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8)
2023(20189)
2022(17345)
2021(16319)
2020(13553)
2019(31117)
2018(30685)
2017(57489)
2016(31764)
2015(35441)
2014(35392)
2013(34164)
2012(31461)
2011(28487)
2010(28730)
2009(26037)
2008(24929)
2007(21837)
2006(19064)
2005(16915)
作者
(89070)
(74028)
(73326)
(69758)
(47048)
(35618)
(33443)
(28952)
(28370)
(26552)
(25149)
(25064)
(23568)
(23343)
(22916)
(22832)
(22105)
(21935)
(21279)
(21105)
(18490)
(18396)
(17849)
(17058)
(16534)
(16479)
(16470)
(16369)
(15016)
(14691)
学科
(121281)
经济(121159)
管理(83961)
(79621)
(65066)
企业(65066)
方法(52101)
数学(44919)
数学方法(44192)
中国(38397)
(33437)
(29718)
(28820)
地方(28291)
业经(27566)
教育(24999)
理论(23422)
(22618)
农业(22444)
(21492)
贸易(21476)
(20763)
技术(19957)
(19354)
银行(19300)
(18898)
(18844)
金融(18840)
环境(18708)
(18474)
机构
大学(434932)
学院(431456)
(164661)
管理(162746)
经济(160753)
研究(150990)
理学(140419)
理学院(138724)
管理学(135776)
管理学院(134982)
中国(108530)
科学(94498)
(94441)
(76354)
(76327)
(71859)
研究所(69543)
中心(67925)
(65743)
(65272)
师范(65137)
业大(64837)
财经(60445)
北京(60285)
农业(55914)
(55349)
(55072)
师范大学(52898)
(52877)
技术(49889)
基金
项目(294856)
科学(231893)
研究(218068)
基金(210368)
(183943)
国家(182294)
科学基金(155599)
社会(134715)
社会科(127383)
社会科学(127353)
(116915)
基金项目(110387)
教育(105825)
自然(101122)
(99703)
自然科(98807)
自然科学(98778)
自然科学基金(96950)
编号(90273)
资助(86941)
成果(74858)
重点(67362)
(65514)
(65375)
课题(64814)
(61293)
创新(56979)
科研(56368)
教育部(56283)
项目编号(55336)
期刊
(182734)
经济(182734)
研究(133562)
中国(94719)
教育(75287)
学报(70740)
(65314)
科学(64108)
管理(60444)
(58059)
大学(54495)
学学(49944)
农业(45391)
技术(41098)
(36571)
金融(36571)
业经(30914)
经济研究(29313)
财经(28863)
(24770)
(23761)
图书(23665)
问题(22851)
(20512)
科技(20473)
技术经济(19415)
职业(19036)
理论(18985)
(18591)
论坛(18591)
共检索到64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郑旭兰  张琼  张基广  
传统的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研究范式期待补充与突破,从而呼唤基于生命历程的回溯性研究。在终身发展的视野之下,对W小学1958届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的个体具有终身的生命享用功能与价值;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础教育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二次作用"的生长机制;小学阶段基础教育最本质的教育品性应该是"宽松、愉快、包容、温暖、自信";一定意义上,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相比知识本身更容易留给个体终身难以忘怀的记忆和影响;小学阶段基础教育对个体最大的终身影响是"做人美德"的熏陶、浸润和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栋   李政涛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历经探索性研究阶段、发展性研究阶段、成型性研究阶段、校本扎根深化研究阶段和生态式推进研究阶段五个发展时期,持续以“把握时代精神,设计未来新人形象”“、创建新型学校,改变师生生存方式”“、提出‘四观十二性’,重构教育观念系统”的方式来孕育自身独特的育人使命与精神特质。“新基础教育”研究具有独特的演进逻辑:在价值观念上倡导唤醒主动改革意识,激发内驱式发展需求;在行动方法上倡导理论适度先行,探索深度介入式研究;在研究主张上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教师自觉推进研究性变革实践;在思维方式上倡导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创生交互式转化逻辑;在组织结构上倡导提升区域生态辐射效应,缔造合作研究共生体。历时30年,“新基础教育”研究始终坚守学问自觉、学术自觉、学人自觉和学派自觉,创生了一套回应时代教育诉求的变革理论、一批具有内涵发展品质的转型学校、一条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改革之路和一个扎根本土“生命·实践”的教育学派,彰显了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实践变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自信与中国智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媛媛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但相对于其他成熟学科管理学仍不完善,关于管理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仍是学者关注及研究的焦点。例如:管理学科是如何演进的?管理学科应以何种姿态立于科学知识体系之林?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又应当属于哪一种科学部类?这是文章所要探索的主题,也是需要当前管理学界给与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燕来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基础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基础性,克服各种功利化倾向,实现自身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课程全纳是全纳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生命的高度关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学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实施注重差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之需,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差异共存;新课程评价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生命的潜能和丰富多样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昆  任友群  
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校长、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调研和分析江西省W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本研究先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模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模型、学生信息素养模型,然后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效果,通过描述统计、差异分析其应用水平,找到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擘画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蓝图;深化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群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升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立杰  马云鹏  
审议是概念重建主义的倡导者施瓦布提出的重要的课程研究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课程研究者的关注,沃克等课程研究学者对课程审议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第一次有意识、大规模地尝试使用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揭示表现在课程审议中的交流与决策,可为我们认识课程审议这一研究方式提供依据。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是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仁洪  
基础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双重价值:训练心智与提升实用技能,它与学生生涯发展紧密关联。基础教育课程基于现实学习生命的优化与学习生命意义的丰富,指向未来完满的生命存在。基础教育课程生涯发展聚焦于与个人终身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它通过静态的结果、内容、学习经验、评估以及证书等构成要素与适应年龄阶段的动态操作历程显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艳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和特点: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并结合实践,描绘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框架:整体视野下凸显学校多元发展的目的,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建设动态关联的协调机制,凸显高位和动态的指标内容,以及推行"对话"和"整合"式评估信息收集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萍  胡钟平  李金亮  
在最近30多年的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大约只有1亿人,尚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实质上没实现乡城转移,要么长期踯躅于城乡之间,要么仍低效率地滞留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素质发展严重滞后,不管是已经成功转移城镇还是依然留守农村的农民,都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使其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而避免被边缘化。推进8亿农民的素质提升,对于深化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是基础工程。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基础工程,是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金来  
本文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应该定位于农村和农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普通农村学校并不具备成功传授先进农业技术的条件,如果农村教育的改革偏离了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将会使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路途变得更为艰难。农村基础教育既“不能”也“不应该”朝农业技术教育的方向行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明确规定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一规定不仅体现了政府锐意推行教育改革的决心,同时也可视为政府在实施终身教育政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的一项庄严承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进一步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确立为战略目标,不仅要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兆森  
在《中国科技论坛》创刊五周年之际,我对该刊在传播科技信息、促进科技进步工作中作出的巨大成绩表示祝贺。科学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容纷繁,人员众多,学术见解林立,通过该刊对各种宏观信息加以交流和疏通,是十分必要的。希望该刊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进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禄建  
进入21世纪,上海基础教育进入到一个高原平坡以及内涵发展阶段,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相对比较高,但改革上升的空间相对狭小、切入口难以把准。通过回顾和分析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深入思考当前和下一阶段上海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如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等,或许能对上海基础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光晔  
非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管理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的非连续这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先解读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新构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