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1)
2023(13835)
2022(12102)
2021(11125)
2020(9514)
2019(21759)
2018(21549)
2017(42194)
2016(22866)
2015(25755)
2014(25545)
2013(25330)
2012(23062)
2011(20816)
2010(20550)
2009(19119)
2008(19046)
2007(16637)
2006(14580)
2005(12926)
作者
(65279)
(54205)
(53816)
(51306)
(34661)
(26103)
(24385)
(21122)
(20620)
(19486)
(18688)
(18220)
(17159)
(17052)
(16734)
(16623)
(16153)
(16068)
(15557)
(15460)
(13417)
(13240)
(13002)
(12241)
(12057)
(12004)
(11992)
(11909)
(10908)
(10554)
学科
(91443)
经济(91301)
管理(74586)
(69110)
(60094)
企业(60094)
方法(45130)
数学(39413)
数学方法(39050)
(29498)
(22267)
中国(21949)
(21355)
业经(20491)
(19978)
财务(19907)
财务管理(19871)
企业财务(19018)
(18621)
地方(16332)
(15783)
贸易(15775)
(15295)
理论(14843)
(14774)
农业(14662)
(14567)
银行(14518)
技术(14385)
环境(14258)
机构
大学(328837)
学院(325387)
管理(131749)
(130044)
经济(127284)
理学(114735)
理学院(113553)
管理学(111778)
管理学院(111182)
研究(103909)
中国(77807)
(68898)
(64796)
科学(62727)
财经(51797)
(51011)
(48713)
业大(47522)
中心(47096)
(47073)
(46675)
研究所(46130)
北京(43424)
(40811)
师范(40435)
经济学(39778)
财经大学(38751)
农业(38047)
(37874)
(37757)
基金
项目(223369)
科学(176353)
研究(164117)
基金(164055)
(141829)
国家(140695)
科学基金(121998)
社会(104382)
社会科(98971)
社会科学(98948)
基金项目(87267)
(86006)
自然(79514)
自然科(77616)
自然科学(77600)
自然科学基金(76246)
教育(75410)
(72368)
资助(67849)
编号(66281)
成果(54119)
(50201)
重点(49328)
(46625)
(45851)
课题(45083)
(44238)
教育部(43639)
创新(43463)
国家社会(42909)
期刊
(138776)
经济(138776)
研究(96705)
中国(58550)
(52225)
学报(50744)
管理(48523)
科学(45715)
(43425)
大学(38950)
学学(36760)
教育(34028)
(30074)
金融(30074)
农业(29648)
技术(26637)
财经(26210)
(22093)
业经(21937)
经济研究(21925)
问题(18034)
理论(16850)
图书(15457)
实践(15358)
(15358)
技术经济(15233)
(15156)
科技(15149)
(14717)
财会(14620)
共检索到468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艺峰  况学文  聂亚娟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庞刚  
本文采用2002~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超额控制和"掏空"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市场化进程显著影响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水平上,因"掏空"成本的差异,超额控制对"掏空"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毅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2011年的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两权分离度会显著降低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显著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否会抑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已有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进而缓解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占问题上越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组独立董事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效果显著,而非国有组效果则不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德胜  孙志东  
从中国上市公司国有控股的背景出发,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类型、控制层级、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机构投资者并没有通过积极监督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使用效率;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国务院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央企)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较高;央企上市公司的控制层级越长,代理问题和利益输送问题越严重,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越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建  余耀东  杨帅  
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分别是从公司外部宏观层面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公司价值的两类主要因素。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普遍存在超额控制权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终极股东超额控制权中介效应的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经验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会显著损害上市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制衡基本不具有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但可以通过抑制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进而间接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股权集中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创造效应,虽然股权集中会促进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从而具有间接的价值损害效应,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大于对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琦  许俏晖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内部治理机制特点及外部治理环境,从大股东行为的视角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加入年度控制变量、行业控制变量和公司财务特征控制变量后,对三项反映大股东行为特征的因素,即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和制度环境因素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持有较多的现金,大股东的高持股比例是其占用企业资金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基础。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因遭受较强的外部融资约束而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此外,制度环境的发展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表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公司持有较多的现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况学文  彭迪云  
选取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在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市场择时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有的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管理者职位巩固理论均不能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现金持有量现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是公司过去市场择时行为累积的影响结果,而且在股权结构集中的公司,其通过市场择时行为"囤积"现金持有量的动机更为强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时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承袭La Porta等(1999)的终极控制权论,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以及终极产权性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增加了终极控制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和能力,并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和透明度;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更加严重,其主动提高透明度的动机更小,信息透明度更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陈百助  
本文从投资行为视角,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问题。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方法,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导致公司过度投资,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为,同时自由现金流水平也对过度投资有正向影响;现金流权水平的提高、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则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实证上基于Richardson(2006)预期投资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相对于私人控股,政府控股公司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同时也为控股股东侵占提供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深市民营上市公司563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现金流权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的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作为终极控制股东隐蔽控制权收益的一个机制,终极控制股东会通过操纵公司透明度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与"堑壕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透明度负相关。与"激励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透明度正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秦帅   孔祥婷   谭劲松  
以央企集团建立规范董事会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考察了控股股东董事会改革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集团建设规范董事会能够显著降低控股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水平;现金股利和R&D投资的增加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央企集团规范董事会对上市公司超额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会受到规范董事会特征、董事个体异质性、央企集团所有者缺位程度、上市公司功能分类与金字塔层级,以及央企集团对上市公司管控力度的影响。央企董事会改革能够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结构,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