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1)
2023(16668)
2022(14425)
2021(13617)
2020(11177)
2019(25799)
2018(25272)
2017(48404)
2016(25978)
2015(29085)
2014(28528)
2013(28506)
2012(25669)
2011(23503)
2010(23196)
2009(21679)
2008(20834)
2007(18105)
2006(15802)
2005(14143)
作者
(72869)
(60380)
(59942)
(57021)
(38508)
(28909)
(27218)
(23618)
(23007)
(21472)
(20485)
(20397)
(19080)
(18892)
(18728)
(18598)
(17887)
(17629)
(17376)
(17211)
(14858)
(14689)
(14432)
(13774)
(13444)
(13340)
(13241)
(13060)
(12085)
(11732)
学科
(109544)
经济(109438)
管理(73211)
(68877)
(56584)
企业(56584)
方法(47406)
数学(41053)
数学方法(40604)
中国(30914)
(27913)
(24753)
业经(23109)
地方(22675)
(22449)
贸易(22434)
(22224)
(21795)
(19236)
农业(18314)
(17235)
金融(17231)
理论(17092)
(16981)
(16949)
银行(16938)
环境(16576)
(16281)
(14977)
财务(14900)
机构
大学(365631)
学院(363030)
(152952)
经济(149961)
管理(143273)
研究(128160)
理学(123950)
理学院(122554)
管理学(120525)
管理学院(119860)
中国(97217)
(78733)
科学(76247)
(67339)
(63900)
研究所(58167)
中心(56715)
财经(54463)
(53965)
(50844)
业大(50498)
北京(50451)
(49680)
(48894)
师范(48512)
(46768)
经济学(46661)
农业(42134)
经济学院(41938)
(41547)
基金
项目(247688)
科学(196155)
研究(183398)
基金(181607)
(157983)
国家(156732)
科学基金(134723)
社会(117160)
社会科(111084)
社会科学(111056)
基金项目(95390)
(93705)
自然(86392)
自然科(84397)
自然科学(84378)
教育(83803)
自然科学基金(82854)
(79881)
资助(75048)
编号(74151)
成果(60366)
重点(55654)
(55584)
(53442)
(51324)
课题(50974)
国家社会(48697)
教育部(48023)
创新(47879)
科研(46899)
期刊
(167084)
经济(167084)
研究(111803)
中国(69359)
学报(54356)
管理(53951)
科学(52170)
(49600)
(48820)
大学(41440)
教育(41116)
学学(38594)
农业(34370)
(32753)
金融(32753)
技术(30730)
经济研究(28891)
财经(26607)
业经(26511)
(22875)
问题(21133)
(19543)
图书(19113)
(19110)
国际(17570)
理论(17566)
技术经济(17384)
世界(17370)
科技(16562)
商业(16506)
共检索到539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唐家愉  
国内国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亟需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突破发展困境提供了绝佳的机遇。首先在终端市场转移趋势下研究了"一带一路"终端市场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ADB-MRIO数据库,从价值增值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来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对中国融入和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现实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必将成为未来全球价值链终端市场的重头戏,其不同于北方市场的市场特性有利于中国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价值增值能力较强,嵌入位置更靠前,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有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和物理地位提升;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将有利于中国利用较高的制造业水平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东升  马训  
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将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模式从"汗水经济"转变为"智慧经济",以摆脱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困境。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中国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以我为主"、包容性区域价值链的背景,并重点对区域价值链构建的策略、区域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联系及产业升级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双向嵌套"、开放型价值链体系,区域价值链在加快中国产业高端攀升、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发展和推动公平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作为多元价值链链接者的中国,应积极培育全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带动更大范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序引导多重市场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涵嵋  
本文通过对中国服务业2000年至2014年国内价值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整体和大部分细分行业的纯国内生产链长度和传统贸易生产链长度均逐年延伸,并且纯国内生产链长度始终大于传统贸易生产链长度,这说明中国服务业日益完善的国内价值链体系目前仍主要服务于本国内部消费的服务最终品。从行业关联度和国内分工质量的角度看,中国大部分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增强。总之,中国服务业广泛地参与了国内分工,投入产出效率在不断提高,服务业国内价值链条的整体质量正在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国内价值链会通过专业化分工、国内市场需求的带动效应、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效应方面促进中国服务业以更好的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分工,通过应用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终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本文基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地缘政治和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生成路径: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精准供给"水平;健全中国生产服务网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推动中国产业标准"走出去"战略,促进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根基;突出产业合作互利共赢,稳妥拓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小平   张钰林   李雨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复苏乏力、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问题与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导致“逆全球化”现象频发。“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宏观层面通过贸易限制政策,大大缩减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在微观层面,欧美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该价值链不同于欧、美、日为主形成的区域价值链,而是在中国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进行国际区域分工的尝试,是以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其连接了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以及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局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宋婕  
全球价值链在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机会不均等"从而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地位不平等"从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问题,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可持续性难题,因此全球价值链亟待优化和重构。文章在阐释"全球价值链重构"内涵并据此创新性提出测度指标基础上,利用经验数据的测算结果,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现实效应作出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主要表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调整层面,即"机会均等"使得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但在"地位平等"层面所获成就有限,突出表现为"一带一路"建设尚未支撑起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根本性改变。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和重构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大作用,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思路和方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土产业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提升竞争力:一是融入全球价值链,二是构建国家价值链。被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将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在低端环节,而孤立地构建国家价值链,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的拉大。我国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应超越比较优势思路,主动引领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正是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文章设计了基于引领能力的显性产业合作优势指数,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11国为例,选出中国与之开展合作的优势产业组合;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合作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婕  戴翔  万广华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面临发达国家对中国价值链升级进行“堵截”以及自身传统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挑战,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价值链攀升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中国价值链相对地位方面的确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促进作用要甚于对低端技术制造业行业,对传统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则要甚于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因此,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且应增强自身在中高端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实力,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粘合”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地引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进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月月  胡峰  王晓萍  任志敏  
分别从技术、市场和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界搜索的具体路径和内容,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红  
"一带一路"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积极顺应国际经贸格局新变化,致力于通过强化与亚欧非国家双边贸易往来、双向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合作等经贸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新型倡议。本文基于双环流的范式分析,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以"一带一路"合作区域为例,探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往来合作与发展,实证研究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参与度差距对其出口的影响作用,以检验在全球价值双环流范式下"一带一路"带给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的根本路径,在于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效率,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特别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重构全球价值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地区、强调与相关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增长的重大倡议。着眼于构建"一带一路"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为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机遇,也势必会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型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