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9)
- 2023(4165)
- 2022(3578)
- 2021(3376)
- 2020(2796)
- 2019(6262)
- 2018(6264)
- 2017(11433)
- 2016(6376)
- 2015(7024)
- 2014(6765)
- 2013(6749)
- 2012(6247)
- 2011(5874)
- 2010(5859)
- 2009(5358)
- 2008(5144)
- 2007(4617)
- 2006(4169)
- 2005(3751)
- 学科
- 济(23017)
- 经济(22986)
- 管理(15983)
- 业(14316)
- 企(12221)
- 企业(12221)
- 方法(10528)
- 数学(8960)
- 数学方法(8794)
- 学(7210)
- 中国(6848)
- 农(6124)
- 财(5402)
- 理论(5139)
- 业经(5040)
- 贸(4648)
- 贸易(4646)
- 制(4587)
- 教育(4532)
- 地方(4469)
- 易(4469)
- 教学(4225)
- 农业(3968)
- 和(3634)
- 关系(3435)
- 融(3265)
- 金融(3265)
- 策(3262)
- 划(3255)
- 环境(3241)
- 机构
- 大学(90932)
- 学院(87953)
- 研究(35380)
- 济(30743)
- 经济(29892)
- 管理(29082)
- 理学(25209)
- 理学院(24765)
- 中国(24085)
- 管理学(24064)
- 科学(24002)
- 管理学院(23913)
- 京(20706)
- 所(19398)
- 农(19055)
- 研究所(17880)
- 业大(15502)
- 范(15443)
- 农业(15337)
- 师范(15217)
- 中心(15103)
- 江(14098)
- 财(13837)
- 北京(13432)
- 院(13066)
- 师范大学(12655)
- 教育(12570)
- 省(11223)
- 州(11153)
- 技术(11009)
- 基金
- 项目(60437)
- 科学(47109)
- 基金(42803)
- 研究(41921)
- 家(39585)
- 国家(39209)
- 科学基金(31954)
- 社会(24804)
- 省(23759)
- 社会科(23173)
- 社会科学(23164)
- 自然(22644)
- 基金项目(22297)
- 自然科(22120)
- 自然科学(22109)
- 划(21834)
- 自然科学基金(21730)
- 教育(21318)
- 资助(17899)
- 编号(16734)
- 重点(14614)
- 成果(14047)
- 部(13404)
- 课题(13373)
- 发(13288)
- 计划(12428)
- 创(12368)
- 科研(12100)
- 创新(11496)
- 教育部(11154)
共检索到137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生 康瑜
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向是从人文关怀出发对教育本真的追问。学校和社区作为教育过程实现的重要场所,在历经了三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二者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学校阶段,学校社区的合作阶段)后,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继续走向对话与融合。本文通过对当前学校和社区关系的反思,以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出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新走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衍美
推进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行学分积累与转换,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尹后庆
新修订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既被赋予了时代的使命又迎来了崭新的挑战。从这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要求看,未来特别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广大学校承担起日趋深化的课改任务。1. 让学校在课改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使命学校是教育的实践场所,是教育变革的基本单元。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完美的改革蓝图,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下 真实学习 教学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腾飞 陆素菊
文章运用劳动力供求原理,从"用工荒"的背景出发,梳理出了学校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校职业教育要树立开放的前瞻的办学理念,转变供给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诉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维
学校教育时间是学校整个生活中时间安排的总和,是一种社会时间,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变化中的学校教育时间,不同的时期对其产生了不同影响,提出了不同要求。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应该试图摆脱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对学校教育时间的影响,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时间的特点,分析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学校教育时间的合理重构,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永红
学业质量评价与学生幸福指数、获得感等直接相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业质量评价亟待走出传统藩篱,除需要更新教育评价理念外,也需要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本文从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要求出发,分析学业质量评价的发展要求,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建议,并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应用学习分析技术改革学业质量评价。最后,明确了智慧教育背景下基于学生云的学业质量评价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学习分析技术 学业质量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华 李芷璇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乡村终身学习者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他们能够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生活的任何地点,获取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各种教育资源。同时能够体认终身学习对于个人生活与乡村发展的意义,拥有自觉强烈的终身学习动机,最终养成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乡村社区教育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政策优势,能够基于乡村居民紧密的人际联系与共享的生活经验进行教育与培训,是乡村终身学习者培育的最重要的路径与最广泛的载体。在培育过程中,乡村社区教育必须体认培育乡村终身学习者的价值与意义;基于空间优势、人际优势,强化乡村居民终身学习的动机与需求;联结乡村居民的生活经验,创新社区教育的课程与实施;转变传统教育角色,涵养乡村居民终身学习的素质与能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小玲 刘亚
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质。图书馆是公民实施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师生终身学习中应有所作为:改进传统服务,提供一站式检索;追踪校友读者群,开发电子图书馆远程教学;开辟新的数字资源教学演示场所,实施一对一上门辅导;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创建新颖阅读区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建萍
根据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兴趣,构建个性化的数字化终身学习模式,找到适合每个人的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不同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个性化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构基础与目标特征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建构的基本策略。研究认为,基于个人终身学习的视角,数字化个性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以交互式学习为逻辑起点,完善数字化个性学习资源的规划与配置调控,并制定与学习者个性需求匹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促进个人终身化学习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
数字化 终身学习 学习资源 个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畅
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于社区教育作为坚实的基础。社区教育具有整体性、广参性、民主性、草根性的性质和三重价值。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需要社区教育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民众参与度;需要拓宽社区教育领域,实现资源平台的共享;需要利用城市媒体,发挥社区信息的辐射性;还需要创建多样学习组织,从而可以实现社区活动的丰富性,完善管理体制,从而可以提高社区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社区教育 学习组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婵
终身学习背景下,教师培训能够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培训机会稀缺、培训模式不科学的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途径,对新任教师入职、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师培训途径等。
关键词:
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瑞霞
学习型乡村建设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背景下学习型乡村建设是赋能乡村人力资源集聚的必然选择、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举措、涵养乡风文明和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以及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经之途。目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学习型乡村建设无论在思想认识、运作机制还是在合作意识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建设学习型乡村须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完善学习激励机制;加快学习共同体建设,培育乡村学习愿景;加大学习型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多元协同建设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学习型乡村 终身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金菊
当前小班化教育受传统大班教学模式的影响,单一化教学、统一化要求明显,无法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较大发挥。每个学生都有着唯一的和个体化的心智模式,小班化教育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通过支持性环境的创设,探究动态式、合作异步式、自主差异式学习方式的建立以及形成性、多元化、质性评价方法的实施来实现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
小班化教育 个性化学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温雪 黄李凤
Web2.0作为双向传播的信息化环境,其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带来了更为优化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进行共享的、开放的、互动的、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理清Web2.0环境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传播学思路及其价值,对于在此环境下充分利用人与环境的有利因素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善,将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施拉姆的循环传播模式,分析了Web2.0环境下的传播理念,以及在此环境中所产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隐性知识的管理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最后,提出了促进知识有效传播的几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义淞 包子斌 张海丰 朱雪彤
新课改的开展为中学物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每个中学物理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把新课改的思想融入到中学物理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摆脱目前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目前的教学环境已经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身为任课教师,要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所造成的变化,并利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通过对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来指导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
学习迁移理论 中学物理 教学设计 新课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