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7)
2023(11025)
2022(9447)
2021(8543)
2020(6911)
2019(15558)
2018(15357)
2017(29675)
2016(15845)
2015(17718)
2014(17769)
2013(17892)
2012(16916)
2011(15433)
2010(15626)
2009(14635)
2008(14890)
2007(13514)
2006(12283)
2005(11893)
作者
(45426)
(37848)
(37539)
(35981)
(24376)
(17981)
(17074)
(14574)
(14247)
(13788)
(13179)
(12734)
(12310)
(12259)
(12222)
(11788)
(11228)
(11146)
(10995)
(10492)
(9719)
(9183)
(9085)
(8777)
(8633)
(8615)
(8568)
(8380)
(7559)
(7341)
学科
(70833)
经济(70728)
管理(50215)
(45287)
(37701)
企业(37701)
(24113)
方法(23597)
(22410)
银行(22396)
中国(22313)
(21244)
数学(20513)
(20433)
数学方法(20390)
地方(19136)
(18389)
金融(18387)
(17696)
业经(17110)
(13980)
(12891)
制度(12887)
(12557)
财务(12528)
财务管理(12493)
(12432)
贸易(12414)
(12010)
企业财务(12004)
机构
学院(225577)
大学(225129)
(99804)
经济(97658)
管理(82720)
研究(81070)
中国(71723)
理学(68053)
理学院(67278)
管理学(66447)
管理学院(65995)
(54619)
(48647)
科学(43654)
(40968)
财经(40792)
中心(38138)
(36938)
(36841)
研究所(35836)
(34126)
经济学(31980)
北京(31773)
财经大学(30368)
(29998)
(29859)
(28932)
经济学院(28673)
银行(28640)
(28249)
基金
项目(136182)
科学(108118)
研究(103381)
基金(99309)
(84611)
国家(83883)
科学基金(72567)
社会(67901)
社会科(64625)
社会科学(64614)
(52754)
基金项目(51374)
教育(47115)
(44156)
自然(43834)
自然科(42815)
自然科学(42808)
自然科学基金(42083)
资助(41439)
编号(41075)
成果(35092)
(33748)
(31163)
(30990)
重点(30842)
课题(29895)
(28596)
国家社会(28434)
(27778)
发展(27682)
期刊
(120768)
经济(120768)
研究(80471)
中国(55029)
(45918)
金融(45918)
(44057)
管理(34877)
(33434)
学报(29815)
科学(28623)
教育(24374)
大学(23949)
学学(22576)
财经(21914)
农业(20949)
经济研究(19464)
业经(19010)
技术(18919)
(18624)
问题(15249)
(12700)
理论(12446)
国际(12374)
世界(11280)
实践(10986)
(10986)
(10785)
现代(10600)
技术经济(10401)
共检索到38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春强  赵燕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发行数据,本文研究了公司披露的高管货币薪酬信息对债券发行溢价的影响。结论显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债券发行溢价显著负相关,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货币薪酬水平与债券发行溢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较弱;政府限薪令的实施却会增强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货币薪酬与债券发行溢价之间的负向关系。以上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公司治理、资产定价和产权理论的研究。同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议:首先,监管层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其次,上市公司应重视薪酬激励在证券市场中的信号效应并合理设计薪酬制度;最后,债券投资者应同时关注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李波  
文章基于锦标赛和社会比较理论,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经验证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债券发行时信用价差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管团队内部和外部薪酬差距均与债券发行价差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地,较低的行业竞争程度会弱化高管(内部和外部)薪酬差距与债券发行价差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以上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发行价差的影响因素和公司治理中薪酬制度安排的外部效应,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高管薪酬、信用价差以及行业竞争领域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选取我国2009-2014年沪深A股404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薪酬激励有助于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对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有显著影响,但与民营企业相比,缓解作用相对较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薪酬激励对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亮亮  
文章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管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中央直管银行显著负相关,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实际控制人性质影响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制定中的作用;投资主导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负相关,业务主导型机构投资者比例与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在非中央直管银行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银行高管货币薪酬制定中异质机构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控制人的不同选择扮演"监督者"还是"合谋者"角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璐  方静  
打破投资者对债券按期全额兑付的预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地方国有企业信用债违约为背景,重点考察了投资者适应性预期对其按期全额兑付预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4—2019年我国信用债市场上成功发行的地方国有企业信用债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度量了投资者按期全额兑付预期对债券发行溢价的影响,证明了投资者对债券按期全额兑付的预期会因适应性预期的调整而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应性预期会因债券发行的地区、有无担保、发行金额及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消除投资者按期全额兑付预期、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定价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锐  攸频  
本文通过构建债券发行溢价模型,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偏离问题。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定价较二级市场定价存在严重背离,发行利率偏低,主要受发行要素、宏观经济要素、行政干预要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二级市场定价相对合理。为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市场化,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应严格参考二级市场定价、拓展地方政府债券投资主体、降低商业银行投资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永生  陈维政  
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高管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理论视角,考虑终极控制权情景因素,实证分析了高管股权激励的结果效应。结论显示,终极控制权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方式的选择,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影响企业绩效,具体控制权情景下高管薪酬激励方式间企业绩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不论国有性质还是非国有性质,低控制权强度下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高控制权强度下二者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以2002~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产权背景下高管薪酬与技术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越大,高管越倾向于自主创新;会计短期业绩越多,高管越倾向于技术引进;在中央控股的企业中,采取股权激励作为高管主要薪酬方式确实比会计短期业绩更有利于自主创新;地方国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高管薪酬的长短期激励方式有关;对于私有企业而言,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莹  
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6年6月期间发行了公司债券的深市和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货币薪酬、高管持股两种不同的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了产权性质如何对高管薪酬激励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负相关,而高管持股比例与债券融资成本正相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彩虹  
对于债券,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发行债券的目的也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但是,对于债券发行的货币政策的意义则不一定知道得很多,这是货币理论界和银行界的事情.然而,货币理论界和银行界也并非能解释清债券和重大的货币政策方面的问题,对有些问题或许关注不够,或许问题的确复杂,至今也没有得到完美的结论.但只要这些问题的确是重大的货币政策问题,或者至少是重大的货币政策问题的侧面,我们就有责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债券在中国流行开来之后,它与货币政策的一些大的方面的关系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王晓雪  张力生  
本文采用2013—2016年沪深两市42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t-1期高管薪酬对t期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法检验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以及终极控制权不同时内部控制调节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公司研发强度产生强化作用且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公司高质量内部控制环境,使高管薪酬与公司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得到显著强化;根据终极控制权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发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表现出了显著地调节效应,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进行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建设,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发挥其治理效应,对高管薪酬与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起到显著地强化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文章以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P方法、LP方法测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当货币薪酬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货币薪酬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当货币薪酬过高亦会导致高管过度激励,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过度激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上述的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宜霞  石大鹏  
基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过高受到广泛质疑和央企高管薪酬受到管制的背景,研究行业垄断、薪酬管制对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垄断依然会显著提高公司高管的货币性薪酬,现行的薪酬管制政策能够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其效果也明显好于一般公司治理因素。公司绩效可以显著提高高管的货币性薪酬,这与以往国内的部分研究结果相反。监事会规模可以显著约束高管的货币性薪酬,但高管持股比例、独董比例却没有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因此,应当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完善薪酬管制,加强信息披露;改革高管薪酬制度,实施股权激励;改进公司治理,明确职责和权限,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干胜道  王杭  陈彦琼  
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管薪酬粘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采用我国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存在高管薪酬粘性;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但独立董事规模或监事会规模扩大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不明显。我国企业在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不仅需要机构投资者发挥"股东积极主义"的治理作用,强化对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的质询机制,而且需要从证券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等方面引入更有效的外界监督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永杰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我国A股上市并持有公允价值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两类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经济制度,对比了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下公允价值损益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真实性盈余与其的相关系数;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要小于真实性盈余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系数。国有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边度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程度要小于非国有企业,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国有公允价值变动与其的相关程度没有明显的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