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6)
2023(11973)
2022(10640)
2021(9996)
2020(8390)
2019(19611)
2018(19691)
2017(38362)
2016(20954)
2015(23642)
2014(23930)
2013(23653)
2012(21348)
2011(19059)
2010(19136)
2009(17045)
2008(16275)
2007(13993)
2006(12044)
2005(10244)
作者
(60806)
(50474)
(50106)
(47650)
(31988)
(24283)
(22748)
(20214)
(19226)
(17945)
(17274)
(16848)
(15989)
(15860)
(15569)
(15431)
(15259)
(15211)
(14383)
(14349)
(12757)
(12263)
(12245)
(11546)
(11454)
(11239)
(11213)
(11006)
(10217)
(10099)
学科
(82046)
经济(81956)
管理(60898)
(55178)
(46159)
企业(46159)
方法(42544)
数学(37610)
数学方法(36941)
(20919)
(19504)
中国(19268)
(19178)
业经(17247)
环境(16542)
地方(15367)
理论(14813)
农业(14155)
(14098)
(13802)
贸易(13795)
(13368)
(12807)
技术(12497)
(12414)
(12023)
财务(11948)
财务管理(11925)
企业财务(11205)
(10588)
机构
学院(292937)
大学(291888)
管理(119763)
(110535)
经济(108009)
理学(104881)
理学院(103795)
管理学(101575)
管理学院(101093)
研究(93423)
中国(67385)
(61898)
科学(61731)
(48760)
(48265)
业大(47368)
(47215)
研究所(43573)
中心(42326)
(40881)
财经(39622)
北京(38921)
农业(38464)
(37744)
师范(37351)
(35972)
(34163)
(33767)
技术(32570)
经济学(31923)
基金
项目(208803)
科学(162957)
基金(150104)
研究(148919)
(131955)
国家(130882)
科学基金(112303)
社会(90934)
社会科(86133)
社会科学(86107)
(83206)
基金项目(80087)
自然(76196)
自然科(74441)
自然科学(74425)
自然科学基金(73021)
(70035)
教育(69053)
资助(63215)
编号(61220)
成果(47686)
重点(46510)
(44866)
(43740)
(43348)
课题(42030)
科研(40508)
创新(40337)
计划(39180)
大学(38514)
期刊
(116554)
经济(116554)
研究(79842)
中国(50961)
学报(48782)
科学(44353)
(42998)
管理(42474)
大学(36160)
(35226)
学学(34232)
教育(32723)
农业(30407)
技术(27138)
业经(20109)
(19598)
金融(19598)
经济研究(18873)
财经(17640)
(16279)
图书(15232)
科技(15208)
(14890)
技术经济(14766)
统计(14404)
问题(14296)
理论(13975)
商业(13635)
(13533)
资源(13216)
共检索到406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柴士改  
为了克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居民消费项目间接碳排放的初始核算模型无法对其进行连续估算的不足,本文结合碳排放核算以能源消耗数据为基础的特点,将居民消费项目进行细分,构建终端居民消费项目间接碳排放的高效核算模型,达到对其连续、快速、有效核算的目的。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居民消费项目间接碳排放的高效核算模型能弥补初始核算模型的缺陷。而且将居民消费类别尽可能细分,将之与行业相对应,能够揭示居民消费项目间接碳排放类型,考察居民消费具体类别间接碳排放规律,进而引导居民向低碳环保消费模式,生产部门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转变,生产与消费"双管齐下",更有利于促进我国节能减碳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对居民消费项目间接其他类型污染排放核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李存龙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京燕  李存龙  
本文利用环境投入产出分析和消费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测算了1996-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的间接用能碳排放,并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化工及医药制品、建筑建材及非金属矿物、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等部门对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影响最大;此外,部门人均产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居民消费间接用能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提高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居民向绿色和低碳消费模式转变是降低居民消费维度碳排放的有效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莉  张雪磊  
基于CLA(消费者生活方式法)模型和ESDA模型对2009—2017年江苏省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度与时空关联关系分析,构建OLS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碳排放量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显著增长,并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空间格局;13个省辖市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量Moran’s I指数从0.526 7增长至0.578 9,并呈现"HH"和"LL"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来看,人口密度、恩格尔系数和R&D占比对居民消费碳排放量有负向影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对其有正向影响,且城市间各因素回归系数存在空间差异性。依据分析结论,提出提高第三产业能源利用率,倡导居民绿色生活和低碳消费等措施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开亚  王文秀  张浩  王桂新  
文章利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上海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利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0年,上海市石油加工炼焦及燃烧加工业、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3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乘数因子均处于各部门前列,是能源消耗高度密集型部门;上海市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宏勋  王海军  
运用我国1980年到2010年的居民消费水平、天然气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经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后,对模型考察发现,居民消费水平及天然气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长期影响效果。根据居民消费水平及天然气消费对二氧化碳的影响,得出结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吴开亚  
论文建立测算与分析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的投入产出模型,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对中国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2—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从33 876×104t C增长至67 940×104t C,增幅达1.0倍;其人均值从289.1 kg C增长至519.6 kg C,增幅为79.7%。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增幅远小于消费价值量增幅;居民消费碳排放占我国能源消费排放总量的比重波动下降。在排放结构方面,农业、食品类消费品的排放比重大幅下降,居住、交通、信息等服务性消费的排放大幅上升。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人均排放的城乡比从2.4增至4.0;在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艳华  
本文利用1983—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阐释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间接作用机理及其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阐释了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研究显示,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负向间接效应存在双重门槛,低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抑制作用高于高收入区间;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间接效应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对农业信贷配给制度效应和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制度和收入效应的地区异化是导致农民消费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琴琴  鲁丰先  陈海  张丽君  武荣伟  梁小英  
从消费视角研究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历史增长、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发展低碳城市和居民合理消费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通过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2002—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衣、食、住"等生存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交通、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碳排放增长速度较慢;(2)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以HH区和LL区的空间正相关类型为主;(3)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是影响该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另外,消费结构和消费意识两个因素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丰霞  智瑞芝  董雪旺  
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居民消费碳足迹测算模型,结合浙江2002—2012年各行业相关数据,估算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足迹。并基于LMDI法构建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CFe)影响因素分解模型,考察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碳排放强度六种效应对CFe总量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是浙江省着重减排对象,经济发展水平效应是驱动CFe增长的主要原因,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是抑制CFe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CFe增长也起一定延缓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燕  尹元生  
2007年初以来,我国经历了新一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大幅上涨,环比指数在2008年2月达到了近十年的最高点108.7%,CPI走势及其传导机制已成为各界对经济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了5个与CPI相关的指标,运用VAR模型,分析其对CPI的传导机制,得出CPI对自身反应较为敏感,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及PPI对CPI的传导效应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货币供应增长率对CPI的冲击较大,外汇储备增长率对CPI的直接影响较小但间接作用不可忽视。对此,应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非理性因素,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改革价格体制、理顺价格关系也势在必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短期来看,每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会减少0.028%和0.192%,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旨在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建议,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骊  孙敬水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我国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不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且其空间相关性不只是简单的一阶相关,可能需要从更高阶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