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9)
- 2023(4997)
- 2022(4004)
- 2021(3605)
- 2020(2980)
- 2019(6750)
- 2018(6620)
- 2017(11231)
- 2016(6079)
- 2015(6642)
- 2014(6678)
- 2013(6431)
- 2012(5989)
- 2011(5576)
- 2010(5661)
- 2009(5246)
- 2008(5079)
- 2007(4633)
- 2006(4173)
- 2005(3828)
- 学科
- 济(23911)
- 经济(23872)
- 管理(14059)
- 业(13210)
- 农(12857)
- 中国(9117)
- 农业(9042)
- 企(8932)
- 企业(8932)
- 业经(7527)
- 财(6533)
- 学(6517)
- 制(6425)
- 方法(6056)
- 地方(5945)
- 体(5774)
- 理论(4983)
- 数学(4787)
- 发(4707)
- 数学方法(4669)
- 农业经济(4633)
- 教育(4617)
- 银(4458)
- 融(4451)
- 金融(4444)
- 银行(4444)
- 行(4349)
- 发展(4113)
- 展(4100)
- 关系(3875)
- 机构
- 学院(84413)
- 大学(84147)
- 研究(33181)
- 济(30902)
- 经济(30041)
- 管理(28083)
- 中国(24499)
- 理学(23387)
- 理学院(23070)
- 管理学(22438)
- 管理学院(22276)
- 科学(20263)
- 京(18907)
- 农(18417)
- 所(17020)
- 财(15736)
- 研究所(15385)
- 中心(14727)
- 江(14350)
- 农业(14091)
- 业大(13584)
- 范(13069)
- 师范(12892)
- 院(12254)
- 北京(11952)
- 财经(11500)
- 省(11226)
- 州(11137)
- 技术(11032)
- 经(10378)
- 基金
- 项目(55885)
- 科学(43117)
- 研究(42483)
- 基金(38871)
- 家(34461)
- 国家(34119)
- 科学基金(28086)
- 社会(26213)
- 社会科(24495)
- 社会科学(24489)
- 省(22667)
- 基金项目(19824)
- 教育(19605)
- 划(18959)
- 编号(17911)
- 自然(16730)
- 自然科(16356)
- 自然科学(16347)
- 自然科学基金(16010)
- 成果(15862)
- 资助(15284)
- 课题(13631)
- 重点(12933)
- 发(12495)
- 部(11780)
- 创(11341)
- 年(11217)
- 体(11186)
- 国家社会(10858)
- 性(10719)
共检索到13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独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从而形成了“民工”(又称“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当下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数已经逾亿, 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但是他们自身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服务于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城乡关系逐渐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城乡关系演变贯穿其中的发展规律如下:发展方式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是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市场化改革取向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向农民赋权是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互动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和农民权益保护上着力,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本文对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相关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结构转换理论、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理论模式和政策主张进行述评,从产业体系、要素配置、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对中国城乡经济的分割和一体化改革进程进行了考察,并从农民的非农化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贵 罗明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既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点,更是释放群众发展潜力的关键,而流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一体化方面屡受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现状,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以及实现路径,推动我国城乡流通分割局面的转变,既要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要加快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贵 罗明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既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点,更是释放群众发展潜力的关键,而流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城乡流通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一体化方面屡受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分割环境现状,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以及实现路径,推动我国城乡流通分割局面的转变,既要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要加快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分割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兴产业,对于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的成长,以及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流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流通业可以扩大内需消费,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体现。但我国市场分割环境影响城乡流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阻碍价值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的一体化,阻碍城乡间要素以及商品流动。本文主要探讨市场分割环境下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运行的模式,探索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万龙
40年来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变迁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政府财政明显缺位阶段(1978—2002年)、公共财政逐步覆盖阶段(2003—2013年)和走向城乡一体化阶段(2014年至今)。在农村改革启动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实质仍然是人民公社时期政策的延续,政府财政并没有在公社解体后相应承担起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从2003年起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中国基本构筑起了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仍然留存了显著的城乡二元痕迹。2014年以来,以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为标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体系的一体化工作开始启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开始构建,旧体制的遗迹终于开始了彻底的消除。但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农村 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高春亮
建设新农村需要内生的持久的机制。城乡市场分割是我国新农村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性障碍,农民无法平等参与市场活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最为根本的是市场制度创新。创新的市场制度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效地克服要素流动的障碍,并能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收益。
关键词:
城乡 市场 分割 统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周府 吴方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有必要构建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为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共性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分项指标和43个三级分项指标为基础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主观随机因素干扰,同时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变量遗漏对计量偏差的影响,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专家打分"两种方法综合赋权得到。研究进一步对中国及各省份乡村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评估,研究结论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 叶兴庆 徐小青
由体制因素和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发展一体化程度低的局面,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以释放改革红利,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程度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重要途径。本报告提出了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的思路与政策建议:一是拓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视角,不仅要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视角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还要从释放国民经济增长潜力的视角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二是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重点,加快构建用途管制、权能平等、增值共享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三是以缩小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为重点,加快构建择...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二元体制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 盛振文 王素琴
农民工管理服务,主要分管理、培训、使用和权益保障四大方面。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以上四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从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原因,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对农民工管理、培训、使用、保障的有序运行。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 管理服务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红涛
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相对价格法以1985~2006年为样本计算分析了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并分析了城乡消费差异、交通设施等因素对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商品市场 市场分割 相对价格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琼妹
新古典模型为理解城乡收入差异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即资本积累的差异,包括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依据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和资本追求更高报酬的规律,资本应向农村地区流动。但事实上资本并没有流向农村地区,而是进一步在资本较为密集的城市地区集中。资本报酬递增的技术特征可以为这种集中提供解释,但缺少经验支持,研究发现这种资本极化流动并不符合配置效率,那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这种资本反配置流动的动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发现单一金融体制下融资市场的分割是其根本原因,农村地区信贷短缺、人力资本匮乏、外部投资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形成差异的循环机制,造成了资本反配置流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长期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宇
在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通过设定CP模型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拥挤成本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等五大因素。其中,前三个效应对城乡关系产生负向作用,后两个效应产生的正向作用。五大效应交互影响,促进了城乡关系从分割逐步走向协调,进而走向城乡融合。使用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与理论模型的结果相吻合,同时认为四川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发展前期,即城乡关系曲线的左侧,也就是城镇化加速期。根据这一结果,提出积极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构建完备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益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