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6)
2023(16497)
2022(13985)
2021(13383)
2020(11355)
2019(26365)
2018(26049)
2017(49637)
2016(26970)
2015(30916)
2014(30712)
2013(30548)
2012(27983)
2011(25215)
2010(24940)
2009(23572)
2008(23854)
2007(21364)
2006(18522)
2005(16997)
作者
(75841)
(63566)
(63269)
(60439)
(40447)
(30223)
(28966)
(24653)
(24046)
(22599)
(21483)
(21452)
(20277)
(19996)
(19880)
(19779)
(18984)
(18937)
(18444)
(18241)
(15711)
(15412)
(15342)
(14423)
(14360)
(14220)
(14219)
(13952)
(12741)
(12502)
学科
(110054)
经济(109914)
管理(93145)
(83187)
(72299)
企业(72299)
方法(53478)
数学(46870)
数学方法(46370)
(37384)
中国(29339)
(27961)
(27002)
(25389)
财务(25321)
财务管理(25262)
企业财务(24056)
业经(23850)
(21955)
贸易(21941)
(21464)
(20279)
(19817)
银行(19789)
环境(18681)
(18644)
(18019)
(17913)
金融(17908)
(17872)
机构
大学(386827)
学院(383682)
(164687)
经济(161411)
管理(153060)
理学(130216)
理学院(128876)
管理学(126941)
研究(126561)
管理学院(126194)
中国(103665)
(81643)
(81289)
科学(73053)
财经(63671)
(62924)
中心(60147)
(57959)
(57939)
(57191)
研究所(56435)
业大(52440)
北京(51402)
经济学(51318)
财经大学(47533)
(46330)
经济学院(46235)
师范(45866)
农业(45336)
(45316)
基金
项目(249763)
科学(198141)
基金(185373)
研究(182353)
(160626)
国家(159357)
科学基金(137961)
社会(118394)
社会科(112402)
社会科学(112372)
基金项目(97372)
(94246)
自然(88814)
自然科(86772)
自然科学(86748)
自然科学基金(85252)
教育(84365)
(80170)
资助(76973)
编号(72579)
成果(59550)
(57512)
重点(56085)
(51940)
(51709)
教育部(50029)
国家社会(50002)
课题(49385)
(49150)
创新(48815)
期刊
(179248)
经济(179248)
研究(113464)
中国(76998)
(69078)
管理(59740)
学报(55672)
科学(53343)
(51372)
大学(43459)
(41699)
金融(41699)
学学(40982)
农业(34345)
教育(34239)
技术(33741)
财经(32727)
经济研究(28788)
(28070)
业经(26213)
问题(23428)
(20959)
(20860)
财会(19445)
技术经济(19212)
国际(18902)
理论(18589)
统计(18494)
(18293)
会计(18190)
共检索到581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正英  吴昊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胜  
本文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特征出发,研究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终极控制人性质及某些公司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在形态上呈U型关系;盈余管理幅度与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随着两权分离度的增大,终极控制人有动机和能力进行盈余管理,国有终极控制人具有更大的盈余管理动机;独立董事未能起到良好的治理作用;盈余管理幅度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两权分离度决定了终极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等外部人利益的动机和能力,是影响终极控制人实施盈余管理的最深层次原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雷文谨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换入换出资产的计价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公允价值"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尤其体现在确认方法上,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亚敏  苗连琦  姚正海  
本文以2016年中国1560家制造业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探讨了供应商关系型交易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公司治理与供应商关系的交乘作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关系与公司的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加入了公司治理的各变量之后,供应商与公司的关联关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对大样本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抑制作用在盈余管理为正的公司更显著,关系型交易多的企业更易出现盈余管理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群  黄谦  
通过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来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内部人控制对盈余的操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本文以非经常性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作为盈余管理代理变量,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8年的季度数据,在引入公司治理因素后,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会计政策选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变更显著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会计行为:当人民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上市公司通过盈余操纵增加利润来抵消从紧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冲击。进一步,我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非ST类和交叉上市公司,民营企业、ST类及单一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表明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会计行为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贺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揭示了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公司控制权争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云峰  温佐望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分裂,国有股产权缺位,内部人控制”失衡治理结构不但无法有效约束盈余管理,反而激励盈余管理产生,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动机特殊现象的根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包燕萍  
本文以2003-2012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基础,从宏观、微观和区域金融这三个视角研究了货币政策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当货币政策越是紧缩时,公司越可能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处于货币政策紧缩阶段时,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相对于处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区域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曲应  卢晓明  
文章以2013年深市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盈余管理划分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根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度量出的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解释变量,综合考虑公司规模、营业周期等控制变量,通过SPSS统计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则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嘉鑫  王永海  
本文以2012年《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的颁布作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企业,实验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且经过断点回归、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关键变量、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内控监管收紧产生的监管压力会导致管理层选择操纵更隐蔽、法律风险更低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横截面差异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主要存在于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营业绩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毅平  徐潇  
以2003—201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终极控制权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幅度越大,机构持股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并负向调节了终极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还发现,机构持股对终极控制权的负向调节作用仅体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公司和正向盈余管理组中,这说明机构持股能够有效替代外部治理机制的不足,而且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抑制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宁  梁楚楚  
以盈余管理行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2002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购买保险的公司,购买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国内和香港交叉上市(同时发行AH股)和仅国内上市(仅发行A股)两个子样本,发现对于AH股公司,购买保险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而对于仅发行A股的公司,购买保险的公司却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目前尚未发挥对国内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作用。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作用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具体地,在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对完善的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敏  王志超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应用LISREL模型,深入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管控制权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然而,在引入高管控制权影响条件下,即当总经理来自控股股东单位或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控制权的增加提高了高管报酬水平,但却降低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高管控制权缺乏监督和制衡时,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失效,导致总经理寻租空间增大,由此,相对抑制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即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动因下,反而减少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比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