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5)
- 2023(16260)
- 2022(13853)
- 2021(12709)
- 2020(10891)
- 2019(24968)
- 2018(24612)
- 2017(48045)
- 2016(26242)
- 2015(29386)
- 2014(29252)
- 2013(28790)
- 2012(26249)
- 2011(23758)
- 2010(23797)
- 2009(21642)
- 2008(21233)
- 2007(18483)
- 2006(16071)
- 2005(13840)
- 学科
- 济(105869)
- 经济(105752)
- 管理(74635)
- 业(72169)
- 企(59411)
- 企业(59411)
- 方法(54590)
- 数学(48472)
- 数学方法(47714)
- 农(28449)
- 财(26140)
- 中国(25438)
- 学(24265)
- 业经(22839)
- 贸(19579)
- 贸易(19573)
- 地方(19415)
- 农业(19288)
- 易(18967)
- 理论(18029)
- 制(17742)
- 务(16943)
- 财务(16867)
- 财务管理(16835)
- 技术(16539)
- 企业财务(15985)
- 环境(15824)
- 和(15733)
- 银(14827)
- 银行(14752)
- 机构
- 大学(380877)
- 学院(378042)
- 管理(149266)
- 济(146441)
- 经济(143433)
- 理学(131432)
- 理学院(129959)
- 管理学(127204)
- 管理学院(126559)
- 研究(124436)
- 中国(90124)
- 科学(81844)
- 京(80355)
- 农(69916)
- 财(64949)
- 所(63585)
- 业大(63463)
- 研究所(58830)
- 中心(55915)
- 农业(55556)
- 财经(53724)
- 江(53370)
- 北京(49946)
- 范(49153)
- 经(49061)
- 师范(48539)
- 院(44758)
- 经济学(44253)
- 州(43323)
- 财经大学(40295)
- 基金
- 项目(268954)
- 科学(210524)
- 基金(196062)
- 研究(187819)
- 家(174241)
- 国家(172880)
- 科学基金(147486)
- 社会(117988)
- 社会科(111924)
- 社会科学(111893)
- 省(105005)
- 基金项目(103978)
- 自然(99793)
- 自然科(97555)
- 自然科学(97526)
- 自然科学基金(95784)
- 划(89604)
- 教育(87546)
- 资助(82159)
- 编号(74869)
- 重点(60632)
- 成果(59526)
- 部(58835)
- 发(55999)
- 创(55715)
- 科研(52329)
- 创新(52018)
- 课题(51672)
- 计划(51058)
- 教育部(49941)
- 期刊
- 济(148840)
- 经济(148840)
- 研究(103559)
- 学报(69587)
- 中国(64767)
- 农(61877)
- 科学(60516)
- 管理(51752)
- 大学(51580)
- 学学(48963)
- 财(47522)
- 农业(42558)
- 教育(39587)
- 技术(31670)
- 融(28780)
- 金融(28780)
- 财经(25758)
- 业经(24865)
- 经济研究(24855)
- 业(22088)
- 经(21879)
- 版(19560)
- 问题(19521)
- 科技(19230)
- 业大(18991)
- 图书(18755)
- 统计(18461)
- 技术经济(18360)
- 理论(17261)
- 策(17069)
共检索到52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渊 黄涛
经常账户失衡激进调整会给失衡经济体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本文在界定激进和渐进调整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三元离散选择面板模型,探讨经常账户赤字调整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调整是否会以激进模式展开,取决于其经常账户赤字规模、金融深化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而发展中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调整除了受以上三个因素影响之外,还与该经济体的国际储备水平和汇率制度相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尧成 徐晓萍
为了研究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出现持续顺差的内外部原因,本文利用Blanchard和Quah提出的对冲击进行长期约束的冲击分解方法,分析了内部冲击和外部冲击对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冲击-传导"机制。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经常账户失衡主要是由我国内部冲击因素导致的,并且,在样本期内,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也可以由其内部冲击分量来模拟。依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对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夫增
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体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消费过度的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账户失衡是其枢纽。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但失衡格局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共生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渐进式调整符合双方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建清 张天顶
本文对1980至2005年期间全球范围内106个国家或地区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进行了研究,通过界定经常账户失衡进行调整的事后标准进而识别出经常账户赤字或者盈余的不同调整期间。在对经常账户调整期间合理识别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并且利用Probit模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经济变量对于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文借助于近30年的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情况对经常账户收支盈余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不平衡 经常账户 Probit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全球经济的失衡是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而美国和中国经常账户之间的严重失衡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G20确定的经济失衡评估指标和对美中两国当前经济现象的描述,本文建立了一个囊括美中两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等诸多因素的均衡模型,并采用VECM模型实证检验这些因素对美中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及程度。本文以G20确定的失衡指标为参照系,分别探讨了美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经济增长、财政赤字和中国的经济增长等因素是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中经常账户的失衡,得出以下结论:长期来看,美元贬值对改善美中经常账户失衡的影响并不显著;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和美中两国的经济增长对加剧美中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瑶 叶德磊
以1982-2007年中国经常账户余额、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GDP的增长率构建VAR模型,长期存在协整且具统计上的显著性,升值和经济增长带来经常账户余额增长。速度调整系数显著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允许短期波动。脉冲响应显示本币升值经常账户余额先升后降,经常账户的波动主要(70%)来自经济增长。
关键词:
J-J协整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丁·费尔德斯坦 司晓凡
即使在中国维持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国内物价上涨快于美国,美元的竞争力仍会加强常账户高度失衡是多年来国际上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红忠 秦泰
本文基于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考虑消费倾斜因素,对我国的经常账户动态路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可以分为消费倾斜部分和消费平滑部分;相对于国际资本市场跨期价格,我国居民更加偏好未来消费;消费平滑部分则准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特征。我国的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很大程度上是居民基于对未来消费的偏好和对净收入变动的预期而选取最优消费路径的理性结果,并非长期失衡的表征。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从外部均衡转向鼓励居民消费、优化收入分配,以实现居民福利的改善。与此同时,经常账户顺差扩大的趋势也将得以缓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1%。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考察了我国生产率上升及央行意愿外汇储备增加对中美两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动态影响。通过模拟发现:(1)随着我国贸易中间品厂商的生产率不断上升,我国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第40期的3.1%。相反地,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0上升到1.5%。(2)随着我国央行的意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的经常账户也出现盈余,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稳态时的0逐渐上升到0.2%;相反地,美国此时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其占总产出的比重
关键词:
一般均衡 生产率 外汇储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天顶
近年来,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成为经济研究者、国际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经济学家以及商务经济研究报告竞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全球范围内56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至2005年的数据,针对影响经常项目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与政府财政收支、资本形成率以及开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才能促进全球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的有序解决。
关键词:
经常项目 失衡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歆怡 刘方
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的双向互动影响。结果表明:1)人民币计价份额、进口结算份额的提升会降低经常账户顺差,而人民币出口结算份额上升将扩大经常账户顺差,整体上人民币计价职能的影响大于结算职能的综合影响;反过来,经常账户顺差扩大抑制人民币进出口结算和计价份额的提升,即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2)人民币国际化与经常账户失衡之间的双向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3)经常账户失衡与人民币不同货币职能之间的影响趋势及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常账户由“顺”转“逆”或“顺逆交替”将成为常态,未来经常账户逆差与资本金融账户顺差模式可能成为人民币深度国际化后的货币循环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宫旭红 曹云祥
本文基于1990-2012年全球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借助基本面方法测度经常账户失衡和汇率失调程度,并运用动态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汇率失调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影响。汇率失调程度决定经常账户失衡惯性,汇率变化较小不会导致经常账户失衡,然而,当汇率偏离均衡汇率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汇率失调将加剧经常账户失衡持续性。分国别研究发现,汇率失调阈值在各国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几乎为零,发达国家为10%,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阈值却达到14%,另外金融危机对失衡调整的作用机制并不大。
关键词:
汇率失调 经常账户失衡调整 非线性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翟晓英 翟晓鸣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论证了收入不平等和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数量关系。首先构建了收入不平等和经常账户关系的两期模型,研究表明:低收入人群的跨期消费决策受到参照群体(高消费群体)消费外部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收入不平等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与金融发展程度相关。随着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增加,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经常账户越容易产生赤字;当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低收入人群获得自由借贷的范围和水平受到限制,普遍推迟当前消费,进而导致经常账户盈余。文章还基于中国1980-201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对收入不平等和经常账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是造成中...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经常账户 金融发展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