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9)
2023(6028)
2022(4852)
2021(4558)
2020(3601)
2019(7798)
2018(7911)
2017(14020)
2016(8031)
2015(9034)
2014(9297)
2013(8634)
2012(7995)
2011(7123)
2010(7484)
2009(6981)
2008(6715)
2007(6484)
2006(5799)
2005(5401)
作者
(23307)
(19261)
(18914)
(18332)
(12006)
(9039)
(8746)
(7507)
(7327)
(6990)
(6572)
(6522)
(6164)
(6149)
(6131)
(5926)
(5668)
(5622)
(5549)
(5464)
(4989)
(4764)
(4763)
(4492)
(4458)
(4444)
(4327)
(4188)
(3990)
(3982)
学科
(23887)
经济(23843)
管理(21499)
(16958)
(13407)
企业(13407)
(11341)
中国(9895)
(9698)
(8934)
银行(8921)
(8675)
(8652)
(7760)
金融(7753)
(7482)
(7078)
业经(6988)
地方(6561)
教育(6297)
理论(6254)
农业(6197)
体制(6151)
方法(5992)
(5396)
制度(5395)
数学(4530)
教学(4450)
数学方法(4395)
(4077)
机构
学院(104864)
大学(103035)
研究(37950)
管理(36084)
(35602)
经济(34348)
中国(31833)
理学(28608)
理学院(28278)
管理学(27696)
管理学院(27499)
(23301)
科学(23048)
(20789)
(19838)
(19505)
(19438)
中心(19095)
研究所(17239)
(15608)
业大(15396)
(15278)
(15148)
农业(15133)
师范(15068)
北京(14972)
技术(14867)
财经(14743)
(14508)
(13170)
基金
项目(65508)
研究(51447)
科学(49934)
基金(43450)
(37982)
国家(37572)
科学基金(31028)
社会(29723)
社会科(27855)
社会科学(27851)
(27426)
教育(24507)
(22946)
编号(22840)
基金项目(21849)
成果(20436)
自然(18703)
自然科(18262)
自然科学(18255)
自然科学基金(17886)
课题(17647)
资助(17501)
重点(15104)
(15056)
(14594)
项目编号(13919)
(13584)
(13581)
(13479)
(12658)
期刊
(50002)
经济(50002)
研究(34215)
中国(30268)
教育(20752)
(19487)
学报(18049)
(17400)
(15375)
金融(15375)
科学(14989)
管理(14644)
大学(13748)
学学(12610)
农业(12545)
技术(10917)
业经(8970)
图书(7340)
财经(7274)
职业(7197)
经济研究(6866)
(6320)
(6172)
问题(5851)
(5816)
论坛(5816)
(5788)
书馆(5634)
图书馆(5634)
理论(4954)
共检索到18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雪飞  
在当前国际收支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经常项下的各种外汇收支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各种业务活动相互交叉、渗透,单纯按具体的交易项目分别对交易主体实施监测,不利于发现异常资金动态,而且审核环节多、手续繁杂,不利于降低监管成本。整合经常项下监管资源,建立经常项目主体监管机制,全面实现经常项目主体监管已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一、经常项目主体监管的基本内涵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个人外汇和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经常项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探索主体监管方式是落实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监管方式转变的重要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从经常项目管理角度出发探索主体监管方式,构建了包括数据采集、关联性分析、现场核查和分类管理等环节的经常项目主体监管框架,完善了经常项目主体监管的支持系统,为推进经常项目主体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建鹏  
对广大普通投资者而言,ICO的机遇和风险并存。而此中风险,尤值得监管者和投资者关注ICO在中国的现状所谓"ICO",英文详称"Initial Coin Offering",意即首次代币公开销售,也有人称其为"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意为初始加密代币发行。ICO是区块链技术在众筹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和发展。ICO是区块链初创公司以发行初始数字代币为项目融资的方式。参与发起ICO的区块链创业项目,不以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建鹏  
对广大普通投资者而言,ICO的机遇和风险并存。而此中风险,尤值得监管者和投资者关注ICO在中国的现状所谓"ICO",英文详称"Initial Coin Offering",意即首次代币公开销售,也有人称其为"Initial Crypto Token Offering",意为初始加密代币发行。ICO是区块链技术在众筹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和发展。ICO是区块链初创公司以发行初始数字代币为项目融资的方式。参与发起ICO的区块链创业项目,不以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令凯  崔蛟  
一、创业板市场的内涵及特点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的创业板市场正式扬帆启航。这无疑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融资的良机。但是自实施以来,开通创业板投资账户的投资者比例仅占合格开户投资者的两成,创业板开户如此遇冷,股民积极性不高主要还是源于对风险的担忧。因此,必须关注创业板市场风险,加强对其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丹利·费希尔  许均平  刘娟  柏慧  
非银行机构在一些关键漏洞上和传统银行是一致的,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有两个关键原则:一是关注偿付能力和流动性,二是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测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商业模式和业务种类的企业,其中许多业务模式与传统银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便如此,非银行机构在一些关键漏洞上和传统银行保持一致,包括高杠杆、过度的期限转换和复杂性,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迄今为止,所有的改革都会考虑非银行机构和银行机构的区别与相似。尽管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我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赖劲宇  
信用衍生品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它暴露出一系列监管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合约特性,进而指出在我国发展该产品时,应该坚持现行的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2007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成立和《中国银行间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信用衍生品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仅为其发展做了基础性的铺垫,实践中推广这类金融产品还需要更加完善的自律监管、标准文本适用、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管理等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祥平  周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价格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通过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切实加强价格监管的意见》强调的"创新监管机制,突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执法,努力构建反欺诈、反垄断、反暴利三反并举的大监管格局"的要求落到实处。为此,完善民生价格监管机制,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玉  卢国彬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爆炸式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监管却处于滞后状态。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二重"属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比传统金融机构更突出,法律合规风险突出,并具有独特的信息技术风险,"长尾"效应加剧和扩大了风险的外部性和破坏性。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风险的复杂性基础上,从功能监管、互联网技术、金融风险、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和监管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鞠宏磊   申欣雨  
ChatGPT的问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会对内容安全产生哪些影响、如何看待这些影响是其中的关键问题。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破除充满科幻色彩的想象,理性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可控性。研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内容安全上具有可控性,但同时亟待通过完善人工智能基础性法律法规、实施分类管理、开展安全评估与安全审计、强化社会教育等治理方式,找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安全与发展的最优平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时奇文  
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培训机构缺少办学资质,进行虚假招生宣传,质量无法保证,培训纠纷频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存在监管盲区和监管风险,针对性的法律制度缺失,办学审查门槛过高,监管部门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科学设置审批标准,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成人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海峰  
基于担保机构内外部视角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路径进行重塑,提出重塑后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路径应有的科学架构。其中,基于担保机构外部视角的外部监管路径主要包括来自于政府层面的他律性监管、来自于行业层面的自律性监管以及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而基于担保机构内部视角的内部监管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以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以及加强内部人员的素质培训以减少操作中的逆向选择风险。该研究对于加快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科学化发展进程,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洪涛   孙璐   熊友根   赵靖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跨境流动成为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证券数据作为金融数据的特定分类,具有开放性高、定制性强、行业属性鲜明等特征,在个人隐私及企业利益保护、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有较强的监管需求。证券数据跨境流动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业务场景,当前监管实践中存在规则冲突、落地困难等问题。文章对全球视角下证券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机制进行了对比,梳理出美国、欧盟以及其他重要国际协作机制的不同特点;并以此为借鉴,就我国证券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提出构建统一监管制度、明确监管机构职能、完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协作以及强化科技赋能等具体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集聚在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风险顷刻间如火山一样爆发,那么如何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状态,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就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着以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为介入点,借鉴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所采取的监管新举措,提出我国应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强化等角度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框架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