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
- 2023(989)
- 2022(823)
- 2021(857)
- 2020(581)
- 2019(1315)
- 2018(1417)
- 2017(2074)
- 2016(1344)
- 2015(1313)
- 2014(1384)
- 2013(1314)
- 2012(1164)
- 2011(1106)
- 2010(1139)
- 2009(1052)
- 2008(1038)
- 2007(855)
- 2006(808)
- 2005(791)
- 学科
- 教学(3026)
- 管理(2690)
- 济(2603)
- 经济(2601)
- 教育(2220)
- 理论(2179)
- 企(2103)
- 企业(2103)
- 业(2043)
- 计算(1597)
- 算机(1578)
- 计算机(1578)
- 机化(1567)
- 计算机化(1567)
- 中国(1379)
- 学(1319)
- 学法(1067)
- 教学法(1067)
- 和(955)
- 方法(932)
- 业经(902)
- 策(731)
- 学理(723)
- 学理论(723)
- 农(710)
- 财(674)
- 划(655)
- 工作(625)
- 制(585)
- 组织(575)
- 机构
- 大学(17391)
- 学院(15488)
- 研究(5968)
- 教育(5340)
- 范(4860)
- 师范(4844)
- 管理(4808)
- 师范大学(4198)
- 理学(4121)
- 京(4064)
- 理学院(3983)
- 济(3959)
- 管理学(3828)
- 管理学院(3787)
- 经济(3781)
- 中国(3556)
- 科学(3451)
- 江(2795)
- 所(2787)
- 北京(2779)
- 中心(2719)
- 研究所(2502)
- 技术(2355)
- 教育学(2207)
- 财(2194)
- 州(2095)
- 院(2092)
- 职业(1898)
- 研究院(1714)
- 研究中心(1701)
共检索到27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曼佐尔·阿哈默德
终身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近些年来,社会功能的专业化和制度化导致正规教育在人的儿童期和成人初期处于统治地位,模糊了终身学习这一概念。来自全世界的献身于发展、评论和研究"学习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卓越人士齐聚本次论坛,这些专家针对已证明的事实、今天我们所身处的状况以及"我们应该走向何处"分别提出了他们的见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缪昌武 檀祝平
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教育,其现代化发展承载着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担当。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对"人"的关注逐步强化,以"人的现代化"引领高职教育现代化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愿景。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公平与质量,也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释放"人才红利"。在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期、高职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特殊期,高职教育如何突破新的矛盾,探索"适合的"高职教育现代化之路径,回答好"何为适合"以及"何以适合"的深刻问题,才能实现理念到行动的蜕变与升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富萍萍
"我们公司的使命是‘让家的感觉更好!'""我们方太的愿景是‘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人品、产品、企品,三品合一'。"……第一次去方太时,从在宁波火车站接我们的方太司机口里,我们听到了以上这些话。不得不说,我们当时非常惊讶。由于长期做企业领导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我和同行的清华经管院的曲庆老师去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公司,也都喜欢向企业的司机等人询问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用以检验企业文化的强弱,因为我们认为,这些内容构成了公司的理念,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以往我们得到的回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鑫 白树勤
合作学习代表了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开辟了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山西省8所高校696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现状为研究视角,采用调查问卷、课堂观察、个案访谈的多元研究方法,探讨在大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能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合作能力 培养模式 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燕芳 葛正鹏
终身学习平台是终身学习体系建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支撑,如何建构一个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乃至智能化的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平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设计并分析了Web2.0平台模型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Web3.0语义网应用的终身学习平台功能架构,并介绍了相关案例的应用与实现。Web2.0强调社会性,支持社会性学习,提倡开放、共享与协作;而Web3.0则从智能学习方面提升了终身学习理念,真正达到了人机交互、智能检索、快乐学习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学习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也必将从学习理念方面改变着网络学习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丽萍 金玺 顾建民
研究生课程建设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运用动态的、整体的、协调的课程建设观从单门课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三个层面对课程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针对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单门课程中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的融合完善,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协同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方略。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建设理念 方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力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政策话语,"学科建设"是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境遇所形成的具有鲜明针对性与实践性的独特话语言说方式。它以特定话语来积极回应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形态与发展走向。传统倚重"从学科到大学"的思维路径,忽略了"从大学到学科"维度的存在,从本质上消解了大学基于自身本质属性来发展学科的可能。因此,重构大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摆脱学科瓦解大学这一"反学科"的立场,实现学科对于大学的重建,而根本路径在于从重塑内在理念到厘清基本内涵。在这种话语体系下,学科发展的内在理念在于以构建学科来重塑大学学术共同体,其基本内涵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法治、民主与自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雷宝
一、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价值特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环境分析理论上,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古典管理学派大师法约尔曾说:"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按此理解,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就是财政支出绩效的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然而,现代管理学大师西蒙则从组织行为理论角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精髓则是由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庆华 荀振芳
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制定和实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迫切要求,是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人才强国"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持续推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高等学校作为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的策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鹏飞
论文比较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的异同,阐述了中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田园城市运动带来的启示,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如何从理念发展到现实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田园城市运动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研究"成果近日发布。结果显示,90%的上海市民"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年龄段越低和学历越高的市民对该理念的认同度越高。在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方面,29.9%的市民具有"较强"或"强烈"的学习需求。16-25岁和26-35岁年龄组学习需求"强"或"较强"的市民比例最高。29.4%的市民认为,他们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水平。43%的市民认为政府提供的学习资源充足,45%的市民认为政府公共教育资源质量"非常好"或"比较好"。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习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方
社会与教育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理论命题,更是紧迫的全球性与全民性的实践问题。"教育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而"可持续发展"既是教育的内容、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自身定位和发展的内在诉求。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与教师教育结合,而教师培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更要体现价值导向、综合融入、方法引领、参与合作、转化创新等特殊的专业功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师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