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1)
- 2023(14522)
- 2022(12582)
- 2021(12170)
- 2020(10042)
- 2019(23456)
- 2018(23670)
- 2017(44447)
- 2016(25150)
- 2015(28781)
- 2014(29024)
- 2013(27582)
- 2012(24926)
- 2011(22449)
- 2010(22994)
- 2009(20356)
- 2008(19195)
- 2007(16593)
- 2006(14400)
- 2005(12586)
- 学科
- 济(85946)
- 经济(85856)
- 管理(65030)
- 业(61671)
- 企(49665)
- 企业(49665)
- 方法(42940)
- 数学(37523)
- 数学方法(36796)
- 中国(29694)
- 教育(24330)
- 农(23416)
- 学(20800)
- 理论(20775)
- 财(20636)
- 业经(19244)
- 地方(16797)
- 贸(16103)
- 贸易(16094)
- 易(15614)
- 农业(15487)
- 技术(15432)
- 制(15266)
- 和(14317)
- 教学(14246)
- 务(12909)
- 环境(12894)
- 财务(12822)
- 财务管理(12800)
- 银(12440)
- 机构
- 学院(335979)
- 大学(334860)
- 管理(129041)
- 济(119276)
- 经济(116142)
- 理学(112259)
- 理学院(110947)
- 管理学(108500)
- 研究(108217)
- 管理学院(107876)
- 中国(74797)
- 京(72792)
- 科学(68247)
- 财(53991)
- 范(53617)
- 所(53594)
- 师范(53251)
- 江(49749)
- 研究所(48977)
- 中心(48686)
- 业大(48241)
- 农(48041)
- 北京(46531)
- 技术(43630)
- 财经(43608)
- 师范大学(43087)
- 教育(41949)
- 州(40943)
- 经(39606)
- 院(39483)
- 基金
- 项目(229466)
- 科学(180832)
- 研究(175693)
- 基金(161098)
- 家(138662)
- 国家(137359)
- 科学基金(118113)
- 社会(105379)
- 社会科(99475)
- 社会科学(99445)
- 省(92558)
- 教育(89016)
- 基金项目(84680)
- 划(79008)
- 编号(76681)
- 自然(76411)
- 自然科(74657)
- 自然科学(74641)
- 自然科学基金(73236)
- 资助(67179)
- 成果(63715)
- 课题(55168)
- 重点(52407)
- 部(51020)
- 发(49159)
- 创(47825)
- 项目编号(46941)
- 年(45927)
- 教育部(44599)
- 创新(44165)
- 期刊
- 济(127220)
- 经济(127220)
- 研究(101712)
- 教育(73336)
- 中国(71605)
- 学报(49610)
- 管理(45916)
- 科学(45345)
- 农(42791)
- 财(39659)
- 大学(38605)
- 技术(36377)
- 学学(34444)
- 农业(30386)
- 融(23099)
- 金融(23099)
- 图书(22754)
- 业经(22071)
- 职业(21918)
- 经济研究(20583)
- 财经(19839)
- 经(16936)
- 坛(16577)
- 论坛(16577)
- 业(15677)
- 问题(15617)
- 书馆(15525)
- 图书馆(15525)
- 理论(15418)
- 科技(15291)
共检索到48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宇国在《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中撰文,探讨了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的重要条件,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宇国
终身教育理念赋予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内在一体化的结构性变革,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模式,正是以毕业生就业后教育服务为入口,强化用人单位、校友企业与学校之间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关系,从而搭建全社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该模式需要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完善与社会就业工作格局相衔接的重点环节,构建就业"后服务"管理集成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就业"后服务"信息化管理,搭建起一个资源共享的多方合作平台,实现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及社会等多方利益"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终身教育 高职院校 就业“后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萌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广泛深入,继续教育作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关注。而对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社会来说,继续教育更是承担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在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阐述继续教育内涵、特点和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对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继续教育的瓶颈和可供选择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模式创新 终身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立娜
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引入终身教育理念,以刺激学生求知欲为切入点,实现自主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常态化和持续性,方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创新发展态势。立足于创新型社会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质与成人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可从学习理念、学习形式、参与主体以及成果评价机制4个方面进行成人自主学习模式创新。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 自主学习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俊英
随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成人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部分,它的转型与发展更具迫切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当前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根源,将成人教育模式的转型作为其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实现自我发展的根本路径。据此,本文重点对成人教育在新时期的转型与改革进行探索,对成人教育中的多个层面进行转型策略的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模式转型 终身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平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式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我国部分地区依照本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探索出衔接拓展性、融通互换型、多级多元型三种典型模式。尽管这三种模式在路径、方法上各有差异,但均体现了破解断头教育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从具体运行看,三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必须要做到科学定位、精准规划,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在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延伸职业教育覆盖范畴,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健民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途经;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社区教育的综合和归宿。"品牌就是为买卖双方所识别并能为双方都带来价值的东西"。[1]当前品牌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强大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和长期的回报。文章作者从企业打造品牌引申出社区教育品牌,同时探讨了社区教育品牌的创立和经营,为社区教育的品牌打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品牌 创立 经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菲
基于终身教育的职业规划课程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开发设计和组织模式。高等职业院校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是采用终身教育模式。它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的各项任务为宗旨,从而使技能培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与素质教育相得益彰。职业规划课程模式的设计遵循"育人为先,做事为后"的指导思想,课程从职前教育到就业教育再到职后培训逐步深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职业准备、职业探索与职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逐步实现各阶段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
终身教育 职业规划 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碧珠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根据体系构建实践过程中路径模式与重心的不同,现阶段职业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可分为衔接拓展型、融通互换型和分级多元型3种。通过对案例实践的梳理分析,发现3种实践模式对职业教育的适切性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本文认为应将持续推进时时、处处、人人的终身教育理念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军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符合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封闭办学、教学僵化和生源单一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实现生源、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
终身教育 职业教育模式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霞
终身教育理念导向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得到丰富发展,其创建学习目标与实施途径也得到相应改变。针对传统条件下我国成人教育的工具性、专业性与阶段性三种概念导向属性,分析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走向问题。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概念需要从工具性走向人文化和生活化,从专业性走向灵活化和应变化,从阶段性走向顺序化和一体化。
关键词:
终身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 概念走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英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促进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在详尽了解社区教育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社区教育模式及当前社区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面向未来,给出了终身教育视野下新型社区教育模式推进策略。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教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洪
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做好外部对接和内部衔接,发挥高职教育的整体功能,拓展社会教育的渠道,增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力,主动承担起社会各类人员的职后培养培训工作,实现技能人才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漆军 吴念香 李海东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作为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开发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将对于构建教育立交桥,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芳
终身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全球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也是我国成人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终身教育理念形成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终身教育理念的价值,即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受教育群体、提升个人素质和突破学习方式限制。成人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人才支撑的重大责任,深化终身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成人教育良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终身教育理念 成人教育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