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1131)
- 2022(9600)
- 2021(8660)
- 2020(7377)
- 2019(17251)
- 2018(17059)
- 2017(32666)
- 2016(18136)
- 2015(20787)
- 2014(21130)
- 2013(21207)
- 2012(20627)
- 2011(19062)
- 2010(19450)
- 2009(18080)
- 2008(18177)
- 2007(16610)
- 2006(14845)
- 2005(13816)
- 学科
- 济(83065)
- 经济(82974)
- 业(45061)
- 管理(44580)
- 企(33902)
- 企业(33902)
- 方法(32447)
- 数学(27840)
- 数学方法(27514)
- 中国(24899)
- 农(23564)
- 地方(23123)
- 学(18393)
- 财(17776)
- 业经(17723)
- 贸(17006)
- 贸易(16994)
- 易(16414)
- 农业(15949)
- 融(15291)
- 金融(15289)
- 制(14872)
- 银(14420)
- 银行(14371)
- 行(13921)
- 和(12800)
- 地方经济(12749)
- 发(12454)
- 理论(12349)
- 环境(12109)
- 机构
- 大学(271670)
- 学院(269707)
- 济(111676)
- 经济(109175)
- 研究(103342)
- 管理(94993)
- 理学(79761)
- 理学院(78654)
- 中国(77464)
- 管理学(77196)
- 管理学院(76690)
- 科学(64703)
- 京(60517)
- 所(55705)
- 农(54042)
- 财(51012)
- 研究所(50417)
- 中心(46229)
- 江(43716)
- 农业(42787)
- 业大(42359)
- 北京(39350)
- 范(39240)
- 财经(39179)
- 师范(38771)
- 院(36590)
- 经(35304)
- 州(34920)
- 经济学(34232)
- 省(32476)
- 基金
- 项目(169675)
- 科学(130745)
- 研究(123135)
- 基金(118769)
- 家(105174)
- 国家(104229)
- 科学基金(85910)
- 社会(74957)
- 社会科(70827)
- 社会科学(70805)
- 省(67679)
- 基金项目(62055)
- 划(58202)
- 教育(57284)
- 自然(55027)
- 自然科(53680)
- 自然科学(53660)
- 自然科学基金(52671)
- 编号(50812)
- 资助(50163)
- 成果(43303)
- 发(42780)
- 重点(39526)
- 部(37491)
- 课题(37331)
- 创(34590)
- 发展(33832)
- 展(33273)
- 科研(32694)
- 创新(32443)
- 期刊
- 济(132407)
- 经济(132407)
- 研究(85039)
- 中国(62185)
- 农(50252)
- 学报(46928)
- 科学(41536)
- 财(38331)
- 教育(36363)
- 管理(35137)
- 大学(34368)
- 农业(34139)
- 学学(32033)
- 融(28746)
- 金融(28746)
- 技术(23410)
- 业经(21912)
- 经济研究(21190)
- 财经(19241)
- 业(18706)
- 问题(17964)
- 经(16616)
- 贸(15845)
- 国际(15457)
- 世界(13920)
- 图书(13678)
- 技术经济(13640)
- 版(13354)
- 商业(12834)
- 理论(12349)
共检索到430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段承贵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我国称为终身学习立交桥。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描述资历框架的国际发展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终身学习立交桥和资历框架的含义;第二部分分析国际上资历框架的发展现状,包括全球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资历框架,以及跨国和跨地区资历框架的发展;第三部分选择七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比较建立资历框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资历框架的立法和管理的比较、资历级别和能力标准的比较、资历质量保证和评审机制的比较、成效为本、学分累积和转换、以及过往资历认可的比较;第四部分是讨论,作者提出资历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段承贵
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国家,无疑为其他国家建构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新西兰建立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的社会需求;第二部分分析了从1980年代后期起,新西兰资历框架发展经历的酝酿期、尝试期、探索期以及成型期的特征,尤其是长达十年的探索期的变化和改革;第三部分描述了新西兰资历框架的管理和运作,集中阐述新西兰政府属下的资历当局的专职管理和职责、单一和统一的资历框架的建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成效为本的单元标准和成就标准,以及持续评估与改进的机制;第四部分讨论了新西兰资历框架建立的经验和教训。作者特别强调,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袁松鹤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中撰文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了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应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终身学习"立交桥"是类似于城市"交通系统"的系列终身学习制度。学分、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学分转换与积累的标准与框架、质量保证是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目前,国际上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全社会人士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阶梯,是全球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心和目标。然而,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基于国际上20多年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资历框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需求、方法以及途径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我国建立学分银行面临的困惑进行剖析。作者提出,我国需要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资历框架,制定统一的各级资历的标准和要求,推广和应用成效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统一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审制度,确立先前经验认可的统一标准和评价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政府支持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认可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利国
现代化建设需要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城市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吸引外资是摆在每一个城市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各地在大力加强水、电、气、热、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法规和推出优惠政策,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有大量外商面对众多选择和并不熟悉的法规、政策、部门设置、办事程序而茫然不知所从。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远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制订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和沟通的国家资历框架写进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然而,要建立完善的国家资历框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存在尚不完善的瓶颈。本文旨在描述和分析国外资历框架中以工作为本学习为主要模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迫切性,分析建立资历框架中面临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系列的障碍。第二部分描述国外资历框架中主要采用工作为本学习的职业教育系列和继续教育系列,包括工作为本的中学教育到工作为本的研究生层次教育。第三部分以英国为例,阐述资历框架中工作为本学习的研究生层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纪传
系统思考的精髓是处理真正世界中复杂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系统思考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就是把各类教育、各类教育形态整体构建、协调发展、互相贯通和衔接,统一到终身学习的范畴,对到2020年实现基本进入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系统思考 终身学习 立交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莫志明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也是国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法律和政策保障不健全、发展路径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职业教育整体上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先进的立交桥发展模式,探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在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立交桥模式 德国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素平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外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以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依托,协调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互通,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提出初步策略。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应用型人才 立交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傅璇卿
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已经成为全球终身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终身学习立交桥在国际上称为"资历框架",在香港称为"资历架构"。香港的资历框架发展经过六年的研究、尝试和评估,于2008年通过立法正式推行。本文基于香港的案例分析,着重描述和分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包括:资历框架的机构合作和立法;建立资历框架的级别和统一能力标准;建立学术和职业资历的质量保证及评审机制;建立基于行业的资历级别能力标准;遵循成效为本的课程建设原理;建立过往资历认可的机制;以及实现学分的积累和转换。作者希望,在我国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中,香港的经验能够供同仁分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子云 蒋国平
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体系之间沟通与衔接的重要模式。了解职业教育升学现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探析,寻求建构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的良策,以消除教育壁垒,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学历和学位层次高移的深造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升学立交桥 建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晶晶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城市立交桥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形式和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景观,并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原有景观空间结构形成冲击,而城市立交桥下绿地设计在改善和恢复环境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文章以南京中央门立交桥、新庄立交桥和南京站立交桥桥下绿地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桥下绿地设计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力图探讨较为系统、融生态、视觉美学、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桥下绿地设计。
关键词:
城市立交桥 桥下绿地设计 现状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林德 刘国军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造就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必须促进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理顺相互间的衔接机制,建立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在学制结构、招生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建立中高职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立交桥 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德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影响着整个教育体系。近年来,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是掀起了一次次热潮,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非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依然存在。为了保证公民具有终身教育的权利、鼓励公民终身学习、实现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互联,在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立交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力资源的构成、教育发展的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终身教育"立交桥"的苏州模式,以期对国内终身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机构、类型衔接不畅的问题,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学习立交桥"搭建为切入点,选取加拿大萨省理工学院在构建"学习立交桥"方面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院搭建学习立交桥的逻辑起点、具体途径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对我国构建学习立交桥3方面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关键是对学习者先前学习经历的认证与评估,通过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教育机构间、教育机构与社会行业、企业、学习与学习者工作、生活经验间的衔接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者的自由流动。
关键词:
学习立交桥 实践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