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07)
2023(14540)
2022(12146)
2021(11319)
2020(9855)
2019(22302)
2018(22203)
2017(43566)
2016(23123)
2015(25654)
2014(25196)
2013(25054)
2012(22618)
2011(19857)
2010(19990)
2009(18982)
2008(19076)
2007(17058)
2006(14812)
2005(13524)
作者
(61820)
(51698)
(51544)
(49190)
(33322)
(24588)
(23496)
(19952)
(19663)
(18523)
(17615)
(17481)
(16533)
(16132)
(15979)
(15800)
(15337)
(14920)
(14889)
(14861)
(12588)
(12538)
(12351)
(11959)
(11737)
(11516)
(11513)
(11201)
(10188)
(9980)
学科
(104472)
经济(104330)
(101051)
(91769)
企业(91769)
管理(90535)
方法(52668)
数学(43984)
数学方法(43600)
(39555)
业经(30685)
(30342)
(29487)
财务(29443)
财务管理(29397)
企业财务(28128)
(24762)
中国(22101)
农业(21514)
技术(19341)
(18419)
(17344)
(16621)
(16536)
(16443)
贸易(16433)
理论(16343)
(15996)
体制(15964)
(15600)
机构
学院(330971)
大学(328587)
(146201)
经济(143687)
管理(141059)
理学(122091)
理学院(121100)
管理学(119585)
管理学院(118955)
研究(95297)
中国(79215)
(74377)
(65722)
财经(58913)
(53660)
科学(50927)
(48959)
(46509)
中心(45828)
经济学(45165)
(44381)
财经大学(43912)
业大(43095)
经济学院(41025)
北京(40545)
商学(40342)
商学院(40007)
研究所(38976)
(38090)
经济管理(37558)
基金
项目(215719)
科学(175024)
基金(163107)
研究(161136)
(137967)
国家(136785)
科学基金(122788)
社会(107529)
社会科(102314)
社会科学(102292)
基金项目(86457)
(82640)
自然(78590)
自然科(76884)
自然科学(76869)
自然科学基金(75603)
教育(74358)
(68206)
资助(66765)
编号(63608)
成果(50332)
(50112)
(47944)
重点(46933)
(46329)
国家社会(45126)
教育部(44763)
(44249)
人文(44158)
创新(44068)
期刊
(158954)
经济(158954)
研究(95676)
(64670)
管理(57956)
中国(57212)
(43053)
科学(40645)
学报(39120)
(35584)
金融(35584)
大学(33128)
学学(31736)
技术(30733)
财经(30692)
农业(29218)
业经(26898)
(26146)
经济研究(24483)
教育(23971)
问题(21115)
财会(19581)
技术经济(18791)
(17709)
会计(16769)
(16749)
现代(16307)
统计(16161)
商业(15821)
理论(15755)
共检索到485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德贵  雷鹏  
本文选用2007-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和过度投资存在倒U型关系,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这是现金流权的激励效应和控制权的侵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蓉  李红艳  
研究高管控制权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兼具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论文选择2008-2011年的7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876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自由现金流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的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投资重点依次是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高管控制权水平高,越可能出现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的非效率投资,而对无形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广大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持股价格的涨跌以及交易的盈亏。本文以2003~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以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否真正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结果表明,股票发行溢价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上市市场环境、所在行业以及上市前绩效、规模均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股票收益率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关。股票收益率与当年宏观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绩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广大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收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深市民营上市公司563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现金流权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的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作为终极控制股东隐蔽控制权收益的一个机制,终极控制股东会通过操纵公司透明度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与"堑壕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透明度负相关。与"激励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透明度正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陈百助  
本文从投资行为视角,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问题。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方法,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导致公司过度投资,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为,同时自由现金流水平也对过度投资有正向影响;现金流权水平的提高、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则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实证上基于Richardson(2006)预期投资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相对于私人控股,政府控股公司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同时也为控股股东侵占提供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伟  冉茂盛  周姝  
以最终控制权大于10%的2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最终控制权均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最终控制人倾向于过度投资以实现隧道效应,因此,降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邬国梅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意义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是假设控股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只要股权融资下的控制权收益超过负债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收益,控股股东就会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实施投资项目。即使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仍因能通过发行新股所取得的控制权收益达到其投资目标而实施该投资项目,从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5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第5年平均为负。经粗略估算,上市公司每次股权再融资所取得的平均控制权收益约为2.26亿元,其中国有股东约为1.5亿元,上市公司可接受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冬琴  陈文浩  
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和2005年的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和并购绩效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控制权还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均具有两面性特征。中国民营股东在安排所有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控股股东充分的控制权,又必须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过分偏离,以防止公司价值落入非线性曲线的底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友才  刘孟晖  
公司投融资策略是营运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事关公司流动资产的盈利性与安全性,而如何保持公司的流动资产水平和流动负债水平相匹配,是营运资本管理和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所在。本文在追索终极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基础上,对公司投融资策略进行了划分,并利用2009—2010年中国沪市和深市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股权特征与公司投融资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随着终极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比例的逐渐提高,公司投融资策略趋于保守;过度集中或分散的终极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比例都会导致不匹配的投融资策略,适度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集中会使公司投融资策略达到匹配;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能够抑制保守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星  宋理升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公司为样本,对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如何影响现金股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控制股东拥有政治关联能够显著提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概率,而且政治关联的层次越高,现金股利的发放概率越大,这种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另外,终极控制股东拥有政治关联和政治关联的级别对现金股利的发放数量并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本文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控制性家族"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两种影响的比较。较高的现金流量权会产生利益趋同效应,从而提高盈余信息含量;而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偏离则会加剧控制性家族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产生利益侵占效应,降低盈余信息含量。同时,控制性家族在上市公司任职与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因此,优化家族控制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降低控制权私利应该是一条能有效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淑娥  苏坤  
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自由现金流对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对终极控制股东存在"激励效应";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对公司具有"堑壕效应",且当现金流权较高时,终极控制股东的"堑壕效应"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攫取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其有"能力"和"动机",还需要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这个"机会",较少的自由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制股东的攫取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常亚波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本文利用Tobit模型对我国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分红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公司现金分红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现金分红水平无关,高管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