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9)
- 2023(5640)
- 2022(4768)
- 2021(4395)
- 2020(3776)
- 2019(8277)
- 2018(8405)
- 2017(16295)
- 2016(8752)
- 2015(9877)
- 2014(9887)
- 2013(9521)
- 2012(8838)
- 2011(7891)
- 2010(7981)
- 2009(7733)
- 2008(8121)
- 2007(7338)
- 2006(6686)
- 2005(6441)
- 学科
- 管理(38184)
- 济(33165)
- 经济(33086)
- 业(32351)
- 企(30209)
- 企业(30209)
- 财(17222)
- 方法(14038)
- 制(13518)
- 务(12569)
- 财务(12543)
- 财务管理(12521)
- 企业财务(12106)
- 数学(11860)
- 数学方法(11752)
- 体(9417)
- 业经(9313)
- 体制(8360)
- 中国(7693)
- 农(7062)
- 银(7003)
- 银行(6998)
- 行(6567)
- 融(6542)
- 金融(6540)
- 划(5962)
- 理论(5791)
- 学(5742)
- 技术(5634)
- 税(5576)
- 机构
- 大学(130287)
- 学院(127812)
- 济(52556)
- 管理(51970)
- 经济(51454)
- 理学(43813)
- 理学院(43430)
- 管理学(42923)
- 管理学院(42661)
- 研究(39364)
- 中国(32474)
- 财(31845)
- 京(26773)
- 财经(24118)
- 经(21742)
- 科学(20903)
- 江(19821)
- 中心(19148)
- 所(19003)
- 财经大学(17967)
- 北京(16849)
- 经济学(16418)
- 研究所(16382)
- 农(15864)
- 州(15764)
- 业大(15243)
- 经济学院(14676)
- 商学(14604)
- 商学院(14465)
- 范(14180)
- 基金
- 项目(79845)
- 科学(64164)
- 研究(60314)
- 基金(60278)
- 家(51204)
- 国家(50813)
- 科学基金(45046)
- 社会(39896)
- 社会科(37883)
- 社会科学(37874)
- 基金项目(31585)
- 省(29627)
- 自然(28290)
- 教育(27679)
- 自然科(27677)
- 自然科学(27670)
- 自然科学基金(27241)
- 编号(24914)
- 划(24868)
- 资助(24261)
- 成果(22264)
- 制(21619)
- 部(18643)
- 重点(17528)
- 国家社会(16989)
- 项目编号(16914)
- 教育部(16714)
- 创(16632)
- 性(16298)
- 人文(16212)
共检索到201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承袭La Porta等(1999)的终极控制权论,实证考察了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以及终极产权性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增加了终极控制股东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和能力,并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和透明度;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更加严重,其主动提高透明度的动机更小,信息透明度更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深市民营上市公司563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现金流权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的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作为终极控制股东隐蔽控制权收益的一个机制,终极控制股东会通过操纵公司透明度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与"堑壕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公司透明度负相关。与"激励效应"相一致,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透明度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玲
终极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有利益侵占动机,特别是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小时,其侵占动机越强烈。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个能综合代表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产出变量,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报告的透明度越高,终极控制股东的利益侵占比例越低,并且当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较小时,财务报告透明度对利益侵占的治理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加大企业内外部治理力度以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抑制终极控制股东利益侵占的重要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超额控制 资本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艺峰 况学文 聂亚娟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政 钟廷勇 刘怡芳
内部控制作为弥补契约不完全性的控制系统,其有效程度直接决定了信息透明度的高低,进而影响股市信息效率。基于中国市场环境,文章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角度实证分析了信息透明度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改善,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等降低信息透明度的行为来促进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在对内生性进行控制以及剔除内部控制质量中应计盈余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和股价信息含量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改善股市信息效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政 钟廷勇 刘怡芳
内部控制作为弥补契约不完全性的控制系统,其有效程度直接决定了信息透明度的高低,进而影响股市信息效率。基于中国市场环境,文章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角度实证分析了信息透明度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改善,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等降低信息透明度的行为来促进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在对内生性进行控制以及剔除内部控制质量中应计盈余影响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云
文章以我国2008—2012年间A股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信息透明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内部控制缺陷弱化了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较高时,加剧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信息透明度的不利影响,拓展了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促进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康萍 徐翩翩
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选取了深沪两市71家上市公司的有效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探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途径及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存在正向与负向经营业绩变化的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不同,而且企业经营业绩稳定性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作用。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经营业绩状况综合判断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关键词:
会计信息 透明度 内部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影 杨博 白明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内部控制质量细化为内部控制缺陷(质量)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在经过工具变量等内生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仍然稳健,结果能够为公司改善业绩提供科学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豫湘 庞刚
本文采用2002~2007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超额控制和"掏空"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程度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市场化进程显著影响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在不同的市场化进程水平上,因"掏空"成本的差异,超额控制对"掏空"的影响也会存在差异。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超额控制 掏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建 余耀东 杨帅
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分别是从公司外部宏观层面和内部微观层面影响公司价值的两类主要因素。在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普遍存在超额控制权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终极股东超额控制权中介效应的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大样本经验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会显著损害上市公司价值;公司治理环境和股权制衡基本不具有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但可以通过抑制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进而间接具有价值创造效应;股权集中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创造效应,虽然股权集中会促进终极股东的超额控制权从而具有间接的价值损害效应,但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趋同大于对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与大股东竞合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超额控制与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正"U"型关系;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形成的竞争力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大股东联合短期债权人对终极控制人自利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力在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股东及终极控制人是绝对控股股东时显著减弱;第二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一致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此时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更容易形成"合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二大股东为信托股东时,更容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减弱,不再显著。而当第二大股东为受益股东时,和终极控制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增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常洪 郭嘉琦 焦文婷 王战
家族企业对社会情感财富目标的追求是其区别于非家族企业的重要特性,社会情感财富目标与企业经济利益间冲突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不容忽视。以社会情感财富为理论基础,基于573家上市家族企业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受市场化程度影响时,家族涉入情境下信息透明度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促进企业R&D投入;家族控制对R&D投入有消极影响;当企业信息透明度较高时,会抑制家族所有者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动机,进而增强其对企业R&D投资的积极作用。在市场化程度更高、产权保护力度较大的地区,信息透明度会缓解家族控制权对R&D投入的消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信息使用者能透过接收到的会计信息看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质,应具备公允、及时、清晰的特征。因此,本文利用2009—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否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显著降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有显著影响;与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样本组相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样本组会计信息确认的更为及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会计信息的及时确认与计量;就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影响而言,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但从总体来说,本文仍然能够得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结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透明度 价值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