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教育(3)
- 史(2)
- 世界(1)
- 业(1)
- 中国(1)
- 书刊(1)
- 书馆(1)
- 事业(1)
- 企(1)
- 企业(1)
- 企业财务(1)
- 传(1)
- 准(1)
- 刊(1)
- 划(1)
- 务(1)
- 国际(1)
- 国际贸易(1)
- 图书(1)
- 图书馆(1)
- 学(1)
- 宣(1)
- 宣传(1)
- 教育史(1)
- 易(1)
- 标准(1)
- 环境(1)
- 环境规划(1)
- 环境质量(1)
- 生(1)
- 机构
- 大学(11)
- 京(6)
- 研究(6)
- 学院(5)
- 北京(4)
- 教育(4)
- 系(4)
- 公司(3)
- 北京大(3)
- 北京大学(3)
- 南京(3)
- 南京大(3)
- 南京大学(3)
- 国际(3)
- 州(3)
- 师范(3)
- 师范大学(3)
- 济(3)
- 研究院(3)
- 经济(3)
- 范(3)
- 中心(2)
- 信息(2)
- 国际经济(2)
- 广州(2)
- 所(2)
- 教育学(2)
- 有限(2)
- 有限公司(2)
- 江(2)
共检索到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万斌
岁月不会辜负那些努力上进的人,总会在某个地方给你惊喜。1993年大学毕业后我加入联想,开启了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旁的小二楼成为我永远的青春回忆。在那里,财务部用的是老MIS系统,每月25号就关账,曾经最高的记录是三天二晚的持续结账。而财务部员工本身计算机应用能力较薄弱,面对系统难题,一到月底大家都身心俱疲。刚毕业的我利用自身年轻、
关键词:
神州数码 ERP 职业生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团结
蓦然回首,进入会计领军班已是第6个年头,想着明年就要毕业,我不免有些怅然,真不舍得离开这个集体啊。如果可能,我倒是希望能够留级,不为别的,只为这份难舍的情感。会计领军班,留下了我太多美好的记忆。激情岁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会计领军班立意高远,名师云集、内容丰富,学员们经历了工作的砥砺之后更加渴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郜栋彬
1960年,我从石家庄工业管理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由当时八机部分配到湖北省黄石市钢丝绳厂工作。两年后,工厂没有建成就下马了。1963年我又被分到石家庄拖拉机配件厂工作。1965年3月为响应国家加强"三线建设"又随厂搬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筹建吴忠配件厂。在吴忠配件厂我先后担任会计、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莫砺锋
作者回顾了自己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近30年的读书、从教历程,介绍了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对当时的博士生教学进行了描述,同时也总结了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南京大学 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典 李芳莹
通过对傅斯年在特殊背景下执掌两所大学的理念和经历的系统考察发现,他作为政府任命的大学校长,无论是处理北大的复校还是台湾大学的重建,都体现了政治授权与学术诉求的紧张关系。面对学术与政治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傅斯年坚持了其所谓的"奉献大学于宇宙精神",体现了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的理念共识,而他在两校工作中所扮演的积极"行动者"角色,则彰显出他独特的领导力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
傅斯年 大学理念 治校 行动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丽芬
以民国早期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现有研究拾缺补遗,论述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的整体状况。从赴美背景和途径、在美学习经历等方面揭示图书馆学的"西学东渐"和人才跨国培养之路。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留美 图书馆学家 图书馆学教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解灵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斯科特 J·彼得森 袁丽
大学的国际学术教学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必然要求诸多准备工作。本文从一位美国教授在华讲授统计学的个人视角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旨在促进双方的共同受益。
关键词:
国际教育 学术交流项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萧扬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580余封往来书信,在长长的通信名单中,有他的师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如南 钟艺琳 陈雨后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公众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与态度对于政策落实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已有研究与我国相关政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我国公民参与与认知态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公民参与经历、自利型认知、公民型认知验证模型机制,检验公民参与经历如何影响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和态度。文章认为,我国公众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有基本了解,认识到该政策与个人的关联,大多数人支持并愿意参与第三次分配;过往公民参与经历可以通过公共型认知和自利型认知正向影响其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态度;女性具有更多公民参与经历,但学历与公民参与经历呈负相关。文章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倡导、提高公民对第三次分配的参与度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大事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深刻变革。世界经济无论是从新技术的性质、生产过程、微观产出机制、宏观调整机制,还是从国际生产关系或曰“世界经济新程序”等角度看,都发生了一场大的变革。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进程正在国际领域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正在从一个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经济时代转向一个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国际经济时代。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不仅应当进一步强调斗争、平等和有形财富,而且要求我们进一步强调合作、效率和无形财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本文对我国的居民高储蓄率提出了一个新解释,认为我国居民偏爱储蓄的特性很可能与经济起飞之前人们遭受长期物质匮乏的经历有关。作为物质匮乏的一种极端形式,我国1959—1961年大饥荒为检验这一假说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为此,本文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估计了大饥荒对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我们发现,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度每上升1个点,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这说明早年的饥荒经历确实对人们成年后的家庭储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在早年时期受大饥荒影响的人们,目前正是我国社会中有较高收入的年龄群体和储...
关键词:
经济起飞 饥荒经历 居民储蓄率 消费习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丽新 杨虹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研究,意指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所构筑的交流渠道和平台展开合作研究。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自然对话和深度交流,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添砖加瓦。其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让信息技术成为日常教学和研究中的自然元素;主动与被动相互制衡;即时需求与长远合作兼顾;允许琐碎与意义共生、自由与规范并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林海 郑钟昊 龚放
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全球化经历,培养大学生的全球化能力,是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南京大学、首尔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伯克利加州大学学生在全球化能力和全球化经历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中韩两校。中韩之间的比较则表明,在全球化能力上,首尔大学先弱后强,低年级阶段所存在的显著差异,在高年级阶段则完全消失;在全球化经历上,首尔大学在各个维度上都明显好于南京大学。聚类分析则证明,全球化经历和全球化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聚合相关关系。在定量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的深度访谈,文章指出,促进学生的双向流动、增设区域研究中心和相关课程、提升校内全球化活动的丰富度和精深度、引导学生树立"...
关键词:
全球化能力 全球化经历 大学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