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8)
2023(17486)
2022(14314)
2021(13064)
2020(10895)
2019(24305)
2018(23638)
2017(44181)
2016(23979)
2015(26938)
2014(26421)
2013(25981)
2012(24140)
2011(22203)
2010(22096)
2009(20695)
2008(20183)
2007(17955)
2006(16262)
2005(15131)
作者
(72392)
(60416)
(60149)
(57036)
(38478)
(28880)
(27066)
(23500)
(23248)
(21277)
(20884)
(20095)
(19551)
(19249)
(19125)
(18767)
(17949)
(17549)
(17257)
(17253)
(15032)
(14979)
(14852)
(13958)
(13755)
(13414)
(13262)
(12914)
(12238)
(11990)
学科
(115161)
经济(115037)
管理(64926)
(61104)
(46474)
企业(46474)
方法(43154)
数学(38240)
数学方法(37911)
中国(34582)
(28320)
(25236)
地方(24321)
(24046)
业经(23185)
(22697)
(21442)
贸易(21427)
(20872)
(19883)
银行(19823)
(19052)
(19031)
金融(19024)
农业(18744)
(16768)
环境(16221)
地方经济(14677)
理论(14658)
(14299)
机构
大学(350872)
学院(346256)
(156266)
经济(153450)
研究(131385)
管理(125586)
理学(107145)
理学院(105889)
管理学(103929)
中国(103325)
管理学院(103324)
科学(78579)
(75599)
(71640)
(67729)
(65645)
研究所(61638)
中心(58021)
财经(56446)
业大(52903)
(52143)
农业(51813)
(51603)
经济学(50633)
北京(48241)
(47154)
经济学院(45510)
(43659)
师范(43056)
财经大学(42101)
基金
项目(230161)
科学(181235)
基金(170647)
研究(161733)
(152618)
国家(151431)
科学基金(127599)
社会(107768)
社会科(102149)
社会科学(102118)
基金项目(88549)
(86399)
自然(81819)
自然科(80012)
自然科学(79981)
自然科学基金(78616)
(74266)
教育(73041)
资助(70156)
编号(60761)
重点(52990)
(51707)
(49979)
成果(49672)
(47203)
国家社会(46862)
创新(44477)
科研(44328)
教育部(44064)
课题(43803)
期刊
(175020)
经济(175020)
研究(111589)
中国(74767)
学报(62603)
(60154)
科学(55507)
(53783)
管理(48735)
大学(47027)
学学(44600)
农业(40213)
(39108)
金融(39108)
教育(32848)
经济研究(30841)
财经(29530)
技术(27506)
(25656)
业经(24894)
问题(23116)
(22897)
(21351)
国际(19872)
世界(19285)
技术经济(17713)
(17179)
统计(17067)
业大(15598)
(15242)
共检索到541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建刚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经济一体化、政治风险、第三国效应等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中国OFDI型态倾向于复合性的FDI,且不受第三国效应影响;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中国OFDI,东道国的政治风险越高越不利于中国OFDI;此外,人均收入越高及文化邻近程度越高的国家,越显著有利于中国OFDI,东道国市场机会对中国OFDI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国的OFDI,国有企业居主导地位,且倾向于投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建刚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牛岛俊一郎  阿部一知  
上世纪90年代,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贸易整体增长。同时,三国间区内进出口贸易也有提高。但是,单纯的进出口份额并未考虑对方国家的进口总量。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份额相对于对方来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肇熊  王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颖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及其基础,指出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并提出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杨勇  
本文将Michaely指数纳入引力模型,并建立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欧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欧洲经济一体化促使欧盟的经济小国调整自身生产和贸易结构以适应欧盟的生产贸易结构,欧盟经济大国对华贸易则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长期看贸易转移效应是影响中欧双边贸易流量的最主要因素,而贸易创造效应、中欧双方的经济规模以及汇率因素也对贸易流量有重要影响;短期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共同作用下,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  杨青  
2008年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从原先的16市扩展到苏浙沪全境,为探索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边界效应变化及其政策有效性提供了有利的案例。利用长三角地级市2001-2012年数据,借助Barro趋同性回归方程,分别检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一体化范围扩大效应、范围扩大政策有效性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结果显示,长三角核心和外围之间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范围扩大后,从经济规模变化来看呈现显著的负向边界效应,从劳动生产率变化来看依然保持显著的正向边界效应,边界效应并未消失;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融合早于长三角扩容政策颁布时期,该政策具有适应性政策调整特征。由此得出,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与扩散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门宇  刘胜林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该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完整,城市密度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进程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支持,本文以2010-2019年十年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发展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转移效率解释变量和风险投资总额解释变量,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技术转移和风投资本引入,可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欣广  
本文认为,需要建立产业发展风险理论,来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一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初步涉及了风险与产业发展风险理论的基本概念,特别提出了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风险及其识别的层次和标准。文章从对外开放中产业发展风险发生的场合、从必然导致产业发展风险的因素中,提起人们对这一领域的风险理论的关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相,朱振东  
本文在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发展的两大前提造成的损害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整合的概念和经济理论依据,并就产业整合的途径即结合与联合和抵御外资造成的风险损害给出了一些自己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朝阳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整合与共赢,还在于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变和完善,甚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推进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在两种社会体制、多种经济发展层次、多种文化和法律背景共存的情况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其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蓉  刘乃全  
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凸显出城市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内地区间差异缩小两个方面实证考察了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罗云  
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边界效应的阻碍,降低其负面影响,发挥其正面效应,边界效应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边界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边界效应的测量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贸易引力模型,二是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不同城市之间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方差的方法来测量边界效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降低了边界效应,但本土偏好、货币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仍然是形成边界效应的主要因素。通过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三力推进,降低屏蔽效应,促使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有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