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9)
2023(16955)
2022(13540)
2021(12331)
2020(9664)
2019(21785)
2018(21277)
2017(39147)
2016(21540)
2015(23993)
2014(23993)
2013(22807)
2012(21244)
2011(19409)
2010(20293)
2009(18863)
2008(17957)
2007(16700)
2006(15360)
2005(14442)
作者
(59533)
(49101)
(48692)
(46552)
(31527)
(23281)
(22365)
(19120)
(18917)
(17761)
(16697)
(16440)
(15907)
(15859)
(15374)
(15328)
(14698)
(14251)
(14227)
(14130)
(12670)
(11972)
(11940)
(11349)
(11262)
(11228)
(11036)
(11026)
(9904)
(9860)
学科
(85874)
经济(85794)
(64988)
管理(62648)
(53136)
企业(53136)
中国(38512)
(27844)
金融(27844)
(27434)
(26873)
银行(26858)
地方(26300)
(26114)
业经(25435)
方法(24413)
教育(22011)
技术(21696)
(21494)
(20322)
数学(19952)
数学方法(19618)
农业(18992)
理论(17578)
(16874)
(16198)
(15907)
(15133)
贸易(15112)
(14633)
机构
学院(298030)
大学(296712)
(122150)
经济(119230)
管理(109606)
研究(108281)
理学(91829)
理学院(90751)
管理学(89284)
管理学院(88653)
中国(84873)
(64931)
科学(60759)
(58840)
(53160)
中心(50139)
(49389)
(48218)
师范(47850)
研究所(47498)
财经(44572)
(43326)
北京(42384)
(40259)
(39996)
(39123)
师范大学(38396)
教育(37616)
经济学(36692)
业大(36644)
基金
项目(185558)
科学(148815)
研究(148420)
基金(129621)
(110413)
国家(109219)
科学基金(94339)
社会(93724)
社会科(88792)
社会科学(88775)
(75884)
教育(72571)
基金项目(66209)
(63713)
编号(62973)
自然(55380)
成果(54485)
自然科(54159)
自然科学(54151)
自然科学基金(53212)
资助(51272)
课题(47433)
(46631)
(43633)
重点(42954)
(40936)
创新(39811)
(39142)
发展(38742)
项目编号(38280)
期刊
(147667)
经济(147667)
研究(105031)
中国(77563)
教育(64056)
管理(46097)
(45485)
金融(45485)
(43775)
(42188)
科学(37216)
学报(36556)
技术(30876)
大学(30079)
农业(27993)
学学(26423)
业经(25551)
经济研究(23111)
财经(22001)
(19123)
问题(18456)
(17202)
论坛(17202)
职业(17155)
图书(16201)
(15170)
(15001)
技术经济(14957)
科技(14903)
国际(14181)
共检索到49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行臣  高运星  
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作为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既有时代要求,也是现实需求。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员对优质学习服务的需要和终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这些现实需求促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终身教育数字化也有其实践特征和内涵特征两个层面,实践特征具有“广、大、深、全”的自身特点:服务范围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的服务群体大,办学体系大;信息技术和多元办学融合深;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内涵特征表现在“泛在学习、个性学习”“开放共享、技术赋能”“优质均衡、创优提质”三个方面。基于现实需求和内涵特征,可以从宏观层面(统筹协同设计)、应用层面(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技术层面(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提出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发展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安荣  
老年教育作为老龄事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推动老年教育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教育的需求基础上,确保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合理的位置。基于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定位和发展还需要完成诸如完善老年教育领域自身的体系架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等任务,以此来带动终身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事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数字化背景下我国零售业跨界与融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从跨界与融合的内涵出发,研究了不同零售商业模式下的跨界与融合发展,分析了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类型,通过阿里巴巴典型案例剖析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跨界与融合助推了零售业商业模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驱动零售业跨界与融合动因包括社会资本、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和数字技术等;(3)零售业跨界与融合的主要类型从结构、内容、方向、方式四个方面来划分:结构上划分为跨产业、跨行业、跨业态、跨品牌,内容上划分为渠道、技术、服务、场景等,方向上划分为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等,方式上划分为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等;(4)阿里巴巴集团实现跨界与融合的动力源于国家政策、企业技术创新和内外部资本等。地方政府应加大数字化投入,扶持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零售企业应进一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促进企业的跨界与融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振  洪明  
本文在回顾英国产业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展示了其近几年变革与发展的状况,分析了英国产业大学的五个主要特点:网络平台开发利用的实效性;学科专业知识内容选择的广泛性;合理调整计划的适时性;关注弱势群体发展的民主性;方便快捷的服务形式。阐述了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周忠晓  
终身教育指的是人们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其对于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终身教育视野下,教师职业发展内容极其丰富,创新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路,可从多方面推进教师职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张伟远  李雪婵  
为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研讨会于6月25—2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大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对话与交流,具体包括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资历框架的国际标准、资历框架的创新模式、粤港澳资历框架融合和挑战、中国资历框架创新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历框架的提议等。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的对接探讨与实践,对构建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起到先行先试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静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和全面规划对于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设计策略驱动乡村建设,其基本范式应当首先服务地方村民和传承地域文化,跟乡村发生紧密关系并形成可持续的文旅资源,从而催生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策略本质是旅游消费对于乡村异质文化的挖掘与融入。山西芮城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的开发个案展现出当设计策略介入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文旅开发时,要从传播策略、本土资源转化、乡村生态共生、文旅消费异质化特征等多方面着手,关注当地村落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多层面生态性关联,尤其要处理好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地方性、历史性知识的延续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慧  王曰影  
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是推进实体经济从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向新型实体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也是供需联动、动态匹配的过程。目前,实现“数实融合”仍面临“卡脖子”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短板制约、数据要素配置不充分、数字鸿沟、工业互联网不强等现实挑战。应加快新旧基础设施建设,搭好“数实融合”底座;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品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优化数字技术人才结构,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洋洋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经济部门,零售业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与其它产业的关联性日益紧密,形成了新的网络零售商业形态。目前我国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危机,亟需寻找创新发展对策。纵观我国零售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理念的局限性、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阻碍。在此背景下,需要树立流通先导的发展理念,加快零售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进程,通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零售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要通过政策手段,积极营造适合零售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助力零售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颜廷睿  侯雨佳  邓猛  
融合课程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取决于融合教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呼唤融合教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既是融合课程实施相互调试取向的内在诉求,也是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现实所需。基于融合课程实施的内在逻辑,融合教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可分为融合课程领悟、特殊学生需求感知、融合课程内化和融合课程操作四个要素。对于融合教师教育课程执行力的提高,首先需要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其次是发挥融合教育教师的实践智慧,最后是塑造融合课程实施的课程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金炜   于潇   刘金秀  
终身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巨大,通过综合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发现,终身教育在促进农民技能培训、推动文化创新,以及加强乡村社区凝聚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乡村居民的学习动机缺失,以及文化、经济和地理因素的制约,都对其深入实施造成了挑战。为了最大化终身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效果,相关政府部门及机构需加强合作,制定并执行更为科学、精准及创新的政策和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民智  
本文力图阐述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终身学习"需求对有效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导向意义;研究当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对上海中心城区现阶段可实施的对策进行思考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杰长  
基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演化规律,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之路,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数实融合与数字产业集群两者互促共进,数实深度融合对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数字产业集群则通过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产业集群的培育形成和创新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当前,亟待构建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搭建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商业环境变化之快前所未有,现代金融体系呈现"无科技、不金融"的重要特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当顺应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把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进而推进整体经营管理的变革,实现自身的创新与转型发展。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更加线上化的客户行为和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终身教育思想凝结着法国人的贡献,法国又努力将终身教育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法国终身教育以正规学校教育机构为基础,倡导个人、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特别是能力认证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真正实现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化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