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4)
- 2023(16770)
- 2022(14251)
- 2021(13075)
- 2020(11428)
- 2019(25800)
- 2018(25443)
- 2017(49113)
- 2016(26525)
- 2015(29822)
- 2014(29497)
- 2013(29129)
- 2012(27047)
- 2011(24645)
- 2010(24675)
- 2009(23128)
- 2008(22599)
- 2007(20233)
- 2006(17765)
- 2005(15979)
- 学科
- 济(125099)
- 经济(124968)
- 管理(78947)
- 业(73227)
- 企(59293)
- 企业(59293)
- 方法(55448)
- 数学(49597)
- 数学方法(49080)
- 中国(31016)
- 财(30446)
- 农(29255)
- 学(24781)
- 地方(24348)
- 业经(24214)
- 贸(22188)
- 贸易(22176)
- 制(22108)
- 易(21549)
- 环境(19648)
- 农业(19416)
- 务(19246)
- 财务(19201)
- 财务管理(19153)
- 企业财务(18204)
- 银(18121)
- 银行(18065)
- 融(17441)
- 金融(17438)
- 行(17194)
- 机构
- 大学(392919)
- 学院(390798)
- 济(169274)
- 经济(166020)
- 管理(151013)
- 研究(131766)
- 理学(130937)
- 理学院(129517)
- 管理学(127321)
- 管理学院(126621)
- 中国(99886)
- 京(81540)
- 科学(80809)
- 财(77019)
- 农(67216)
- 所(67212)
- 财经(62135)
- 研究所(61117)
- 中心(61081)
- 业大(59710)
- 江(56961)
- 经(56397)
- 农业(53314)
- 经济学(53075)
- 北京(50985)
- 范(47875)
- 经济学院(47874)
- 师范(47265)
- 院(46603)
- 财经大学(46134)
- 基金
- 项目(261344)
- 科学(205337)
- 基金(192165)
- 研究(183694)
- 家(169545)
- 国家(168207)
- 科学基金(143726)
- 社会(119225)
- 社会科(113170)
- 社会科学(113139)
- 基金项目(101663)
- 省(101126)
- 自然(94566)
- 自然科(92402)
- 自然科学(92372)
- 自然科学基金(90762)
- 划(85815)
- 教育(83990)
- 资助(79286)
- 编号(72583)
- 重点(59086)
- 成果(58073)
- 部(57928)
- 发(55961)
- 创(53978)
- 科研(51229)
- 创新(50616)
- 国家社会(50235)
- 教育部(49613)
- 课题(49082)
- 期刊
- 济(182301)
- 经济(182301)
- 研究(111482)
- 中国(68373)
- 学报(64699)
- 财(59861)
- 农(58960)
- 科学(57976)
- 管理(54360)
- 大学(48285)
- 学学(46040)
- 农业(39460)
- 融(35473)
- 金融(35473)
- 技术(32815)
- 财经(31513)
- 经济研究(30912)
- 教育(30177)
- 业经(28255)
- 经(27027)
- 问题(24441)
- 统计(21302)
- 业(20598)
- 技术经济(20529)
- 贸(20310)
- 策(19058)
- 理论(18845)
- 商业(18490)
- 版(18316)
- 决策(17143)
共检索到569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良书
经济增长造成环境变化;收入水平和环境质量共同影响着人口健康;人口健康状况又影响着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描述三者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使用省区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省区层面上经济、环境与人口健康的相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业污染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经济增长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工业污染对人口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人口健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教育状况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人口健康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和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经济 环境 健康 内生性 固定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童伟 张锦华 吴方卫
本文利用除了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4-2008年的人口迁移数据与测算出的各省平均教育年限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在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人口的迁出与迁入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全国来看,平均教育年限提高1%,每百万人中迁入人数约为11人;迁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超过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口迁移:城市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恩慧 江生忠 贾世彬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广受关注,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加大了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时,人们也在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规避自身面临的不确定的健康风险。《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于保险行业结构调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6—2012年31个省市(地区)为样本,分析环境污染、商业健康保险对健康成本的影响,得出了大气污染与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正相关,以及人均商业健康保险保费与之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因此,应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寿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激励相容的约束,控制医疗费用的上...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大气污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童伟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口迁移规模不断增加。教育水平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人口迁移对教育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县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县人口的迁出、迁入均呈正相关。从全国来看,县教育水平提高1%,每百万约迁出6人;县人口迁出对县教育的负面影响小于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这说明我国城镇化趋势在加强,同时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呈现一种波浪式递进的模式,即从农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层级递进模式。
关键词:
平均受教育年限 县人口 迁移 GIS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小菲 薛建礼 陈滔
"健康中国"战略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而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经济增长和医疗保险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解答在我国建设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下,经济增长和医疗保险的共同作用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以及三者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我国1999~2014年关于经济增长、医疗保险和健康的三类变量共14个时间序列,构建FAVAR模型对,三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医疗保险和国民健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和医疗保险对国民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且医疗保险的作用大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国民健康和医疗保险的提高在短期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于医疗保险的影响不显著,国民健康的提高会引起医疗保险的短期下降,但长期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国民健康 医疗保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陈祺超 秦波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李月 郑冰
老年人社会参与已成为国际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共识。以往研究多关注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却忽视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文章采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利用Log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和验证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模型表明,老年人自评健康与社会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自评健康好的老年人比自评健康差的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的发生比高22.0%40.1%;进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比无社会参与的老年人自评健康好的发生比高16.4%25.6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李月 郑冰
老年人社会参与已成为国际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共识。以往研究多关注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却忽视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文章采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利用Log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和验证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模型表明,老年人自评健康与社会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自评健康好的老年人比自评健康差的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的发生比高22.0%~40.1%;进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比无社会参与的老年人自评健康好的发生比高16.4%~25.6%;自评健康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可能大于社会参与对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还发现,社会参与在基期自评健康好的样本中更可能发挥显著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昊 胥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互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文章通过构建GVAR模型,利用我国东部沿海5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了制度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效应,包括正溢出效应、负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紧密的正相关联动关系,其中,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双方或多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评估制度适应效率,有助于规划各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界定相互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制度变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庞大的老年流动人口是其表征之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流动性的增强,给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带来更多挑战。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切入点,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流动人口主客观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引入广义精确匹配法评估背后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提升显著;从教育形式上看,健康知识讲座对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本文为理解流动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社区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茅铭晨 黄金印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门槛回归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公共服务对健康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健康支出具有显著性影响,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公共服务变量的引入,对环境污染的健康支出产生了门槛效应,并且不同公共服务对环境的健康支出影响产生的门槛数各不相同。其中,教育产生的门槛数为三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产生的门槛数均为一个。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公共服务 健康支出 门槛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关键词:
FDI 污染物排放 东道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黎 王晓君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深入探讨农业经济与农村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塑常规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环境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符合EKC假说,这表明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农村环境质量将呈现先恶化后好转变化态势。但EKC曲线并不意味着污染可以自然而然得到解决,深层原因分析显示只有技术进步及政府对环境问题实施治理,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才可实现"双赢"。(2)农村环境质量好转转折点为人均GDP 57393元/人(2000年不变价),目前上海、天津、江苏3省(市)达到了这一门槛,大部分省份离转折点有一定距离。(3)不同发展水平省份EKC假说所处阶段存在区域差异。东部省份已呈现倒"U"型曲线,中部和西南地区多数省份接近转折点,西北省份仍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锋
本文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了信息化资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从整体来看,信息通讯技术资本存量和能源强度存在着负相关,即信息通讯技术资本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然而,具体分析却发现,通讯资本的投入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信息资本的投入反而会提高能源强度。研究还发现,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关系,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却是背离关系。
关键词:
信息化 ICT资本 能源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