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
2023(1838)
2022(1495)
2021(1596)
2020(1191)
2019(2732)
2018(2665)
2017(4280)
2016(2738)
2015(3308)
2014(3433)
2013(2917)
2012(2761)
2011(2481)
2010(2626)
2009(2315)
2008(2280)
2007(2043)
2006(1840)
2005(1805)
作者
(6882)
(5696)
(5540)
(5471)
(3640)
(2751)
(2683)
(2238)
(2132)
(2024)
(1954)
(1873)
(1811)
(1779)
(1778)
(1768)
(1732)
(1713)
(1634)
(1561)
(1423)
(1420)
(1351)
(1333)
(1308)
(1285)
(1274)
(1272)
(1188)
(1147)
学科
教学(9929)
(6570)
经济(6565)
理论(5600)
学法(5465)
教学法(5465)
管理(5306)
教育(4387)
学理(3558)
学理论(3558)
(3254)
(3124)
企业(3124)
计算(2960)
算机(2900)
计算机(2900)
机化(2882)
计算机化(2882)
中国(2454)
(2409)
方法(2219)
组织(1859)
数学(1658)
数学方法(1495)
思想(1488)
政治(1458)
(1398)
思想政治(1351)
政治教育(1351)
治教(1351)
机构
大学(35680)
学院(35274)
研究(11370)
(9573)
经济(9185)
(9185)
师范(9082)
教育(8838)
管理(8797)
(8059)
理学(7368)
师范大学(7363)
理学院(7174)
中国(7166)
科学(6993)
管理学(6765)
管理学院(6703)
技术(6307)
职业(6049)
(5995)
北京(5543)
中心(5519)
(5413)
(5125)
研究所(4868)
(4849)
技术学院(4369)
职业技术(4217)
财经(3970)
(3932)
基金
项目(20598)
研究(18471)
科学(15444)
基金(12244)
教育(12239)
(10189)
国家(10058)
社会(8934)
编号(8891)
(8816)
科学基金(8532)
社会科(8289)
社会科学(8288)
成果(8175)
课题(7720)
(7684)
(6925)
基金项目(6186)
大学(5549)
教学(5469)
规划(5339)
资助(5264)
项目编号(5227)
重点(5177)
自然(5138)
自然科(5040)
自然科学(5040)
(4962)
自然科学基金(4939)
(4819)
期刊
教育(20709)
研究(13928)
中国(13575)
(11603)
经济(11603)
技术(5913)
职业(5233)
管理(4919)
学报(4462)
(4435)
大学(3985)
科学(3878)
技术教育(3326)
职业技术(3326)
职业技术教育(3326)
学学(3195)
成人(2992)
成人教育(2992)
(2529)
高等(2489)
(2487)
金融(2487)
(2445)
论坛(2445)
财经(2428)
(2194)
图书(2141)
(2049)
经济研究(2020)
高等教育(2009)
共检索到5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曼佐尔·阿哈默德  
终身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近些年来,社会功能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导致正规教育在人的儿童期和成人初期处于统治地位,模糊了终身学习这一概念。来自全世界的献身于发展、评论和研究"学习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卓越人士齐聚本次论坛,这些专家针对已证明的事实、今天我们所身处的状况以及"我们应该走向何处"分别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成果近日发布。结果显示,90%的上海市民"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年龄段越低和学历越高的市民对该理念的认同度越高。在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方面,29.9%的市民具有"较强"或"强烈"的学习需求。16-25岁和26-35岁年龄组学习需求"强"或"较强"的市民比例最高。29.4%的市民认为,他们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水平。43%的市民认为政府提供的学习资源充足,45%的市民认为政府公共教育资源质量"非常好"或"比较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瑛  
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学习团队已经成为市民喜爱的一种组团式学习方式。其在本质上是自发的和非正式的,但是,学习团队的健康发展仍是需要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培育和发展的。通过设立梯度目标、培育团队领袖、建立孵化基地、形成学习品牌等,提升市民学习团队的数量与质量,实现"终身学习、包容合作、团结互助、彰显品质"的终身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炳伟  
在当前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国家还是公民都对个人终身学习提出了要求。在国家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公民个人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其中,合作学习法便是促进终身学习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只有在合作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与终身学习理念相衔接,才能真正有效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文阳  
知识经济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移动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涉及移动环境的四个方面:一般移动环境问题、学习情景、学习经验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移动学习框架的理论基础、关键因素和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如何依据这些因素和要求设计适用于终身学习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希望为未来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海东  王全珍  
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视角,首先探讨了世界各国政策法规中的终身学习概念、内涵演变,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终身学习政策的特征。研究表明各国的终身学习定义与国际组织倡导下的统一概念在内涵上是有一定关联的。基于这类术语的共通性,本文接着提出了一个多维度分类法来梳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终身学习政策。以此分类法为出发点可创建一个精细的分类体系,将会有助于开发出一套测评各国终身学习政策实施和进展状况的工具。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一些国家终身学习的实施和测评案例,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两点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焱良   陈婧婍  
终身学习理念不仅影响教育政策目标导向,还将深刻影响高职专业建设。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不足、保障机制协同性不够、专业建设适配度不高、实践教学实效性不足、专业评价适应性不强。因此,要构建以全素养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以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社会协同机制,推动以全过程理念为引领的要素深度融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评价体系等,以高质量推动高职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娟  
作为推进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品牌有其独特的内涵。本文通过两个运行比较成熟的社区教育品牌作为个案,分别从定位与思路、条件与保障、内容与方式、成效与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形成了对社区教育品牌建设策略的一些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海华  梅亚萍  
中高职衔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中高职衔接价值取向经历了重教育、轻职业,职业性与教育性并举以及人本与科学并举的演变历程。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应追求多元化、终身学习导向以及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永红  
"终身学习"理念将学习与生活一体化,使得它成为社区教育的指导性思想,这种理念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促使社区教育由"行政型"转向"社会型"。因此,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必须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中心,拓展远程开放式教育空间;创建社区学院,设立社区教学站;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当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中 ,最具代表性和冲击力、影响力的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本文分析这两个理念的基本内涵 ,透视它们的社会背景 ,揭示它们的本质意义与基本宗旨 ,并论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对中国的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部署。其中一系列相关表述顺应了国际社会推进终身学习的潮流,深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出了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具体机制,同时,指出了一系列围绕终身学习理念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