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5)
2023(10949)
2022(9724)
2021(9328)
2020(7683)
2019(17965)
2018(18081)
2017(33664)
2016(18257)
2015(20712)
2014(20598)
2013(20057)
2012(18286)
2011(16363)
2010(16363)
2009(14481)
2008(13883)
2007(12053)
2006(10463)
2005(8909)
作者
(51246)
(42411)
(42037)
(39789)
(27077)
(20210)
(19149)
(16673)
(16063)
(14958)
(14671)
(14112)
(13189)
(13154)
(12932)
(12833)
(12814)
(12552)
(11985)
(11924)
(10416)
(10249)
(10073)
(9593)
(9473)
(9436)
(9342)
(9298)
(8417)
(8300)
学科
(67385)
经济(67299)
管理(51308)
(48734)
(41557)
企业(41557)
方法(32264)
数学(27376)
数学方法(27027)
中国(18274)
(18099)
(16632)
(15797)
业经(15588)
理论(13562)
地方(13543)
(12375)
农业(11933)
(11850)
贸易(11843)
教育(11509)
(11481)
(11242)
技术(11193)
环境(10862)
(10591)
财务(10532)
财务管理(10509)
(10085)
企业财务(9928)
机构
大学(252775)
学院(250134)
管理(102731)
(93291)
经济(91106)
理学(89654)
理学院(88633)
管理学(87090)
管理学院(86654)
研究(81264)
中国(58020)
(54163)
科学(51774)
(42243)
(39719)
业大(37477)
(37153)
中心(36806)
研究所(36591)
(35355)
师范(35077)
(34657)
财经(34338)
北京(34204)
(31268)
(29900)
农业(29018)
(28835)
师范大学(28580)
技术(27622)
基金
项目(177975)
科学(139399)
研究(133207)
基金(127501)
(110870)
国家(109602)
科学基金(93976)
社会(81365)
社会科(76857)
社会科学(76832)
(69764)
基金项目(68554)
教育(61763)
自然(61098)
自然科(59608)
自然科学(59596)
(58999)
自然科学基金(58501)
编号(56072)
资助(51847)
成果(45912)
重点(39413)
(38861)
课题(38312)
(37263)
(37216)
项目编号(35093)
创新(34555)
科研(33957)
大学(33614)
期刊
(99361)
经济(99361)
研究(72310)
中国(46750)
学报(39269)
管理(36684)
科学(36284)
教育(35067)
(33625)
(30920)
大学(29631)
学学(27541)
农业(24069)
技术(22091)
(17467)
金融(17467)
业经(16628)
图书(16325)
财经(15595)
经济研究(15302)
(13176)
科技(12994)
理论(12989)
问题(12644)
(12374)
实践(12200)
(12200)
情报(11725)
(11307)
技术经济(11291)
共检索到35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终身学习时代,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香港资历框架、广东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上海学分银行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等区域典型实践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资历框架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提炼出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要点。最后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建立终身学习平台、完善学分积累与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终身学习时代实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福杰  
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资历框架的构建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目前资历框架存在路径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尚未建立有效的国家资历框架。在剖析我国资历框架目前构建难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资历框架在内容设计上应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统一的能力标准与资格级别划分,使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逐步规范化;建立运行及保障机制以及围绕资历框架体系,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炳雄  
在欧洲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下,欧盟启动欧洲资历框架建设。欧洲资历框架以资历和培训经历互认以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制度支持,意在为各国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从而推动跨国界、跨机构学习。欧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框架设计强调统一和畅通,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界的协商机制及经费与立法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亚平  王梅  安蓉  
在欧洲资格框架的影响下,德国于2009年公布《德国终身学习国家资格框架》,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框架已进入早期运作阶段。通过对该框架的目标、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德国在国家资格框架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经验:科学的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发展;突显本国特色;实施试点测试;形成广泛共识;完善支撑措施。实现了教育和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透明可比的资格体系,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雯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是在全球学习和教育的新格局与人类发展的新图景下提出的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和治理的一项顶层制度设计。本文从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出发,构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国家资历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忠明  王饶若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资历框构建逐渐席卷全球,许多国家将其视作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理念普及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政策不断推进并在实践领域开始实施和探索,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模式、核心制度、运行机制和实践等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取向提出了思考,要厘清国家资历框架为谁服务,探索评价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效果的方法路径,以及如何借鉴异域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雪萍  李默妍  
为提高证书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实现与欧洲资历框架的完全对接、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法国在2019年建立了新的国家资历框架。法国国家资历框架涵盖各级各类证书,与先前经验认证制度紧密相关,由法国能力署统一管理,其基本架构包括证书的涵盖范围、证书的等级划分与衔接、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以及对证书的管理。法国国家资历框架具有彰显证书整合功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吸收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特征。法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经验对我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不乏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初庆东  常俊英  王殿君  
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专业职称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与个体职业发展脱节,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不统一,职业资格政府主导的治理机制没有改变以及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进展缓慢。基于此,引入国家资历框架是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工具手段。澳大利亚、南非、英国分别是衔接型、变革型、改良型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代表,在国家资历框架建构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中,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加强职业资格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其功能定位;建构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资历互认及等值机制,突出职业资格标准设计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属性,分类建立不同资历衔接办法以及完善职业资格的质量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杨顺光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工程,国家在表述上使用"国家资历框架"而非"国家资格框架",体现了以"人"为本而非以"证"为本的中国人才观。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引导人才的形成、发展和有序流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普遍、必然选择,由此方能在高分化程度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整合并兼顾个人发展。中国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可以参考和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的理论基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引领,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成为依托"互联网+终身发展"融合平台的个性化素质评估与定制化发展指南系统,实现线上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终身发展相关组织的交互融通,为国民提供终身发展的个人素质定位导航、教育培训方案定制、职业匹配与发展规划等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资历框架通过不同类别教育及培训体系内部成果的综合转换、学习成果的上下互通、不同资格的平等互认,为各级各类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共同参照,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业绩成果等值互认,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阶梯,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海东  王全珍  
国家资历框架是世界发达国家构建终身教育制度、衔接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一种制度设计工具。我国"十三五"期间开始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纳入政府政策规划,相关学术研究开展踊跃。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的概念和类型、意义和价值、主要内容和建设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亚平  王梅  
基于国民对终身学习的迫切诉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丹麦分四个阶段逐步开发了终身学习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性国家资格框架。经过7年的发展,该框架进入了高级运作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多方面措施:成立多层次的专门机构、广泛咨询利益相关者、运用政策工具保障资格框架的实施、提高国家资格框架的认可度。但应注意到,丹麦终身学习国家资格框架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倩  
国家资历框架是一个国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基本制度体系。以国家资历框架为基准,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是区域性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心与实施的依据。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学分银行制度及其标准建设的先进经验可知,区域性学分银行标准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基于国家资历框架顶层设计,在地方行业能力标准、认证能力单元、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数字化资历名册、质量保证与评价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思玉  
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是全球最成熟和先进的区域资格框架之一,2017年欧洲理事会对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提出建议,对该框架的内容、与国家资格框架的衔接标准和程序以及质量保证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与国家资格框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欧洲范围内的国家资格框架已增加至43个,大多数为综合性框架,且涵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授予的资格,国际资格也陆续纳入国家资格框架。全面分析欧洲资格框架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欧洲各国资格框架建设的新进展,深入进行欧洲各国资格框架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和职业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大源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1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比较了国际上成熟资格框架建立的经验,并对构建中国国家资格框架提出了建议。目前我国有两个明显问题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