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0)
2023(16182)
2022(14120)
2021(13180)
2020(11237)
2019(25818)
2018(25565)
2017(50025)
2016(26810)
2015(30131)
2014(29857)
2013(29336)
2012(26450)
2011(23602)
2010(23402)
2009(21627)
2008(21219)
2007(18434)
2006(16159)
2005(14190)
作者
(74518)
(62181)
(61607)
(58644)
(39464)
(29695)
(28016)
(24200)
(23511)
(22082)
(21130)
(20722)
(19541)
(19418)
(19019)
(19005)
(18468)
(18420)
(17824)
(17720)
(15051)
(15029)
(14861)
(14122)
(13819)
(13672)
(13626)
(13496)
(12361)
(12035)
学科
(105417)
经济(105270)
管理(87660)
(83672)
(72286)
企业(72286)
方法(51499)
数学(45143)
数学方法(44570)
(35489)
(27217)
中国(25356)
(24983)
(24026)
财务(23947)
财务管理(23900)
业经(23769)
企业财务(22846)
(20235)
地方(18536)
农业(18206)
(17802)
(17583)
贸易(17574)
理论(17095)
(17078)
技术(16988)
(16418)
银行(16372)
(16336)
机构
大学(378234)
学院(374865)
管理(154239)
(151530)
经济(148403)
理学(134445)
理学院(133068)
管理学(130839)
管理学院(130144)
研究(117368)
中国(88476)
(78445)
(74242)
科学(69877)
财经(59379)
(56550)
(54409)
中心(54153)
(54087)
业大(53898)
(53075)
研究所(51089)
北京(48999)
(46513)
师范(46073)
经济学(45923)
财经大学(44595)
(43031)
(42913)
农业(42338)
基金
项目(259377)
科学(205983)
基金(191365)
研究(190272)
(165168)
国家(163856)
科学基金(143168)
社会(121715)
社会科(115524)
社会科学(115493)
基金项目(102049)
(99844)
自然(93646)
自然科(91516)
自然科学(91497)
自然科学基金(89847)
教育(87922)
(83860)
资助(78626)
编号(77253)
成果(61853)
(58251)
重点(57228)
(54149)
(53177)
课题(51619)
教育部(50887)
(50568)
创新(50565)
国家社会(50180)
期刊
(160211)
经济(160211)
研究(108538)
中国(66822)
(60527)
管理(57371)
学报(55974)
科学(51951)
(48603)
大学(44015)
学学(41589)
教育(37209)
农业(33345)
技术(32684)
(32416)
金融(32416)
财经(29400)
业经(25786)
经济研究(25159)
(24943)
问题(20864)
理论(18390)
财会(17897)
技术经济(17821)
图书(17486)
(17230)
科技(17178)
(16919)
实践(16734)
(16734)
共检索到53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强  郝颖  
本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发生的以上市公司为标的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并购过程中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和并购前后投资效率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并购目标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并购过程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具有显著的关联,并购交易前后资本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变化。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并购交易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2)并购交易后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比并购前显著改善,其中未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比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非效率投资程度改善更为明显。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仲鸣  
基于大小股东代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对我国企业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并且,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低,这种代理问题对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表现得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较高的现金持有偏好是终极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机制。但以上结论在国有企业并不成立。本文从终极控制人视角拓展转型国家的投资理论,也从投资视角为理解产权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颖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为样本,使用二元Probit模型,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对我国特殊体制情景之下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和持股比例与并购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以及同区域并购;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同区域并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云霞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变更对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制权转移总体上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变更能够改善国有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控制权转移之后收购的资产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没有发现这种正向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是否变更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健  席酉民  贾隽  
基于前人对于控制权制衡的研究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作者提出了上市公司控制权制衡与关联并购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间的关联并购数据,对假设进行了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本文验证了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即基于博弈的控制权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少;附属于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关联并购行为。基于股权比例的竞争力指标与关联并购行为发生的关系并不明显;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多,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谋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国宇  
通过并购获取公司的控制权、随后变更CEO并与之合谋是大股东掏空行为得逞的重要途径。利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有:公司控制权转移一般同时会引起CEO变更,但控制权转移并不必然导致掏空;如果并购方以劣质企业为并购目标,并且实施的是跨行业并购,掏空是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的主要动机。进一步,若控制权转移的同时发生CEO变更,其目的是实施掏空动机下大股东与高管的合谋行为。为此,本文建议针对那些动机难以合理解释的并购行为,提前识别掏空与合谋行为,并加强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国宇  
通过并购获取公司的控制权、随后变更CEO并与之合谋是大股东掏空行为得逞的重要途径。利用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有:公司控制权转移一般同时会引起CEO变更,但控制权转移并不必然导致掏空;如果并购方以劣质企业为并购目标,并且实施的是跨行业并购,掏空是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的主要动机。进一步,若控制权转移的同时发生CEO变更,其目的是实施掏空动机下大股东与高管的合谋行为。为此,本文建议针对那些动机难以合理解释的并购行为,提前识别掏空与合谋行为,并加强监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荆新  崔学刚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并对1999-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全样本进行回代检验,有64.5%的总正确率;对未来数据(2002和2003年)数据的预测研究表明,预测总正确率为75.7%和64.4%,综合预测准确率为70.1%,综合预测敏感度为57.8%,综合指定度为70.3%,说明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息  杜玉鹏  
依据财务数据法,以我国资本市场2003年~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对控制权转移前后目标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两配对Wilcoxon检验。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显著的改善公司业绩,在当前情况下,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管水平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晋平  
本文考察了1993~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交易特征,发现国有收购方的受让比例和实际持股比例均高于非国有收购方,这可能是由于国有收购方受到较强的行政干预,而非国有收购方具有更强烈的投机性动机所致;控制权转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转移价格有正面影响,而总股本有负面影响,国有控制权的转移价格较高;股东权益对转移溢价率有负面影响,控制权转移数量有正面影响,新兴行业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溢价率高于传统行业公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培欣  谭雪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梳理控制权转移的方式、提炼和分析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2007年至2011年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角度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运用多元回归法分别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窗口期(-20,20)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3.549%,以事件日为临界点,呈现出先剧烈后舒缓的增长趋势,直至增长态势消失,说明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控制权转移的信息在事件日前已经被消化;行业变更、高管变更、转让价格与二级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波  王晓玲  
本文以2003—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窗口选定2002—2006年,跟踪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当年和后一年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实证检验证实,控制权转移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高管是否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