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17)
- 2023(22863)
- 2022(19416)
- 2021(17826)
- 2020(15220)
- 2019(34776)
- 2018(34224)
- 2017(65120)
- 2016(35794)
- 2015(40456)
- 2014(40474)
- 2013(40044)
- 2012(36844)
- 2011(33273)
- 2010(33500)
- 2009(31079)
- 2008(30562)
- 2007(27413)
- 2006(24189)
- 2005(21504)
- 学科
- 济(153335)
- 经济(153157)
- 管理(101650)
- 业(95915)
- 企(79228)
- 企业(79228)
- 方法(65706)
- 数学(57005)
- 数学方法(56270)
- 中国(40164)
- 农(39675)
- 财(37997)
- 学(35273)
- 业经(32442)
- 地方(31057)
- 贸(28943)
- 贸易(28928)
- 制(28112)
- 易(28065)
- 农业(26091)
- 理论(24157)
- 务(23242)
- 财务(23144)
- 财务管理(23088)
- 银(22829)
- 融(22814)
- 金融(22805)
- 银行(22736)
- 和(22362)
- 企业财务(21829)
- 机构
- 大学(518814)
- 学院(515146)
- 济(209039)
- 经济(204552)
- 管理(195405)
- 研究(180215)
- 理学(168330)
- 理学院(166366)
- 管理学(163014)
- 管理学院(162106)
- 中国(134029)
- 科学(113700)
- 京(111178)
- 财(95727)
- 农(94613)
- 所(93221)
- 研究所(84909)
- 业大(82017)
- 中心(81341)
- 江(77465)
- 财经(76315)
- 农业(74666)
- 北京(70066)
- 经(69326)
- 范(67509)
- 师范(66670)
- 院(64764)
- 经济学(63729)
- 州(61793)
- 经济学院(57235)
- 基金
- 项目(348283)
- 科学(270973)
- 基金(251595)
- 研究(246089)
- 家(223146)
- 国家(221188)
- 科学基金(187326)
- 社会(154250)
- 社会科(146026)
- 社会科学(145983)
- 省(136420)
- 基金项目(132313)
- 自然(124223)
- 自然科(121342)
- 自然科学(121302)
- 自然科学基金(119110)
- 划(115354)
- 教育(113833)
- 资助(104747)
- 编号(98728)
- 成果(80655)
- 重点(78883)
- 部(75818)
- 发(73956)
- 创(71271)
- 课题(69240)
- 科研(67330)
- 创新(66671)
- 计划(65122)
- 大学(64294)
- 期刊
- 济(231817)
- 经济(231817)
- 研究(151036)
- 中国(101657)
- 学报(93100)
- 农(86154)
- 科学(80245)
- 财(74716)
- 管理(72628)
- 大学(69059)
- 学学(65155)
- 农业(57990)
- 教育(55178)
- 融(45882)
- 金融(45882)
- 技术(44814)
- 财经(38227)
- 经济研究(37841)
- 业经(36288)
- 经(32891)
- 业(30952)
- 问题(30204)
- 版(26603)
- 图书(26026)
- 技术经济(25495)
- 贸(25495)
- 统计(25055)
- 科技(24767)
- 业大(23768)
- 理论(23263)
共检索到771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鹏 王绍媛
经济一体化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弱化贸易壁垒,进而改变贸易流向和流量。鉴于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市场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实证分析新兴国家市场经济一体化对其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国家市场的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地增加彼此间贸易流量;经济一体化协定呈现一定的时滞效应,在颁布实施5年之内,对贸易流量的总体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对贸易流向和流量的影响不尽相同;总体上,经济一体化协定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是负向的,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蓉 刘乃全
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凸显出城市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内地区间差异缩小两个方面实证考察了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城市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军才 白淑云
本文运用HP滤波、迭代的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DAG技术、结构VAR模型、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粤港澳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粤港和粤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比港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弱,而且粤港和粤澳之间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正处于下降时期;粤港澳之间经济增长不存Granger因果联系;只有港澳之间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同期因果关系;粤港和粤澳经济波动的相互解释能力是有限的,它们比香港对澳门的解释能力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建刚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关键词:
政治风险 经济一体化 空间聚集 中国出口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虹 王新星
加入WTO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对中国经济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评估了入世前后我国经贸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了我国与国外的经贸联系,利大于弊,而且中国入世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军林 姚东旻 许晓晨
本文通过计算边境效应来测定自由贸易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程度。通过2000—2009年这10年的面板数据,在理论上验证了以下结论:东盟区域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边境效应普遍降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家的边境效应却在不断提升,这反映出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提高。此外,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发现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同质化结构不同,东盟区域内既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依然被联合国定义为贫穷、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国家结构必然会造成贸易层面上的分化,折射出东盟在内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和分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文峰 韦灵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也日益紧密。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S-92版本的六分位农产品数据,结合企业异质性理论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小于扩展边际,但集约边际的贡献率高于扩展边际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程度不同,贸易成本和进口国相对农业生产率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均为负,进口国的相对GDP、农业经济规模和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市场的集约边际具有正向作用,而对扩展边际具有负向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东盟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耀 魏浩
目前,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就是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本文就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时表明: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参与区域经济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以产品多样化和国别多元化为基础,借鉴双重差分模型思路,本文对中国和沿线国家521 915个二元边际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增长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客观价值性,"一带一路"倡议的确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二是差异性,"一带一路"倡议更有利于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三是非对称性,"一带一路"倡议似乎更有利于"海上丝路"国家贸易增长的扩展边际,对"陆上丝路"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更有利;四是扩围建设的合理性,增加西欧和美洲等国家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明显促进所有国家出口增长。上述结论在控制经济规模、母国市场效应、实际汇率、结构转型、贸易成本、外部冲击、区域合作、语言沟通、地区和收入等级差异相关变量依然成立,且即便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限制控制组与对照组在总量和成本四个关键指标差异的配对样本中也较为稳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把握和处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奇珍 朱英明 朱淑文
本文首先把企业层面的出口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其次,使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集约边际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小;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扩展边际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小。最后,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出口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小勤 曾瑜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异质性企业框架,在相关领域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利用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库中2004年~2013年的跨国贸易数据,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由生产性向消费性的转型改革,在集约和扩展两个边际上均对出口产生了显著影响,且影响更多地通过集约边际来体现。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作用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出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杨思慧
2004年以来,荷兰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且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荷兰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农产品对荷兰的出口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计算中国农产品出口荷兰市场的二元边际,并进行协整方程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荷兰市场规模对集约边际有推动作用,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贸易成本对其有抑制作用;荷兰市场规模对扩展边际抑制,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固定贸易成本推动扩展边际。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荷兰的出口,本文针对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荷兰市场的不同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雷 李坤望
本文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期增长效应——对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成员国人均收入的收敛趋势的检验,本文发现不同的一体化组织的成员结构对其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各不相同。“北-北”模式的区域组织,其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收敛趋势;“南-南”型区域组织建立之后,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呈发散趋势;而“南-北”型一体化组织对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察。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分析各类一体化组织的增长效应, 还有助于预测不同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前景,并对一体化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增长 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动力 东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