续性等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玉新  李天籽  
本文主要利用2004~2010年间中国沿边省份的200个城市数据,研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沿边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中国沿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沿边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和转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澄  王东峰  刘志伟  
欧盟是迄今为止运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元的出现以及成功运行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货币一体化的更高层次。作者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蒙代尔教授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并提出了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观点,然后探讨了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的问题,最后用 GG-LL模型分析了区域内各经济体与最优货币区的关系,从而最终建立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的新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