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6)
2023(8567)
2022(6614)
2021(6038)
2020(4790)
2019(10330)
2018(10561)
2017(19037)
2016(10995)
2015(12352)
2014(12082)
2013(10921)
2012(9328)
2011(8621)
2010(8880)
2009(7991)
2008(7412)
2007(6610)
2006(5869)
2005(5413)
作者
(28616)
(23550)
(23357)
(22488)
(14955)
(11245)
(10762)
(9079)
(8857)
(8525)
(7993)
(7789)
(7466)
(7456)
(7364)
(7352)
(7227)
(7042)
(6956)
(6605)
(5922)
(5851)
(5759)
(5457)
(5399)
(5341)
(5251)
(5190)
(4858)
(4740)
学科
(34693)
经济(34656)
管理(24894)
(23814)
(18780)
企业(18780)
中国(13651)
(12943)
业经(10537)
方法(9853)
教学(9668)
理论(9643)
教育(8749)
农业(8435)
地方(7957)
数学(7576)
(7567)
(7438)
贸易(7434)
(7433)
数学方法(7376)
(7204)
(6938)
(6887)
(6336)
银行(6315)
(6273)
金融(6272)
(6075)
发展(5964)
机构
学院(140053)
大学(136310)
(50578)
研究(50499)
经济(49311)
管理(45562)
理学(38588)
理学院(38049)
管理学(37032)
管理学院(36767)
中国(35072)
科学(30254)
(29542)
(25594)
(24654)
师范(24456)
(23198)
研究所(23131)
(22785)
(22751)
中心(22494)
技术(19832)
师范大学(19374)
业大(19350)
教育(19223)
北京(18625)
(18501)
(18213)
农业(18082)
财经(17777)
基金
项目(91188)
研究(73307)
科学(71546)
基金(61605)
(53250)
国家(52752)
科学基金(44583)
社会(43323)
社会科(40858)
社会科学(40849)
(38513)
教育(37811)
编号(32863)
(32555)
基金项目(31468)
成果(27892)
自然(26756)
自然科(26184)
自然科学(26178)
自然科学基金(25665)
课题(24989)
资助(24141)
重点(22049)
(21675)
(21289)
(19684)
(19622)
项目编号(19463)
规划(18927)
(18895)
期刊
(61192)
经济(61192)
研究(44567)
中国(36826)
教育(36346)
(23502)
学报(20669)
科学(18799)
管理(18798)
(17261)
农业(16270)
大学(15829)
技术(14734)
学学(14299)
(12516)
金融(12516)
业经(11644)
职业(10850)
经济研究(10523)
(9010)
财经(8338)
(7774)
论坛(7774)
问题(7709)
(7366)
国际(7349)
图书(7236)
(7209)
技术教育(6754)
职业技术(6754)
共检索到21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  
本文认为,当今世界的终身学习已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显著趋势,在此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投身于终身学习浪潮之中的广大教师必须积极参加职后培训并树立起正确的角色认识,方可有效地适应这一巨大的历史变革,从而获得自身素质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并大力促进学生的完满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芳  
社会发展进步不仅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全新考验。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思想,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培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时代,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向。高校要在教师培训基础上改进教师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晓军  
本文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校间、省际、国内外三级链动式"高校初任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以素养内容为培训主体,完善学科初任教师培训体系,提高高校初任教师教学的执教育能力和整体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亚琴  
强化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常态化培训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后常态化培训过程中还面临着培训管理力度不足、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完善、培训保障力度不足以及考核评估制度亟待优化等困境。因此,地方高校还需加强培训管理力度、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加强培训保障力度、优化考核评估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春娇  
柔性化管理这个概念是针对刚性管理的概念及其弊端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刚性管理在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成人高校任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刚性管理体制下出现了很多问题,因而有必要运用柔性化管理的理念进行改善和管理,以期在柔性化培训的新型体制中提高成人高校任课教师的职后培训效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艳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剧增的信息时代,教师仅仅接受职前一次性学历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接受职后培训等继续教育,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再学习,才能使自身随着时代发展而前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养涛  
面对信息大爆炸、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成为重要命题。教师职后培训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学校管理层的充分重视和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职后培训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培训机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以开放性、灵活性、个性化、持续性等为特征的慕课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提供了新契机。充分把握慕课这一契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构建一体化慕课课程体系,以课程联盟为纽带,共建共享优质的慕课课程,以学分银行制度为依托,实现慕课学习成果的认证,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封烨  
针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较差问题,从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角度,借鉴其相关理论,重新审视中职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的相关指标,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评估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邱兴  
俄罗斯现阶段实行的教师鉴定和学校鉴定制度虽然并没有直接涉及到教师职后培训。但是,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它们已经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对此予以概要介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辉  陈琳  李晓庆  
教师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特殊教育教师而言,职后培训更为迫切和重要,它是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最大限度满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需要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对全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特殊教育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合理。因此,应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规划、实施和管理,保证培训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鑫彤  王英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日益重要。当前职后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内容过于单一,职后培训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政府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力度不够、教师素质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真正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红卫  
改革特殊教育和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水平的提高。因而积极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教师师资培训模式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而一直以来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都是困扰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理念 ,从特殊教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必要性出发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较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 ,以供同行商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白彦茹  
终身学习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教师是建构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加强 师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岳新  王宁  叶旭山  
基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分析完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建构教师教育课程职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模式。近八年的实践与对师范生业绩的不完全跟踪调查表明: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探索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