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1)
2023(3724)
2022(3212)
2021(3096)
2020(2430)
2019(5831)
2018(5570)
2017(9884)
2016(5067)
2015(5469)
2014(5384)
2013(5307)
2012(5073)
2011(4888)
2010(5066)
2009(4822)
2008(4943)
2007(4373)
2006(4000)
2005(4035)
作者
(14103)
(11857)
(11713)
(11323)
(7678)
(5635)
(5313)
(4634)
(4615)
(4404)
(3994)
(3910)
(3878)
(3841)
(3739)
(3724)
(3457)
(3431)
(3418)
(3248)
(3057)
(2950)
(2887)
(2770)
(2687)
(2667)
(2631)
(2461)
(2430)
(2340)
学科
(22469)
经济(22439)
管理(13312)
(11506)
(11016)
企业(11016)
方法(7743)
(7440)
理论(6998)
中国(6704)
教育(5866)
数学(5128)
(5062)
数学方法(4977)
业经(4929)
(4289)
(4228)
关系(3767)
(3730)
(3695)
金融(3695)
(3526)
(3322)
贸易(3317)
(3316)
银行(3306)
经济学(3237)
(3209)
(3167)
地方(3091)
机构
大学(79495)
学院(74121)
(29947)
经济(29305)
研究(27691)
管理(26520)
理学(22706)
理学院(22379)
管理学(21870)
管理学院(21706)
中国(20437)
(17952)
科学(15923)
(15426)
(13815)
(12572)
师范(12508)
研究所(12354)
财经(11880)
北京(11808)
(11292)
中心(11185)
(10862)
师范大学(10451)
(9798)
(9774)
经济学(9628)
教育(8957)
财经大学(8941)
(8896)
基金
项目(43334)
科学(34362)
研究(33129)
基金(31946)
(27475)
国家(27227)
科学基金(23248)
社会(21428)
社会科(20194)
社会科学(20188)
教育(16153)
基金项目(16061)
(15205)
自然(14108)
自然科(13796)
自然科学(13792)
编号(13778)
自然科学基金(13558)
(13367)
成果(13091)
资助(12935)
(10059)
重点(9973)
课题(9471)
教育部(9031)
大学(8994)
项目编号(8952)
国家社会(8895)
(8825)
(8804)
期刊
(37361)
经济(37361)
研究(28304)
中国(18191)
教育(15581)
学报(12867)
管理(12547)
(12450)
科学(10692)
大学(10390)
(9119)
学学(8963)
财经(6545)
图书(6486)
经济研究(6199)
农业(6101)
技术(6071)
(5798)
(5635)
金融(5635)
书馆(4745)
图书馆(4745)
(4436)
业经(4276)
问题(4191)
(4011)
经济学(3794)
国际(3609)
科技(3566)
(3533)
共检索到124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胡洪曙  
梁尚敏教授今年已届九十高龄,在其近五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梁教授从未停止过对财政改革问题的思考。本文简要归纳了梁教授在财政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首先,他立足国情,提出了财政分配的"五论"、"五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次,他主张实行综合财政改革,强调预算外资金的综合治理和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另外,他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开创了梯级财源建设理论,并在财经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除此之外,他与时俱进,探索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明确指出应合理把握调控力度,正视并增强财政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胡洪曙  
梁尚敏教授今年已届九十高龄,在其近五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梁教授从未停止过对财政改革问题的思考。本文简要归纳了梁教授在财政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首先,他立足国情,提出了财政分配的"五论"、"五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次,他主张实行综合财政改革,强调预算外资金的综合治理和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另外,他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开创了梯级财源建设理论,并在财经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除此之外,他与时俱进,探索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明确指出应合理把握调控力度,正视并增强财政承受能力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本文从知行关系的视角把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归类为"知行并行——授受"式、"先知后行——应用"式、"先行后知——归纳"式及"知行合一——建构"式,并认为知行合一是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建强  孙黎  罗肖依  
在西方现代社会理论"实践转向"的大背景下,战略管理研究中兴起了"战略即实践"的视角,将战略实践活动、惯例以及实践者作为核心研究对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战略即实践"学派初步形成。它关注"生活世界",以诠释学中的"筑造"模式和"栖居"模式为本体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战略研究中"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扩展了战略研究的边界,并与制度理论、惯例理论、身份理论、叙事理论进行了对话与融合。本文回顾并讨论了这一学派发展的基本脉络、哲学基础、基本原理、应用范例以及发展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它对推动中国本土管理"实践转向"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卢荷  
妇女教育不仅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妇女能否广泛参与社会,发挥其社会职责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教育发展,展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从“家庭化”、“半社会化”到“社会化”的妇女教育历史演进,实现了妇女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转型。妇女教育实践和妇女教育思想互利共生,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实践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经世致用妇女教育思想、系统化妇女发展思想为代表的多维妇女教育理论体系,构成了妇女教育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基础,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理论回应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与文化理论需求上的重大主题,形成了妇女教育的中国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中国化为理论指导,坚持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总目标,坚持经世致用妇女教育思想的时代转向,坚持科学的妇女解放教育认识,具有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红艳  
2021年12月,由邱均平、张蕊、文庭孝等学者编著的力作《评价科学理论·方法·应用》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三位著者均长期从事文献计量学、教育评价、学术评价等研究工作,相关论文和著作颇丰。第一著者邱均平教授是我国情报学、文献计量学和评价科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被学术界誉为“计量泰斗、评价鸿钧”。著者从交叉学科的视角,运用哲学、计量学、信息管理学、系统理论、科学管理与决策理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角度建立评价科学的基本框架,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该书的出版对于我国评价科学内容体系构建,以及推进评价科学与实践“知行合一”,具有理论价值和积极的开创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浩  
知行合一乃是一种广受推崇和倡导的理想境界。但对其具体的解读与践行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国际主流管理学研究社区知识与学习的相关文献的启发,本文对知行合一在现象与实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定义,论证了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悖论所充满的矛盾与张力,并提出了对知行合一进行进一步学术研究所必须聚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鉴于人的有限理性在学习、思考、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真实表现,本文认为知行合一通常既不可能亦无必要。在学徒时认真学习并构建持续学习能力,在出师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增进学习能力并在行动中进行思考与即兴发挥,此乃各类管理决策者所应表现的常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方钦  
今后欲立国于世界舞台,当从研究旧有之思想下手,建设新经济科学。——唐庆增(《经济学概论》,1933a,第28页)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的研究,多年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研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出现以来,经济思想的研究就随着经济学研究的展开而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部经济思想史;而经济史研究,最早是从属于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到后来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历史上的经济现象从而转变为历史与经济学两大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嵊渝  
清朝实证经世致用观进一步发展,中国向西方学习贯穿始终的是大多被引进的打上了"经世致用"的烙印,对于所引进的更看重对于时弊的救治作用。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社会不断激进,在寻求政权合法性与有道性过程中,普遍纠缠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统治的整体效益型——国家富强,几乎不考虑社会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维系,即使考虑了也是基于国家富强这一主题,为五四后社会发展埋下了伏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洪波  
通过对中外知识分子在知识论方面的比较,以及对教育"良史"和教育"信史"的界定等,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论述了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的教育问题,认为如果教育史学要达到淑世致用的学术理想,其前提必须是实现学术本身"彻底的专业化"洗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2月26日,“知行合一碳望未来”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论坛邀请了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与研究者,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来自企业、行业、研究领域等近万名观众在线聆听了嘉宾们的分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未来二三十年,围绕“碳中和”上下游涌现出来的新行业会构成中国未来新的生产网络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马永坤  
曾康霖教授是中国著名的金融学家、经济学家,他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基本原理与西方金融理论的科学成分和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注重金融学科、经济前沿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积淀了基于中国金融实践的理论体系,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成为当代金融学科的擎旗者,赢得了学术界广泛赞誉,成为公认的金融学大师之一。他关于中国金融问题的学术观点、对金融机构及金融相关率理论的深化、学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真切地展现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针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冰  
通过文献调研等方法,结合初景利教授人生经历,具体介绍了他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复合图书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开放获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