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9)
2023(19012)
2022(16414)
2021(15428)
2020(13037)
2019(30250)
2018(29530)
2017(56586)
2016(30434)
2015(34327)
2014(33793)
2013(33430)
2012(30561)
2011(27367)
2010(27692)
2009(25755)
2008(25051)
2007(21581)
2006(18897)
2005(17142)
作者
(84640)
(70473)
(69619)
(66678)
(45026)
(33435)
(31841)
(27524)
(26778)
(25074)
(23880)
(23785)
(22315)
(22176)
(21732)
(21720)
(20818)
(20569)
(20236)
(20190)
(17358)
(17052)
(16934)
(16095)
(15703)
(15607)
(15434)
(15208)
(14086)
(13708)
学科
(123685)
经济(123520)
管理(94200)
(86782)
(73898)
企业(73898)
方法(58143)
数学(50553)
数学方法(49918)
(36946)
中国(34637)
(31758)
(27293)
业经(27048)
(23964)
(23718)
财务(23630)
财务管理(23553)
(23161)
贸易(23144)
(22530)
企业财务(22456)
地方(21580)
农业(20670)
(19465)
银行(19426)
理论(19256)
(19182)
(19180)
金融(19178)
机构
大学(430048)
学院(424503)
(177631)
经济(174104)
管理(169548)
理学(146953)
理学院(145407)
管理学(142951)
管理学院(142165)
研究(141619)
中国(109656)
(91899)
(85803)
科学(82997)
(69433)
财经(68276)
中心(64315)
(62996)
研究所(62366)
(62302)
(60962)
业大(59647)
北京(58133)
经济学(54678)
(54060)
师范(53577)
(51650)
财经大学(51087)
经济学院(49234)
农业(48981)
基金
项目(288168)
科学(228624)
基金(212743)
研究(212385)
(184452)
国家(182972)
科学基金(158470)
社会(136822)
社会科(129829)
社会科学(129796)
基金项目(111641)
(108832)
自然(101884)
自然科(99525)
自然科学(99501)
教育(98093)
自然科学基金(97717)
(92246)
资助(88237)
编号(85311)
成果(70011)
(65446)
重点(64319)
(59739)
(59727)
课题(58404)
国家社会(57352)
教育部(57077)
创新(55877)
(55496)
期刊
(190088)
经济(190088)
研究(129603)
中国(86387)
(68866)
学报(63837)
管理(63587)
科学(59622)
(56691)
大学(50237)
学学(46972)
教育(45516)
农业(38991)
(38377)
金融(38377)
技术(36604)
财经(34045)
经济研究(31559)
(29055)
业经(28689)
问题(24437)
(21205)
(21043)
图书(20304)
理论(20199)
技术经济(20107)
(19617)
统计(19261)
财会(18853)
科技(18784)
共检索到63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清华  田高良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系统地考察了蕴蓄不同代理成本的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决定方式与后果。实证研究发现:(1)第一大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V)与审计委员会(AC)的引入概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在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严重(CV≥20%)的公司中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量权比例(C)与审计委员会的引入概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2)给定终极控制权比例(V),其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抑制作用,在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政府控制的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显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比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志强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战略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终极控制人对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控制人比其他类型控制人有更强的战略委员会治理需求,地方政府、民营、特殊法人控股股东有更多的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诉求;除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外,终极所有权的提高一般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两权分离度的增加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除了有提高管理水平的动机之外,设立战略委员会亦有缓解代理冲突、获取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动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考察了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产权性质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终极产权国有性质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但在终极产权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正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的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及其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企业经理人不仅拥有企业内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而且实质拥有企业外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其中的作为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不是我们所设计的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而是接近于美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这一安排不符合关于现代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的分权制衡原则,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我们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监督为什么会流于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进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创新,即取消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于董事会与之平行的符合本原性质的审计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清华  王平心  殷俊明  
本文利用我国董事会结构之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经验数据,系统地分析和验证了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究董事会在公司财务呈报过程中所扮演的微观治理角色与绩效。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专业性特征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呈报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司拥有更高比例的独立董事、拥有财务独立董事、或者设有审计委员会,均能呈报更高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表征董事会行为特征的变量,即董事会的持股水平、年度会议频率和兼任控股股东职务等却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甚至会议频率与财务呈报质量之间出现了反常的负相关关系;而且,仅是为了满足监管标准需求而设计的独立董事制度,将是很难保证其一定会有效地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内部控制在组织结构中是存在科层结构的,治理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上层建筑,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构建大股东、经理人以及审计委员会的三方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审计委员会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是贯穿整个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控制的若干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咏梅  任飞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国有企业或者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终极控制人是国家控制的公司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所有制的特殊性是否会对审计委员会以及公司治理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类型的角度入手,通过研究国家控制与民营企业控制的公司、政府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公司以及中央政府控制与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之间有无显著差异来研究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同民企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家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更强。政府通过实业公司间接控制的公司比政府直接控制的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动机更强。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环境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上市、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和监事会会议频率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和法制水平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补喜  王平心  
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本文从审计费用率视角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发现,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和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样本之间,董事会的规模和独立性、独立董事规模和报酬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变量及独立董事规模、审计任期与审计费用率的相关性不同。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独立董事责任和董事会、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审计师的任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布勇  丁棠丽  
本文选择2011年的深圳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基于审计委员会特征视角,探讨我国不同产权性质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专业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更大,规模和活跃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则较小。深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和融资渠道的差异,是导致不同产权下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不同,进而导致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莲英  王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苏  
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聘用合格的成员,赋予适当的权利和资源,勤勉地工作是审计委员会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路径。以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为轴线,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路径,体现了在特定治理环境下的"投入"、"作用过程"再到"产出"的完整流程。审计委员会履职的过程控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会议流程控制、年报审计流程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督导流程控制,同时建立实施配套联动的绩效评价体系、薪酬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