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7)
2023(21146)
2022(17812)
2021(16645)
2020(14128)
2019(32537)
2018(31850)
2017(61451)
2016(32939)
2015(36977)
2014(36486)
2013(36236)
2012(33152)
2011(29610)
2010(29772)
2009(28248)
2008(27728)
2007(24627)
2006(21686)
2005(19818)
作者
(92380)
(76976)
(76171)
(72729)
(49047)
(36588)
(34804)
(29881)
(29299)
(27491)
(26125)
(26091)
(24474)
(24224)
(23786)
(23636)
(22888)
(22323)
(22111)
(22085)
(19028)
(18673)
(18607)
(17591)
(17148)
(17142)
(17024)
(16814)
(15335)
(15037)
学科
(136738)
经济(136554)
(115304)
管理(110237)
(101781)
企业(101781)
方法(63439)
数学(52982)
数学方法(52395)
(46158)
(39550)
中国(39454)
业经(37136)
(32791)
(32453)
财务(32373)
财务管理(32307)
(31134)
金融(31130)
企业财务(30805)
(29931)
银行(29892)
(28562)
农业(27131)
(25506)
贸易(25486)
地方(25037)
(24824)
(23725)
理论(23683)
机构
大学(467869)
学院(467776)
(197367)
经济(193449)
管理(188400)
理学(161924)
理学院(160297)
管理学(157825)
管理学院(156959)
研究(152079)
中国(125277)
(99122)
(97766)
科学(88259)
财经(77027)
(74881)
(71960)
中心(70607)
(70138)
(68788)
研究所(67086)
业大(64822)
北京(62909)
经济学(60573)
财经大学(57384)
(56488)
师范(56000)
农业(55891)
(55307)
(55083)
基金
项目(307691)
科学(244404)
研究(227623)
基金(227095)
(195688)
国家(194050)
科学基金(169099)
社会(146854)
社会科(139433)
社会科学(139398)
基金项目(119434)
(117263)
自然(108525)
自然科(106058)
自然科学(106034)
自然科学基金(104186)
教育(104041)
(98164)
资助(94245)
编号(91887)
成果(74473)
(69398)
重点(67953)
(65080)
(64229)
课题(62306)
国家社会(61219)
教育部(60531)
创新(60372)
(59369)
期刊
(217703)
经济(217703)
研究(142345)
中国(90411)
(81315)
管理(73284)
学报(66512)
(66111)
科学(63871)
(55690)
金融(55690)
大学(52548)
学学(49711)
农业(44794)
教育(44059)
技术(41072)
财经(39085)
业经(35062)
经济研究(34649)
(33443)
问题(27909)
(25476)
技术经济(24244)
财会(23252)
(23091)
理论(22321)
现代(21770)
会计(21484)
统计(21477)
世界(21242)
共检索到706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芳丽  严太华  
在金字塔控股结构下,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不同类型的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以及不同类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在侵占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支持行为,家族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侵占行为;商业信用削弱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公司债券削弱了地方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商业信用加剧了家族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颖  钟田丽  张天宇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采用层次回归法,既分别从连锁董事网络关系的各基本特征,又从总体上构建董事网络基本特征综合指数,实证检验了连锁董事网络关系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融资结构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负债融资正相关;连锁董事网络的地域趋同性特征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融资结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二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总体上,董事网络基本特征综合指数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企业外部治理和监督机制,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芳丽  严太华  曾祥艳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债务融资类型及期限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内对终极股东侵占行为的影响,并采用似无相关模型检验了该影响强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内,银行债务、商业信用及长期债务都显著正向影响终极股东侵占行为,短期债务显著负向影响终极股东侵占行为;(2)银行债务、商业信用、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内对终极股东侵占行为的影响强度都存在差异,其中,衰退期的影响强度最大。相应结论为债权人制定合理的借贷决策以及上市公司制定内部治理方案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春燕  王配配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基础,分析融资约束下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而言,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时企业价值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较小,但统计上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价值的显著负相关关系随融资约束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弱;两权分离度和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随融资约束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弱。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在终极控制股东影响企业价值中有重要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股权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葛桓志  陈红  
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构建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条件下的企业再融资选择模型,并以2000~2004年深沪两市符合证监会当期配股和增发条件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侵占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董事会独立性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而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对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不具有监督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红  杨凌霄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公司透明度,隐藏终极股东身份,发挥放大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我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王化成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冉茂盛  李文洲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且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这一现实背景,本文重点考察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对企业债务融资和大股东债务资金侵占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并以沪深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检验了政治关联及其与外部治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较大的家族企业,其得到债务融资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政治关联有助于债务资金的取得;从债务融资的动机看,家族企业的负债行为不是为发挥债务的治理效应,而是为控制更多的资源,以为其资金侵占提供便利;尽管来自制度层面的约束会抑制终极控制人资金侵占的行为,但政府行政干...
[期刊] 预测  [作者] 严太华  何芳丽  
本文以金字塔控制结构公司为例,构建博弈模型,用以说明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对公司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强时,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负相关;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弱时,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呈现倒"U"关系。另外,较好的投资者保护环境可以减弱侵占动机对债务选择的影响。本模型对三篇代表性论文实证得出的相反结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证明本模型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