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9)
2023(10516)
2022(9210)
2021(8595)
2020(7531)
2019(17230)
2018(17288)
2017(33693)
2016(18607)
2015(21304)
2014(21617)
2013(21340)
2012(20227)
2011(18231)
2010(18547)
2009(17745)
2008(18463)
2007(17147)
2006(15179)
2005(13800)
作者
(54666)
(46171)
(45880)
(44120)
(29369)
(22257)
(21200)
(17756)
(17303)
(16558)
(15666)
(15586)
(14696)
(14618)
(14563)
(14291)
(14057)
(13606)
(13584)
(13377)
(11579)
(11404)
(11180)
(10501)
(10435)
(10415)
(10402)
(10314)
(9358)
(9204)
学科
(78061)
经济(77873)
管理(61570)
(57187)
(49959)
企业(49959)
方法(37724)
数学(31769)
数学方法(31426)
(27262)
(21023)
(20717)
中国(19901)
(18128)
财务(18087)
财务管理(18048)
业经(17433)
企业财务(17264)
(15995)
(14128)
理论(13584)
(13503)
银行(13472)
(13341)
(13147)
贸易(13141)
(13083)
金融(13078)
农业(12952)
(12776)
机构
大学(279550)
学院(275750)
(113889)
经济(111382)
管理(104298)
研究(91236)
理学(89019)
理学院(88045)
管理学(86475)
管理学院(85949)
中国(71464)
(59181)
(58557)
科学(54531)
(47117)
(46227)
财经(45885)
(43141)
中心(42627)
研究所(41964)
(41387)
业大(39602)
北京(37132)
农业(36294)
经济学(35692)
(34867)
师范(34508)
财经大学(33933)
(33671)
经济学院(32136)
基金
项目(173407)
科学(136154)
基金(126795)
研究(126580)
(109363)
国家(108430)
科学基金(92854)
社会(82078)
社会科(76790)
社会科学(76761)
基金项目(66963)
(66820)
教育(59274)
自然(59265)
自然科(57883)
自然科学(57866)
自然科学基金(56897)
(56274)
资助(52564)
编号(51600)
成果(44172)
(39849)
重点(38903)
(35991)
(35449)
(35367)
课题(35227)
教育部(34504)
科研(33533)
大学(33423)
期刊
(129638)
经济(129638)
研究(83088)
中国(57106)
(50944)
学报(44672)
(42822)
科学(39705)
管理(38841)
大学(34290)
学学(32287)
(29082)
金融(29082)
教育(28824)
农业(27883)
财经(24613)
技术(22873)
(20986)
经济研究(19985)
业经(19428)
问题(17212)
(14647)
(14600)
理论(13892)
技术经济(13788)
财会(13785)
(13739)
统计(13106)
实践(12349)
(12349)
共检索到42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迄今为止在对公司治理实践的研究中,社会因素在上市公司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经常容易被忽视,也没能有意地、积极地把握其对终极股东"股权控制"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引,阐释其自身存在的现实隐蔽性和历史必然性,以此说明社会资本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股权控制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闯  关鑫  
迄今为止,关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的研究仍然仅仅局限于"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这种研究范式既难以深刻揭示终极股东的隐蔽性,又无法系统地定量分析终极股东控制度。基于此,本文创造性地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构建起上市公司"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用大股东的社会网络连带作为追溯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及其控制权的逻辑起点,细致地甄别其社会网络连带关系,探寻其动员这些社会资本获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进而成为终极股东的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这一分析范式解析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类型及其动态演变的机理。这种新的分析框架能够更为精准地识别上市公司的终极股东、测量和分析终极股东控制权,有效地弥补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的不足,从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晶  关鑫  高闯  
承续前期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终极股东双重隐形控制链的构建与动用"问题的理论假说,并构建了一个一般分析框架,利用这一分析框架,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了草原兴发终极股东双重隐形控制链的构建过程和构建机理,揭示出股权控制链与社会资本控制链交织使用的一般规律。终极股东一方面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从股权控制链的最终结点上退居幕后,遥控指挥,另一方面又通过动用其必要的社会资本,进一步强化对其他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的控制,从而强化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并方便其进行隐蔽式剥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关鑫  高闯  
随着第二类公司治理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焦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的剥夺行为越发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双重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其现金流权之间的偏离加大,导致控制权私利增大,这种被"修正"后的控制权私利,即被"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控制权溢价放大的"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下的控制权私利,才是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剥夺的根本动因。沿着这一分析思路,文章分别对终极股东利益输送渠道的选择、剥夺行为的逻辑起点、"隧道挖掘"行为以及"二次剥夺"等问题进行剖析和深刻解读,并特别提出了显性剥夺和隐性剥夺两种剥夺形式,从而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终极股东的剥夺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方圆  
本文以2005年我国270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假说"和"终极股东利益侵占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复杂性与上市公司全部非银行借款率、短期非银行借款率显著正相关,即金字塔股权结构越复杂,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选择非银行借款,这表明金字塔股权结构确实发挥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总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低,避免了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相反,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高,从而引起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增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宗刚  吴凌寒  
公司治理就其实质是指公司是由谁控制,并为谁的利益服务。在Berle和Means1930年的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第一次提到在美国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大量所有权分散的股东,由于经理有着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立全  
终极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特征表现在终极控制股东对所控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股东股份性质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大,终极控制股东以较小的所有权掌握着较大的控制权,国家控制主体占较大比重。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披露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司披露水平、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标准、增加实际控制人披露内容和强化实际控制人披露责任等方面完善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关鑫  高闯  吴维库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通常可以同时动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共6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要大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48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中,终极股东普遍存在着动用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其终极控制的现象。并且,终极股东在强化其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过程中所动用的社会资本存量并不一致:对其他主要股东动用的社会资本最高;其他董事次之;非直接委派的经理人员最少。不同性质的终极股东动用社会资本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田银华  李华金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除了股权结构外,社会资本同样也是影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2007-2012年388家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社会资本控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表现出利益协同效应,控股股东的社会资本控制对这种利益协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控制强化了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倾向,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闯  史宝康  
终极股东控制的广泛存在往往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利益更容易受到终极股东的侵害。从所有权结构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终极控制股东的形成和实现机制的研究,运用多重控制链模型解释了控股股东分离所有权和现金流权的方式,并且通过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存在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下,无论股权的集中度如何,都存在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公司治理效率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华  杨兴全  陈旭东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雷  叶勇  杨芸芸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状况的不同,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各国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可以获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而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我国的股权分置状态放大了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终极控制股东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建  余耀东  杨帅  
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分别是从公司外部宏观层面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公司价值的两类主要因素。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普遍存在超额控制权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终极股东超额控制权中介效应的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经验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会显著损害上市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制衡基本不具有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但可以通过抑制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进而间接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股权集中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创造效应,虽然股权集中会促进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从而具有间接的价值损害效应,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大于对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以2005年中国26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决策中存在的终极股东代理问题。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控制权、制衡度和现金流权与受控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受控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和制衡度越高,股权融资给终极股东带来的控制权稀释风险越低,终极股东偏好股权融资;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低,终级股东承担的债务破产风险越小,终极股东偏好债务融资。研究结论一方面支持资本结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另一方面证实了终极股东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确实存在主动规避治理效应的动机和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