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6)
2023(12950)
2022(11404)
2021(10770)
2020(9155)
2019(20994)
2018(20978)
2017(40691)
2016(22379)
2015(25215)
2014(25269)
2013(24851)
2012(23012)
2011(20721)
2010(20761)
2009(19204)
2008(19124)
2007(16765)
2006(14910)
2005(13400)
作者
(65003)
(54076)
(53676)
(51186)
(34805)
(25891)
(24347)
(21109)
(20683)
(19474)
(18626)
(18307)
(17319)
(17082)
(16864)
(16501)
(16105)
(15932)
(15604)
(15524)
(13480)
(13469)
(13046)
(12469)
(12191)
(12024)
(12008)
(12001)
(10899)
(10569)
学科
(85760)
经济(85621)
管理(72366)
(68764)
(60534)
企业(60534)
方法(39919)
数学(34134)
数学方法(33726)
(27854)
(21831)
中国(21073)
(20980)
业经(20004)
(19663)
(18914)
财务(18845)
财务管理(18810)
企业财务(17997)
地方(15652)
理论(15011)
(14540)
(14365)
贸易(14357)
农业(14234)
(14218)
(14200)
银行(14155)
技术(13931)
(13923)
机构
大学(324280)
学院(320324)
管理(128068)
(124071)
经济(121245)
理学(110852)
理学院(109602)
管理学(107744)
管理学院(107154)
研究(105861)
中国(78676)
(69255)
科学(65775)
(61797)
(53607)
(50104)
财经(48902)
研究所(48550)
业大(47400)
中心(47230)
(47208)
(44299)
北京(43814)
(42207)
师范(41815)
农业(39141)
(38253)
(38073)
经济学(36806)
财经大学(36452)
基金
项目(217791)
科学(171491)
研究(159544)
基金(158969)
(138179)
国家(137060)
科学基金(117858)
社会(99481)
社会科(94170)
社会科学(94145)
基金项目(84992)
(84107)
自然(77606)
自然科(75775)
自然科学(75755)
自然科学基金(74405)
教育(73151)
(71437)
资助(65204)
编号(65017)
成果(54077)
(48504)
重点(48471)
(45333)
(44911)
课题(44631)
(42475)
创新(42308)
教育部(41693)
科研(41625)
期刊
(137505)
经济(137505)
研究(95962)
中国(59748)
学报(51609)
(49409)
管理(47800)
科学(47347)
(45480)
大学(39093)
学学(36747)
教育(35406)
农业(31222)
(29185)
金融(29185)
技术(26603)
财经(24393)
业经(21460)
经济研究(20595)
(20537)
问题(17754)
理论(16609)
图书(16416)
(15782)
(15376)
科技(15334)
技术经济(15242)
实践(15218)
(15218)
现代(14644)
共检索到468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若微  
由于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现况,使得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核心内容发生了改变。而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都普遍缺乏对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界定以及一个合理的度量方法,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辉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玲  
终极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有利益侵占动机,特别是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小时,其侵占动机越强烈。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个能综合代表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产出变量,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越高,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比例越低,并且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较小时,财务报告透明度对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企业内外部治理力度以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抑制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制度安排。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终极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进而损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内部重要的代理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对利益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所有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低;终极股东的控制权越大,利益侵占的水平就越高;终极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利益侵占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吕翠玲  
以2002~2009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720个观测值为样本,实证研究终极股东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考虑控制权防守和利益侵占动机的交互影响后发现,相对于高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组,终极股东控制权与资本结构在低偏离度组中更敏感,相对于高控制权组,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度与资本结构在低控制权组中更敏感。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肖成民  
以往文献主要关注制度质量这一制度环境特征对公司会计与财务行为的影响。文章将制度弹性概念引入会计与财务分析,在对制度弹性进行一般性描述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以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为例,阐释了制度弹性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并指出了建立和维持政治关系是控股股东寻求和利用制度弹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制度弹性概念的引入将有助于会计与财务研究更全面地解读制度环境对公司行为的影响,以及公司行为与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红  杨凌霄  
金字塔股权结构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之中,并以其复杂的结构降低公司透明度,隐藏终极股东身份,发挥放大控制权的杠杆效应,加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我国大宗股权转让事件为样本研究金字塔结构与终极股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字塔形态特征和内部权力结构对终极股东利益侵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大股东的监管势在必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光伟  刘星  
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广大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很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持股价格的涨跌以及交易的盈亏。本文以2003~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以研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是否真正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结果表明,股票发行溢价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股票上市市场环境、所在行业以及上市前绩效、规模均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此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股票收益率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关。股票收益率与当年宏观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绩效显著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并没有显著影响广大中小流通股股东的收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益娟  罗正英  
本文深入剖析股权集中所导致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大股东控制的激励效应和侵占效应对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LLSV模型中纳入代表激励效应的现金流权变量和代表侵占效应的两权分离变量,数理模型及模拟仿真结果都表明,大股东控制具有激励和侵占的双重效应,随着现金流权比例的增加,大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都增加,两权分离度只能增加大股东自身价值,但低现金流权比例和高两权分离度所对应的大股东价值要显著低于高现金流权比例和低两权分离度对应的大股东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甘月   李增福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近年来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行权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的行权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提高中小股东在利益侵占相关议案中的投票率、提高上市公司的媒体负面关注度和增加其面临的诉讼风险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治理效应在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且当投服中心采取公开发声和参加股东大会这两种方式行权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果更显著。文章拓展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研究,为投服中心保护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证据,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投服中心未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燕  廖冠民  孙荣  
本文从高管更换视角考察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其高管激励效率。我们检验发现:(1)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会降低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2)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公司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受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负向影响更大。(3)当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对公司高管更换效率的损害更小。这些实证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会损害高管激励效率,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更为严重,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