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8)
2023(2612)
2022(1908)
2021(2116)
2020(1394)
2019(3333)
2018(3326)
2017(4186)
2016(3571)
2015(4050)
2014(4273)
2013(3286)
2012(3028)
2011(2883)
2010(3134)
2009(2440)
2008(2313)
2007(2213)
2006(2051)
2005(1947)
作者
(6725)
(5506)
(5452)
(5398)
(3433)
(2689)
(2637)
(2371)
(2072)
(2072)
(1938)
(1920)
(1895)
(1760)
(1721)
(1691)
(1687)
(1677)
(1663)
(1612)
(1562)
(1465)
(1434)
(1326)
(1321)
(1298)
(1249)
(1193)
(1183)
(1181)
学科
教育(18255)
中国(8593)
理论(5547)
教学(5305)
(3484)
(3358)
发展(3311)
(3237)
(3189)
改革(3107)
思想(3040)
高等(3009)
(2985)
经济(2985)
政治(2925)
研究(2879)
管理(2826)
教育改革(2772)
思想政治(2771)
政治教育(2771)
治教(2771)
德育(2746)
学校(2510)
学法(2366)
教学法(2366)
(2238)
计算(2199)
算机(2194)
计算机(2194)
教育学(2191)
机构
大学(41869)
学院(36785)
教育(25285)
研究(17162)
(17041)
师范(17011)
师范大学(14402)
(10713)
职业(10151)
教育学(9921)
科学(9061)
技术(8715)
(7965)
北京(7779)
研究所(7322)
教育学院(7251)
(7115)
职业技术(6930)
管理(6658)
(6346)
中心(6292)
(5860)
技术学院(5737)
理学(5611)
中国(5504)
经济(5421)
理学院(5419)
(5346)
研究院(5320)
教育科(5175)
基金
研究(24381)
项目(21518)
教育(20480)
科学(18573)
成果(13589)
编号(12938)
课题(12720)
社会(12657)
基金(11669)
社会科(11608)
社会科学(11607)
(11412)
(10609)
(9646)
(9161)
规划(8974)
国家(8889)
(8357)
项目编号(7589)
研究成果(7565)
年度(7542)
(7266)
科学基金(6860)
(6829)
(6799)
阶段(6781)
(6684)
重点(6635)
(6558)
教育部(6552)
期刊
教育(43533)
研究(22621)
中国(18169)
职业(10516)
技术(7486)
技术教育(6886)
职业技术(6886)
职业技术教育(6886)
(6137)
经济(6137)
高等(4839)
成人(4631)
成人教育(4631)
大学(4324)
高等教育(4312)
(4091)
论坛(4091)
学报(3779)
(3690)
职教(3563)
发展(3508)
(3508)
比较(3356)
科学(3319)
教研(2805)
高教(2805)
(2403)
(2299)
远程(2196)
远程教育(2196)
共检索到66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丹  桑宁霞  
终身教育从其产生开始就与“边界”有关。在理念向度,终身教育具有“无边界”的逻辑特征,具体体现在终身教育“无边界”逻辑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图景显现以及逻辑演绎方面。在现实向度,由于人的有限性、时空的复杂性、教育内在发展规律引发的边界,造成终身教育的“有边界”逻辑实现,并具体体现在现实选择性、图景聚合以及逻辑演绎方面。在实现逻辑向度,实现终身教育边界“最大值”的逻辑路径有以下方面:于有限之中趋向无限助力生命“冒险”、超脱时空限制建构“共在”系统、以价值赋能终身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力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终身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大重要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终身教育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具有良好的联动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终身教育综合育人深刻内涵;终身教育的全民性、终身化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性和全覆盖。终身教育法的制定应当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高度,以教育法法典化为契机,以地方性终身教育条例为基础,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终身教育法应采用总则加分则的体例结构,在重点条文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持续推进终身教育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乃林  经贵宝  
终身教育略论●陈乃林经贵宝由于社会变革,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一次性教育无法应付生存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教育观念、教育理论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终身教育正是在这种传统教育面临危机日见严重,改革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终身教育一经提出,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晓昭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文化的发展交融,导致了新知识的激增;规定期限的学校教育已无法完全适应社会进步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客观上需要为每一个社会成 员提供连续不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终身教育作为推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挖掘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地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的自觉努力.致力于使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最终构筑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开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需要有一个载体或基地,在美国及西方国家为社区学院,而在日本则是公民馆,亦称市民中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奇  
终身教职制度适用美国教育全领域,但大学和中小学终身教职保障的侧重点不同,以美国宪法第一与第十四修正案为据形成基于"言论自由"和"正当程序"的双重权利逻辑。在大学领域,言论自由保护范式并不成功,学术自由在权利范围、强度和内容上受限,大学终身教职的权利标准面临重塑危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当程序是终身教职的权利核心,国民素质教育的新进程引发了一场废除终身教职及正当程序制度的宪法诉讼,以实质正当程序有序推进中小学终身教职改革成为紧迫任务。"言论"和"程序"二分法考察为重新认识不同领域的终身教职逻辑基础及制度分类改革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丁红玲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是半个世纪以前老年人口数量的3倍。而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4亿,比现在再增加1.5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年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日前,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乃林  孙孔懿  
自终身教育理论形成以来,人们多从适应职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它的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视角。但是,人的生存毕竟不同于动物的生存,人除了有劳动、谋生的需要,还有休闲、享受的需要。终身教育要使人们“学会生存”,不仅应通过职业教育使人们高效率地从事劳动,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红霞  杨尔红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明确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终身教育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形成一定的阻碍。远程教育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远程教育不但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规模局限,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而且改变教学方式,降低教育成本,为最终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遵民  
70年中国终身教育的法治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一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期(1949-1966),内容涉及识字教育、扫盲教育、农民教育、职工教育等领域的政策颁布和推进,特征则表现为理论研究的琐碎与零星。其二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异动期(1967-1976),主要关注对象仍以工农教育、成人教育为主,但却呈现出法治价值观念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的鲜明特征。其三为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建期(1977-1999),关注内容转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立法化进程的推进,其鲜明的特征则是终身教育法制地位得以确立。其四是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期(2000年至今)。主要目标转为国家终身教育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地方终身教育立法蓬勃开展,反映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法制建设的共识与决心。70年共和国终身教育法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凸显了中国终身教育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模仿到独立自主发展的本土化特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伊万·A.斯诺克  陈荷男  
一、引言约翰·杜威发表于1897年的《教育信条》(Pedagogic Creed)开篇就激动人心地说道:"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人出生之际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鸿滔  
目前,我国终身教育立法需求非常旺盛,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终身教育立法实践。但是,由于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立法工作举步维艰,甚至在立法方向上都还存在着迷茫。本文主要以中义概念范畴为界,将我国地方终身教育立法大致分为初步尝试阶段(1989—2002年)、集中实践阶段(2003—2014年)和反思探索阶段(2015年至今)三个阶段。对影响终身教育立法的学习型社会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有教育法律构成、终身教育理论研究进展、立法主体的需要和终身教育立法面临的问题等几方面因素以及法源修订、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前教育几种立法取向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本法修订、单行法完善、地方法实践等终身教育立法策略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荔京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其教育职能日趋重要。图书馆讲座因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对于营造学习型社会、推动全民终身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