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358)
2022(6202)
2021(6146)
2020(4925)
2019(11663)
2018(11539)
2017(19966)
2016(11923)
2015(13901)
2014(13765)
2013(13194)
2012(12606)
2011(12020)
2010(12235)
2009(11451)
2008(11099)
2007(9941)
2006(8999)
2005(8615)
作者
(31170)
(25726)
(25698)
(24810)
(16688)
(12416)
(11852)
(10195)
(10091)
(9215)
(9013)
(8675)
(8652)
(8283)
(8243)
(8129)
(7793)
(7630)
(7562)
(7244)
(6965)
(6166)
(6147)
(6138)
(5972)
(5925)
(5690)
(5683)
(5251)
(5153)
学科
(46544)
经济(46489)
管理(25857)
(22822)
中国(21371)
教育(19886)
方法(19446)
(18674)
企业(18674)
数学(15742)
数学方法(15619)
(13464)
贸易(13451)
(13253)
(11757)
理论(11626)
(10632)
(9426)
金融(9425)
(9352)
业经(9220)
(9197)
(8422)
银行(8412)
(8244)
(8212)
关系(8149)
(7790)
(7458)
(7386)
机构
大学(178430)
学院(168199)
(73881)
经济(72610)
研究(69281)
管理(54837)
中国(48880)
理学(46072)
理学院(45383)
管理学(44806)
管理学院(44429)
(40624)
科学(36701)
(34466)
(33919)
(33334)
师范(33197)
研究所(31275)
教育(31204)
中心(27999)
师范大学(27892)
北京(27485)
财经(27032)
经济学(25029)
(24945)
(24747)
(24346)
经济学院(22420)
财经大学(20302)
(20215)
基金
项目(101250)
研究(83683)
科学(82341)
基金(73745)
(63471)
国家(62868)
社会(53677)
科学基金(52186)
社会科(50756)
社会科学(50746)
教育(46064)
基金项目(36586)
(34833)
编号(34240)
(33668)
成果(32666)
资助(30622)
自然(29158)
自然科(28515)
自然科学(28507)
自然科学基金(28051)
课题(27456)
(26990)
重点(24809)
教育部(24392)
中国(24042)
(22946)
(22919)
国家社会(22861)
(22299)
期刊
(81708)
经济(81708)
研究(68304)
教育(51121)
中国(44136)
(24746)
学报(22957)
科学(22540)
管理(21794)
大学(19036)
(17990)
技术(16101)
学学(15996)
(15708)
金融(15708)
财经(15416)
国际(15004)
(14626)
经济研究(13933)
(13586)
农业(12672)
世界(12113)
职业(11839)
问题(11707)
(9918)
论坛(9918)
业经(9063)
图书(8354)
(8323)
(7885)
共检索到277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莉  吴月竹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胜任力框架和测评提出的原因和内容之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其争议:"全球胜任力"本身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带有鲜明的经济导向、精英主义和西方中心的属性。中国需谨慎对待OECD全球胜任力的直接引入,建构适应本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娟  刘云华  
运用福柯关于规训技术的相关理论,借助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政策文本,对PISA排名政治进行批判分析发现,PISA测试排名蕴藏着独特的政治学意涵。其具体表现为:将"复杂世界"转化为简单排名、用教育排名预示经济竞争力,以此建立排名转化关系,进而衡量参与国或地区学校质量和未来经济发展;开展连续多轮测试,由此形成各参与国或地区的纵向排名曲线,进一步产生了排名与自身及他国教育预期的比较、自身不同轮次排名的比较;呈现排名的相对"位置"、绝对"排位区间"以及"全貌",来描绘全体的横向排名图景。最终,经合组织将所有参与国或地区的教育置于一个全球监控的体系之中,进而施加其排名政治,逐步加深对全球教育的规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瑞常  
半个世纪以来,经合组织的国际教育指标研发工作经历了从教育数据的"搬运工"到教育数据的"生产者",从为教育系统"体检"到为教育系统"诊断"的两次"质变"。正是这两次"质变",使得经合组织的国际教育指标至少生成了两重全球教育治理功能:一是提供评估、问责依据,生产教育的"国际标准";二是树立绩效标杆,选拔教育的"国际模范"。但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决策者,在看待经合组织国际教育指标及其全球教育治理功能时,都应保持批判性立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瑞常  
人版社2022年出版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和系统论述经合组织如民教育出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学术著作。全书从历史、组织、制度等维度分析了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全球治理者角色形成及发展过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曹明星  白云真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如火如荼,经合组织设计了"双支柱"的基本方案,力图建立市场国征税权和全球最低税制度以改善国际税收秩序。针对上述改革,基于探索中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形成三个方面的创新性认知:一是形成平台市场范畴,创新解释数字经济新市场的平台主体及其联结度意义、数字经济新平台的市场机制及其税法规制特点;二是形成可比政府范畴,探索政府生产性角色的正名与征税权正当性的证明、跨境交易可比性全景的还原与可比政府税基的匡算;三是具化收益控制权范畴,分别剖析经合组织改革方案中跨国企业与政府的税收利益博弈、数字经济中国家及其集团的产业格局竞争。根据上述逻辑和基本国情,提出中国初步的应对政策,强调应从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三个层面,系统设计好反避税中的全球竞争与合作、数字和工业经济的全球大循环以及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的经济成长等方面的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嵩龄,钱薏红  
一、引言环境市场是关于环境物品(EnvironmentalGoods)和环境服务(EnvironmentalSeruices)市场的简称。在环境科学意义上,“环境”一词通常针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环而言。所谓环境物品,是指用于环境治理、环境控制、环境保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续建宜  张丽  
国际移民 (其中包括难民 )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移民的“输出”和接纳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生产与劳动力市场国际化的明显体现。当代国际移民主要流向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经合组织国家 ,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燕  
经合组织教育指标体系的载体《教育概览》因其很高的决策与研究参考价值,被奉为国际比较教育的"宝典"。《教育概览》是经合组织的旗舰教育项目——国际教育指标体系(INES)项目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分析INES项目的发展历程、工作机制以及工作模式,揭示了经合组织教育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指标研制的过程与方法,以期对我国教育指标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钱薏红  
从世界层面上看,环境市场正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国际环境贸易,将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正是在这一层面上,APEC环境市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APEC环境市场的特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有望。今年1月OECD的33个成员国综合经济领先指标(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升至100.4,较长期平均水准100进一步上涨,表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前景正在改善。得益于政府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美国和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强劲上涨势头。美国1月领先指标为100.9,较2012年12月持平;而日本则较2012年12月上升0.2。而深受欧债危机"打击"的欧元区总体指标从去年12月99.6上升0.1至99.7,显示出疲软许久的欧元区经济回暖的迹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雅茹  王定华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适时为各国提供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借助复杂性理论揭示教育系统所处的复杂时代情境,并结合韧性理论倡导各国识别教育系统中的脆弱性,构建韧性教育生态系统。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挥其国际组织职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组织成员国和其他国家进行相关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循证教育治理建议、促进国际间教育合作和倡导人道主义教育援助等有效举措。未来,增强教育系统韧性和建立教育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实现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作为著名的两个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的教育政策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权力分布和新自由主义理念是这两个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背后的两大运作逻辑。尽管国际组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组织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国际组织的双面性,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晓燕  
本文以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间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为视角,探讨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法律框架的构建的必要性及相应法律机制的建立,以期为中国这个能源进口大国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思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敬威  苏慧丽  
对未来教育的预测是OECD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教育议题。OECD于2020年发布了《回到教育的未来:OECD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报告,提出未来教育可能遵循非线性发展趋势而出现多重可能图景的理念。报告以现代化的延续与中断、教育的新目标与旧结构、全球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变革中的创新与风险规避、技术的潜能与现实导向、教学形式中的虚拟与面对面以及知识获取的学习与教育手段七维矛盾为分析视角;以学校与学校教育、教师与教学过程、教育行政与治理三类关键要素为坐标,通过对不同导向的要素组合进行归类与预测。进而构想了分别以大规模学校教育扩展、教育外包、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圈建立、无边界学习为特征的四种未来教育的可能图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玥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松散型组织。该组织是为成员国提供交换信息的平台,探讨、发展和完善经济及社会政策的场所。在经合组织创立之初,为帮助成员国进行二战后重建工作,并巩固西欧已有的自由企业体系,成立了工业委员会。在最初的20年中,该委员会为成员国提供交换彼此在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与计划信息,特别是产业政策的信息。随着经济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该委员会的职能也不断调整,2000年,该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工业和商业环境委员会,标志着经合组织工业政策范围及相关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