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247)
- 2022(11319)
- 2021(10425)
- 2020(8695)
- 2019(19654)
- 2018(18953)
- 2017(37177)
- 2016(20228)
- 2015(22257)
- 2014(22156)
- 2013(21597)
- 2012(19831)
- 2011(17831)
- 2010(17963)
- 2009(16973)
- 2008(17377)
- 2007(15523)
- 2006(14029)
- 2005(12658)
- 学科
- 济(79764)
- 经济(79636)
- 管理(72281)
- 业(69543)
- 企(61011)
- 企业(61011)
- 方法(36320)
- 财(31870)
- 数学(31781)
- 数学方法(31466)
- 制(22811)
- 务(21656)
- 财务(21617)
- 财务管理(21578)
- 农(21392)
- 企业财务(20734)
- 中国(20018)
- 业经(19290)
- 贸(16553)
- 贸易(16545)
- 易(16153)
- 体(15517)
- 银(14716)
- 银行(14674)
- 策(14544)
- 农业(13860)
- 行(13810)
- 学(13805)
- 地方(13648)
- 融(13486)
- 机构
- 学院(291604)
- 大学(290854)
- 济(122726)
- 经济(120268)
- 管理(114958)
- 理学(99427)
- 理学院(98438)
- 管理学(96925)
- 管理学院(96395)
- 研究(95695)
- 中国(75507)
- 财(64614)
- 京(59286)
- 科学(56282)
- 财经(49725)
- 农(49708)
- 所(48312)
- 经(45196)
- 江(44115)
- 中心(43670)
- 研究所(43151)
- 业大(43098)
- 农业(39009)
- 经济学(37455)
- 北京(37112)
- 财经大学(36979)
- 院(34599)
- 州(34416)
- 经济学院(33813)
- 范(33401)
- 基金
- 项目(191354)
- 科学(151800)
- 基金(141918)
- 研究(136159)
- 家(124431)
- 国家(123379)
- 科学基金(106616)
- 社会(89297)
- 社会科(84904)
- 社会科学(84883)
- 基金项目(74963)
- 省(73692)
- 自然(70273)
- 自然科(68703)
- 自然科学(68682)
- 自然科学基金(67552)
- 教育(62712)
- 划(62443)
- 资助(58369)
- 编号(53040)
- 成果(43377)
- 部(43295)
- 重点(42954)
- 创(40376)
- 发(39502)
- 制(39416)
- 创新(37761)
- 教育部(37504)
- 国家社会(37048)
- 科研(36971)
- 期刊
- 济(134822)
- 经济(134822)
- 研究(86238)
- 中国(56372)
- 财(53696)
- 学报(46145)
- 管理(44563)
- 农(44221)
- 科学(41892)
- 大学(35336)
- 学学(33976)
- 融(33735)
- 金融(33735)
- 农业(28948)
- 财经(25511)
- 教育(24422)
- 技术(22231)
- 经济研究(22202)
- 业经(21881)
- 经(21649)
- 问题(17554)
- 业(15413)
- 贸(15383)
- 财会(14375)
- 版(14000)
- 国际(13853)
- 理论(13684)
- 技术经济(13503)
- 商业(13355)
- 现代(12985)
共检索到436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与大股东竞合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超额控制与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正"U"型关系;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形成的竞争力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大股东联合短期债权人对终极控制人自利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力在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股东及终极控制人是绝对控股股东时显著减弱;第二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一致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此时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更容易形成"合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二大股东为信托股东时,更容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减弱,不再显著。而当第二大股东为受益股东时,和终极控制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增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毅 王飙
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大股东持股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流动性风险阈值的影响。当公司流动性风险低于该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当公司流动性风险高于这一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流动性风险这一门槛变量的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利用门槛回归能够更好地解释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大股东持股 流动性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远 毛淑珍 乐国林
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我国政府干预的制度背景,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人与其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所控制的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比例偏高。进一步区分不同行政级别的政府终极控制人进行回归,发现政府终极控制人的行政级别越低,企业长期债务比例越高。另外,通过对不同控股方式的样本公司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终极控制人通过复杂组织结构方式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及不同行政级别对上市公司长期债务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上述研究发现,为认识政府控制和干预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提供了更深入的证据,进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期望收益水平下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相对于终极控制人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决策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期望收益水平为正时,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的竞争力与债务期限负相关;当期望收益水平为负时,机构投资者大股东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终极控制人具有政府身份时,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对债务期限无显著影响;当终极控制人具有机构投资者身份时,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与债务期限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廖理
本文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大股东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大股东确实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2)第一大股东的产权性质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的公司具有相对高的长期债务水平;(3)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交互项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表明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提高能削减第一大股东和公司债务期限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严太华 何芳丽
本文以金字塔控制结构公司为例,构建博弈模型,用以说明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对公司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强时,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负相关;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弱时,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呈现倒"U"关系。另外,较好的投资者保护环境可以减弱侵占动机对债务选择的影响。本模型对三篇代表性论文实证得出的相反结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证明本模型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控制股东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包含2004—2008年间可连续获得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下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实证检查终极控制股东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确实影响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高的公司具有显著短的债务期限;(2)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度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是家族等非国有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是国有的公司具有相对多的长期债务。总的来说,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丹 蔡晓凤 罗翔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 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 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务期限 大股东减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超额控制 资本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东静 张祥建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及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品需求波动、成本波动及季节性波动对公司债务期限决策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行业,公司为了免受竞争对手掠夺行为的侵害,会增加长期债务的使用;当产品需求和成本出现未预期的增加时,公司会增加短期债务以进行古诺竞争;产品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会促使公司增加短期债务的使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平 高雅
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控制权竞争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公司长期债务比例;股权竞争性越强,长期债务比例越高。这些结论与理论假设相符,既证实了内外部公司治理的密切联系,也说明控制权竞争有助于形成更为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
关键词:
控制权竞争 大股东并存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填 程建伟 孙爱琳
采用2000~2005年沪深股市568家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不同性质股权比例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结构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国有股比例尤其是国家股比例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社会法人股比例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流通股比例、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但不显著。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债务期限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运通 姜付秀
本文以2003-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我们发现与监督假说一致,当公司内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越多、大股东间持股分散度越低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此外,当公司信息环境更好、公司所处地区法律环境更好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多个大股东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负向关系也更加明显。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视角,为股权结构安排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运通 姜付秀
本文以2003-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我们发现与监督假说一致,当公司内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越多、大股东间持股分散度越低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此外,当公司信息环境更好、公司所处地区法律环境更好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多个大股东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负向关系也更加明显。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视角,为股权结构安排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