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2)
- 2023(9354)
- 2022(7411)
- 2021(6618)
- 2020(5447)
- 2019(12250)
- 2018(12119)
- 2017(23872)
- 2016(13143)
- 2015(14975)
- 2014(15012)
- 2013(14556)
- 2012(13031)
- 2011(11473)
- 2010(11774)
- 2009(11378)
- 2008(11676)
- 2007(10873)
- 2006(9890)
- 2005(9536)
- 学科
- 济(53657)
- 经济(53557)
- 管理(51185)
- 业(48137)
- 企(43149)
- 企业(43149)
- 财(23259)
- 方法(21103)
- 制(18797)
- 数学(18009)
- 数学方法(17863)
- 务(16959)
- 财务(16930)
- 财务管理(16902)
- 企业财务(16339)
- 中国(15624)
- 农(14630)
- 业经(14151)
- 体(13676)
- 体制(11677)
- 银(10858)
- 银行(10848)
- 融(10460)
- 金融(10458)
- 行(10285)
- 农业(8884)
- 划(8653)
- 学(8492)
- 技术(8082)
- 地方(8020)
- 机构
- 大学(191339)
- 学院(189980)
- 济(81730)
- 经济(80029)
- 管理(74006)
- 理学(62479)
- 理学院(61916)
- 研究(61776)
- 管理学(61092)
- 管理学院(60738)
- 中国(52072)
- 财(45524)
- 京(39933)
- 财经(34775)
- 科学(32721)
- 经(31521)
- 所(30364)
- 江(30174)
- 中心(29066)
- 农(27037)
- 研究所(26340)
- 财经大学(25950)
- 经济学(25768)
- 北京(25301)
- 业大(23893)
- 州(23374)
- 经济学院(22993)
- 院(22293)
- 范(21623)
- 商学(21576)
- 基金
- 项目(117718)
- 科学(94334)
- 基金(88329)
- 研究(87905)
- 家(75569)
- 国家(74970)
- 科学基金(65772)
- 社会(58682)
- 社会科(55679)
- 社会科学(55666)
- 基金项目(46345)
- 省(44161)
- 自然(41251)
- 教育(40625)
- 自然科(40309)
- 自然科学(40299)
- 自然科学基金(39644)
- 划(36979)
- 资助(35636)
- 编号(34843)
- 成果(29729)
- 制(28440)
- 部(27400)
- 重点(26337)
- 国家社会(24824)
- 教育部(24377)
- 创(24293)
- 课题(23989)
- 性(23921)
- 发(23792)
共检索到302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亮 崔学刚
市场失灵是"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化程度尽管是影响"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因素,但并不是独立发生作用的,而是通过控制权性质对公司层级特征产生影响;国有上市公司"金字塔"型股权控制结构的控制层级与市场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非国有上市公司"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控制层级与市场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对企业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度要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市场化程度与控制权性质是影响公司层级进而影响"金字塔"结构的重要因素。为此,建议政府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速市场化进程;完善信息披露,规范控股股东行为;控制权性质不同的企业行为特征与利益动机不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淑芳 陈晓 姚正春
本文探讨了控制权转让市场中收购方终极所有权、层级与信息泄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方的终极所有权属性与信息泄露严重程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当收购人为民营企业时,非公开收购信息进入股价的速度要明显的慢于国有企业收购人;当地方国有企业为收购人时,其非公开收购信息进入股价的速度又明显的快于其他两类企业。表明民营企业维护收购信息的机密性的动机最强,而地方国有企业收购信息则最容易被市场察觉。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公司的层级结构与信息泄露速度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一发现意味着收购等重大事件的决策权集中在控制链最上层控制人手中,下层企业只是执行这些决策的工具。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层级 信息泄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雪梅
按照终极控股权和控制层级理论,将北京109家样本公司分为八类。用EVA验证各类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结果得出:样本公司2009年的平均EVA值偏低,均值为0.03%;终极控股股东性质对EVA的影响不显著,控制层级与EVA显著负相关;非政府一级控股公司EVA值最高,其次是政府二级控股公司,他们显著优于政府控股四级控股公司和非政府三级控股公司。
关键词:
终极控股 股权 控制层级 经济增加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炜 陆帅
基于2009-2013年间发生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考察了终极控制人、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并购行为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控制企业发生本地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且并购绩效更差;非政府控制企业发生异地并购的可能性更高,且并购绩效更好;地区市场化程度并不直接影响企业并购,但会间接加剧政府控制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可以利用异地并购减少政府干预,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市场化程度 并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万丛颖
本文根据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选取644家主营业务范围和主营产品类型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终极产权理论,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结构、政府控制和对不同政府层级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引入政府层级与控制权结构的交互项,分析政府层级对控制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实际控制人手中现金流权和控制权比重均对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正向影响,政府控制对公司绩效同时存在正向和负向影响。此外,地方政府控制对公司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中央政府控制,且对现金流权和控制权比重对公司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谢志华 郑职权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考察终极控制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保护性行业中,在控制公司规模、行业、上市地点、财务杠杆、治理因素以及上年度业绩的情况下,民营终极控制权的上市公司业绩显著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在保护性行业中,国有控制权与民营控制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本文提供了终极控制权性质与公司绩效的系统性经验证据,对于继续进行民营化改革的政策制定与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民营控制 国有控制 终极控制人 配对样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利辉 兰芬 张雪华
笔者以2004年~2010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金字塔股权结构公司为样本,首次研究金字塔层级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并分析终极控制股东产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字塔层级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金字塔层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金字塔层级反映控制股东行为,政府监管和公司治理应充分考虑金字塔股权安排和终极控制股东产权性质对公司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甄 胡军
本文以2003—2011年A股发生终极控制人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四类控制权变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国有转民营和民营转国有都能显著提高公司绩效,而国有转国有和民营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并不显著;(2)民营转国有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源于隧道效应的减弱,而国有转民营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则是隧道效应的减弱和经理人代理问题的降低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结论说明,产权性质的改变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所有制结构在治理问题上各有优缺点:国有企业往往面临更为严重的经理人代理问题,而民营企业的大股东隧道效应更为严重。所有权性质的转变导致治理形式的转换,新的治理形式克服了原先治理形...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梦岚 李明辉
借鉴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构建关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解释力有限,说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收费时对被审计单位的公司治理因素考虑较少。具体而言,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较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之间大体上呈U型关系,即股权适度集中和管理层适度持股最有利于降低审计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的U型关系仅存在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研究还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
关键词:
审计定价 公司治理 控制权 审计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曾义 吴昊旻
文章以2004年至2009年期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市场化进程、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资本投资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降低了公司资本投资的价值,两权分离的这种负面作用在低成长与高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更严重;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公司资本投资的价值,并能抑制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资本投资价值的负面影响,但市场化进程的这种积极作用在政府控制的公司较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以2010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例,对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其分离情况对绩效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现金流权、终极控制权分离状况与企业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现金流权与经营绩效显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两种权利分离指标越高则公司绩效越差,反之,则越好。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公司绩效 现金流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群英
一、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偏离(一)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及两权偏离度界定本文以现金流量权衡量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而以终极控制权衡量终极控制人所拥有的表决权。从本质上看,终极控制人在投入资本后取得股份比例然后才能取得控制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木西 张紫薇 白云飞
政府经济行为动机存在两个层次的不完备,其非效率导向的经济行为导致经济的粗放式发展。本文以2003~2017年地方国企国有股转让数据为样本建立Logit模型,检验后发现:市场化改革能够提高政府转移国企控制权的经济效率动机并能够显著降低政府的寻租收益动机;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以及中介组织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能够显著促进地方国企控制权转移。文章提出,市场化改革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动机以及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配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控制性股东。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在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同时,又存在着控制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从而导致了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股权结构,是终极控制性股东用来强化控制权的一种常用方式。在该结构下,终极控制性股东利用两权分离通过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及小股东利益,从而加剧了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终极控制权 融资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毅平 徐潇
以2003—201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终极控制权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幅度越大,机构持股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并负向调节了终极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还发现,机构持股对终极控制权的负向调节作用仅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公司和正向盈余管理组中,这说明机构持股能够有效替代外部治理机制的不足,而且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抑制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机构持股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