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8)
2023(8726)
2022(7447)
2021(6946)
2020(5857)
2019(13188)
2018(12857)
2017(26008)
2016(14096)
2015(15309)
2014(15432)
2013(14953)
2012(14047)
2011(12555)
2010(12985)
2009(12313)
2008(12553)
2007(11421)
2006(10401)
2005(9857)
作者
(38327)
(32080)
(31775)
(30746)
(20740)
(15236)
(14505)
(12139)
(12065)
(11687)
(10971)
(10654)
(10411)
(10409)
(10383)
(9959)
(9643)
(9512)
(9315)
(9163)
(8301)
(7813)
(7769)
(7405)
(7274)
(7232)
(7222)
(7068)
(6415)
(6233)
学科
(55407)
经济(55321)
管理(50924)
(47319)
(41226)
企业(41226)
(23203)
方法(22139)
数学(19530)
数学方法(19313)
(19254)
(15485)
中国(15275)
(15128)
财务(15098)
财务管理(15070)
企业财务(14512)
(13221)
业经(12992)
(11866)
银行(11855)
体制(11453)
(11300)
(11290)
(11277)
金融(11275)
(9982)
贸易(9975)
(9776)
农业(9578)
机构
学院(200595)
大学(200070)
(89687)
经济(87874)
管理(78327)
理学(66550)
研究(66545)
理学院(65917)
管理学(65050)
管理学院(64648)
中国(53938)
(49419)
(40776)
财经(37248)
科学(35260)
(33749)
(32492)
(31745)
中心(30386)
经济学(28509)
研究所(28469)
财经大学(27642)
(27249)
北京(25984)
经济学院(25551)
(24367)
(24266)
业大(24066)
(23510)
师范(23284)
基金
项目(124484)
科学(100457)
研究(94648)
基金(92913)
(78689)
国家(78035)
科学基金(68656)
社会(62794)
社会科(59699)
社会科学(59689)
基金项目(47904)
(47119)
教育(43917)
自然(42623)
自然科(41643)
自然科学(41635)
自然科学基金(40963)
(39563)
资助(38789)
编号(37841)
成果(32681)
(29726)
(29424)
重点(27911)
课题(26690)
(26143)
(26130)
教育部(26115)
国家社会(26067)
(25882)
期刊
(103656)
经济(103656)
研究(66228)
(41391)
中国(40479)
管理(31975)
(27628)
金融(27628)
(25390)
学报(24994)
科学(24848)
大学(20608)
财经(20057)
学学(19552)
教育(19496)
(17105)
经济研究(16832)
农业(16244)
技术(16240)
业经(15810)
问题(13310)
(11196)
财会(9978)
理论(9860)
现代(9722)
国际(9696)
技术经济(9488)
会计(9188)
世界(9027)
(8874)
共检索到314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以2005年中国26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决策中存在的终极股东代理问题。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控制权、制衡度和现金流权与受控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受控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和制衡度越高,股权融资给终极股东带来的控制权稀释风险越低,终极股东偏好股权融资;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低,终级股东承担的债务破产风险越小,终极股东偏好债务融资。研究结论一方面支持资本结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另一方面证实了终极股东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确实存在主动规避治理效应的动机和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承袭La Porta等(1999)的终极控制权论,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以及终极产权性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增加了终极控制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和能力,并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和透明度;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更加严重,其主动提高透明度的动机更小,信息透明度更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与大股东竞合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超额控制与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正"U"型关系;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形成的竞争力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大股东联合短期债权人对终极控制人自利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力在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股东及终极控制人是绝对控股股东时显著减弱;第二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一致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此时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更容易形成"合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二大股东为信托股东时,更容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减弱,不再显著。而当第二大股东为受益股东时,和终极控制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增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艺峰  况学文  聂亚娟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建  余耀东  杨帅  
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分别是从公司外部宏观层面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公司价值的两类主要因素。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普遍存在超额控制权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终极股东超额控制权中介效应的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经验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会显著损害上市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制衡基本不具有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但可以通过抑制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进而间接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股权集中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创造效应,虽然股权集中会促进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从而具有间接的价值损害效应,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大于对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春燕  李存生  
一、终极控制股东与内部控制相互影响众多研究表明,在我国相对集中的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较大时,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拥有决策控制权,此时由于其控制权的存在,终极控制股东为了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同时也为了掩盖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所带来的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行为,其有动机也有能力通过控制管理层来影响或干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企业内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吕翠玲  
以2002~2009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720个观测值为样本,实证研究终极股东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考虑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的交互影响后发现,相对于高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组,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在低偏离度组中更敏感,相对于高控制权组,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在低控制权组中更敏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庞刚  
本文采用2002~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超额控制和"掏空"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市场化进程显著影响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水平上,因"掏空"成本的差异,超额控制对"掏空"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方圆  
本文以2005年我国270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内部资本市场假说"和"终极股东利益侵占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字塔股权结构复杂性与上市公司全部非银行借款率、短期非银行借款率显著正相关,即金字塔股权结构越复杂,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选择非银行借款,这表明金字塔股权结构确实发挥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总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大,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低,避免了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相反,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越小,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程度越高,从而引起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率增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曾义  吴昊旻  
文章以2004年至2009年期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市场化进程、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资本投资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降低了公司资本投资的价值,两权分离的这种负面作用在低成长与高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更严重;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公司资本投资的价值,并能抑制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资本投资价值的负面影响,但市场化进程的这种积极作用在政府控制的公司较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秀华  郭绍俊  
已有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本文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进而缓解控股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的负相关关系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越大,独立董事人数越多,在制约控股股东侵占问题上越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组独立董事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效果显著,而非国有组效果则不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深市民营上市公司563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现金流权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的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作为终极控制股东隐蔽控制权收益的一个机制,终极控制股东会通过操纵公司透明度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与"堑壕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透明度负相关。与"激励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透明度正相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健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时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迄今为止在对公司治理实践的研究中,社会因素在上市公司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经常容易被忽视,也没能有意地、积极地把握其对终极股东"股权控制"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引,阐释其自身存在的现实隐蔽性和历史必然性,以此说明社会资本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股权控制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