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1)
2023(4757)
2022(4165)
2021(3994)
2020(3209)
2019(7352)
2018(7302)
2017(14892)
2016(8027)
2015(8929)
2014(8976)
2013(8794)
2012(8427)
2011(7694)
2010(7755)
2009(7205)
2008(7051)
2007(6419)
2006(5864)
2005(5374)
作者
(21234)
(17839)
(17678)
(17178)
(11695)
(8324)
(8057)
(6856)
(6696)
(6554)
(6111)
(5846)
(5759)
(5697)
(5611)
(5587)
(5332)
(5317)
(5279)
(5044)
(4527)
(4370)
(4321)
(4225)
(4204)
(4136)
(3871)
(3858)
(3544)
(3484)
学科
(31668)
经济(31642)
(23037)
管理(22963)
(16869)
企业(16869)
方法(14158)
数学(13165)
数学方法(12998)
(12442)
(8965)
中国(8821)
(8531)
贸易(8526)
(8408)
农业(7963)
(7755)
(7013)
(6554)
银行(6549)
(6309)
业经(6276)
(5889)
金融(5889)
及其(5567)
地方(5440)
政策(5318)
(4878)
财务(4865)
财务管理(4857)
机构
学院(111882)
大学(110768)
(53154)
经济(52098)
管理(45574)
理学(38678)
理学院(38376)
研究(38116)
管理学(37810)
管理学院(37611)
中国(33152)
(25939)
(22284)
财经(19795)
科学(19532)
中心(18879)
(18496)
(18028)
(17810)
(17673)
经济学(16321)
研究所(16278)
经济学院(14725)
财经大学(14654)
业大(14516)
北京(14181)
(13609)
农业(13589)
师范(13523)
(13518)
基金
项目(69163)
科学(55765)
研究(53570)
基金(51907)
(43879)
国家(43514)
科学基金(38042)
社会(34791)
社会科(33096)
社会科学(33092)
基金项目(26046)
(25058)
教育(24574)
自然(23625)
自然科(23104)
自然科学(23101)
编号(22941)
资助(22903)
自然科学基金(22728)
(21607)
成果(19596)
(16496)
课题(14977)
重点(14924)
教育部(14610)
(14487)
国家社会(14437)
(14323)
人文(14252)
(14203)
期刊
(57852)
经济(57852)
研究(37173)
中国(23627)
(19978)
金融(19978)
(18929)
管理(16145)
(16095)
科学(12844)
学报(12258)
教育(10925)
农业(10484)
大学(10298)
财经(9833)
经济研究(9787)
学学(9703)
技术(9640)
业经(9006)
(8419)
(7618)
问题(7351)
国际(7248)
理论(6693)
实践(6013)
(6013)
世界(5770)
技术经济(5687)
统计(5587)
现代(5299)
共检索到17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郭新强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得到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经常账户、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效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汇率超调";通货膨胀具有惯性;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远期贴水偏差"和经常账户的"J曲线效应"取决于货币政策冲击的类型。本文通过构建并模拟一个开放经济模型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和钉住汇率波动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贸易条件效应、流动性效应和风险溢价是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安兵  金春雨  
本文基于STAR模型和LT-TVP-VAR模型,从非对称性和时变性两个角度,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正向作用效果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负向作用效果。相比正向产出冲击,负向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作用效果更强。随着货币冲击由低强度过渡到高强度,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高强度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要强于低强度产出冲击。货币政策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加入WTO前后,货币政策和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由减弱趋势转变为增强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产出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货币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文革  林丹丹  
基于Redux理论模型,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利率和我国货币供给的冲击响应为正,对美国货币供给和我国利率的冲击响应为负;美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大于我国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中美收入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同时,中美利率的相对变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应稳定且有序地开放资本账户,进一步打通利率市场分割壁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积极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同时,应协调推进国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结合,这样才更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石峰  
本文利用两国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计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结论表明:(1)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明显考虑了人民币汇率波动,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并不针对汇率波动进行调整。(2)政府支出冲击和技术进步冲击不仅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导致中国短期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3)中国PPI通胀主要源自于国内厂商技术水平变化,外国技术水平和货币政策则是影响CPI通胀的重要因素。(4)中美两国技术进步等实际经济变量是影响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主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红宇  万志宏  
最优汇率波动区间的设定与一国经济的基本特征、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外生冲击的性质和大小密切相关。人民币汇率在走向自由浮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设置汇率波动区间以达到兼顾内外均衡、协调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以及抵御货币冲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体的简约模型,求解在资本市场外生冲击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最优波动区间,并以此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变化和未来设置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赵琳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骞文  
货币政策是调整外部失衡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两次重大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回顾,发现在失衡持续时期,经济体内外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国际货币政策不协调是影响相关各国调节决心和调节效果的重要原因。理论模型表明,在当前的货币金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货币稳定缺乏有效保护,货币政策不得不参照发达国家并实行"相机抉择"的管理。这影响了外部调整的效果及失衡国调整的积极性。加强国际货币协调合作、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缓解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亚娟  谢乐晋  胡星生  
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将资本、价格和劳动的调整成本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DSGE模型),包含技术冲击、货币需求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等五个外生冲击,以及带有消息冲击的利率货币政策规则。应用校准法和贝叶斯估计法估计经济模型的结构参数,并对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度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应用脉冲反应以及方差分解、历史分解和反事实模拟等方法对模型结构参数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利率规则下,消息冲击的最优期限是连续提前3期,且包含消息冲击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接近90%的水平。(2)包含消息冲击的经济模型,对实际数据波动趋势和波动幅度的模拟优于不包含消息冲击的模型。通过对不同期限消息冲击政策的模拟,发现货币政策的消息冲击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锋  
考察金融冲击对于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货币政策选择,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金融冲击对于房地产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均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因而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过程中,政府可以积极利用金融冲击的效应。社会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对房地产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具有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并且对房价膨胀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优于其他政策机制。因此,在利用金融冲击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对房价膨胀做出反应的政策可以达到稳定房地产市场与提高社会福利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能源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其价格的波动都会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主要国内外冲击因素对能源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国内能源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国外能源价格的滞后1期变量;(2)国内能源产量、经济增长水平、利率水平以及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对能源价格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喜梅  
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货币政策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的内生部分剔除,运用货币政策外生变量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跨境结算、货币政策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能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其抑制效应有2期滞后;单独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扩大货币供给量无法实现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但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扩大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则可以有效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金旗  张瑞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瑶  叶德磊  
以1982-2007年中国经常账户余额、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GDP的增长率构建VAR模型,长期存在协整且具统计上的显著性,升值和经济增长带来经常账户余额增长。速度调整系数显著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允许短期波动。脉冲响应显示本币升值经常账户余额先升后降,经常账户的波动主要(70%)来自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兰弘  范林青  
本文通过构建并校准一个包含通胀缺口、产出缺口、利率、汇率因素的开放条件下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随机数值模拟比较两种不同扩展形式的广义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在开放经济下制定泰勒规则时必须考虑汇率因素,且应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并最终实现完全浮动。在国内需求或供给冲击下,利率政策完全无需对汇率做出反应,外国利率冲击对经济造成的波动性较小;在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下,搭配一定程度的资本账户管制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为减少宏观经济起伏,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