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6)
2023(3167)
2022(2666)
2021(2529)
2020(2188)
2019(4812)
2018(4658)
2017(9200)
2016(5080)
2015(5168)
2014(5207)
2013(5083)
2012(4737)
2011(4262)
2010(4212)
2009(3719)
2008(3738)
2007(3333)
2006(2727)
2005(2464)
作者
(15252)
(12985)
(12723)
(12177)
(8247)
(6372)
(5710)
(4930)
(4777)
(4619)
(4430)
(4340)
(4228)
(4169)
(4076)
(3982)
(3921)
(3851)
(3746)
(3624)
(3245)
(3142)
(3088)
(3029)
(2938)
(2850)
(2798)
(2741)
(2682)
(2647)
学科
(17458)
经济(17425)
(15347)
管理(15075)
(12804)
企业(12804)
方法(9666)
数学(8405)
数学方法(8316)
(5998)
(5384)
(4498)
(4427)
财务(4421)
财务管理(4411)
企业财务(4333)
(4144)
中国(3775)
(3651)
银行(3640)
业经(3609)
(3461)
技术(3449)
(3386)
金融(3385)
理论(3157)
农业(3046)
(2907)
贸易(2906)
(2845)
机构
大学(72549)
学院(71140)
(27530)
管理(27487)
经济(26994)
理学(24695)
理学院(24401)
研究(24287)
管理学(23874)
管理学院(23740)
中国(17520)
科学(16447)
(15926)
(14604)
(13469)
业大(13000)
农业(12772)
(12709)
研究所(11860)
财经(11294)
中心(11071)
(10434)
(10004)
财经大学(8733)
(8659)
经济学(8600)
北京(8570)
农业大学(8477)
(8471)
师范(8293)
基金
项目(52567)
科学(42157)
基金(40830)
(37344)
国家(37082)
研究(33734)
科学基金(31782)
自然(22698)
社会(22401)
自然科(22286)
自然科学(22278)
自然科学基金(21943)
基金项目(21885)
社会科(21307)
社会科学(21301)
(19584)
(17127)
资助(16771)
教育(15841)
(12005)
编号(11887)
重点(11863)
(10893)
科研(10680)
计划(10573)
(10311)
创新(10212)
教育部(10151)
(10101)
国家社会(9795)
期刊
(25894)
经济(25894)
研究(17816)
学报(15997)
(13699)
科学(13536)
中国(12205)
大学(11652)
学学(11350)
(10757)
管理(9840)
农业(9132)
(6709)
金融(6709)
财经(5987)
教育(5150)
(5075)
(4768)
经济研究(4631)
业大(4592)
(4338)
技术(4284)
业经(4026)
农业大学(3899)
科技(3516)
问题(3382)
林业(3096)
商业(2953)
技术经济(2923)
理论(2873)
共检索到95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魏凯  蔡红英  陈春山  张旭光  郭弘艺  李超  马龙  郭明磊  
通过Y形迷宫实验研究了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对其栖息地4种水溶性氨基酸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细鳞鲑对浓度10-6摩尔每升(M)单体氨基酸有明显的趋向反应。细鳞鲑对谷氨酸有较显著的行为敏感性,对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表现相似的敏感性。根据相对偏好度有效值,细鳞鲑对氨基酸的选择偏好性顺序为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细鳞鲑嗅觉行为的偏好可能反应了其嗅觉上皮敏感性与其栖息地氨基酸种类匹配的环境适应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郝其睿  王玉裕  牟振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蛋白质水平为40%、45%、50%和55%,脂肪水平为8%和16%,共8组实验饲料。在水温为(16±0.2)℃的循环流水水族箱系统内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该鱼肌肉营养学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细鳞鲑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蛋白水平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率先升高后降低,其肌肉粗蛋白含量也随之显著升高(P<0.05),而对粗脂肪和粗灰分不存在显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红英  魏凯  陈春山  张旭光  郭弘艺  李超  时晓  
为了筛选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氨基酸类诱食剂,通过Y型迷宫实验研究了细鳞鲑幼鱼对不同浓度谷氨酸(glutamic acid)刺激液的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依据行为反应评分和偏好度分析结果,细鳞鲑幼鱼对1×10~(-5)、1×10~(-6)、1×10~(-7)、1×10~(-8)、1×10~(-9) mol·L~(-1)的谷氨酸刺激液的相对偏好度分别为0.396、0.436、0.381、3.801、1.142,表明细鳞鲑幼鱼对1×10~(-5)、1×10~(-6)、1×10~(-7) mol·L~(-1)谷氨酸有负趋向反应,对1×10~(-8)、1×10~(-9) mol·L~(-1)谷氨酸有正趋向性,其中对1×10~(-8) mol·L~(-1)谷氨酸的趋向性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畅迪  喻敏  萧洪东  王惠珍  谢海生  曾雪峰  
采用基质培养法,设自然光照条件下不遮荫和遮荫2个处理,每处理设不施硅和施硅2个硅水平,测定草坪草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施硅对草坪草耐荫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遮荫处理后,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施硅后,遮荫处理与不遮荫处理的矮脚虎和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减少。施硅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遮荫处理对脯氨酸影响较小。海滨雀稗可溶性总糖、蔗糖、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低于矮脚虎,施硅和遮荫处理对海滨雀稗影响大于矮脚虎。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后草坪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而施硅后硅的沉积,促进了草坪草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家怡   楚禄洁   周如   覃业优   杨剑锋   蒋立文   王蓉蓉  
以圆株1号、羊角椒、湘辣595、辣丰63、辣丰红、陈特辣、湘艳、皱皮椒等8个品种的辣椒籽为原料,分析其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相关性,探讨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及味道强度值。结果表明:8个品种辣椒籽中均以清蛋白含量(94.19~134.19mg/g)最高,醇溶蛋白含量(0.46~5.91mg/g)最低;辣椒籽中均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12.22~27.51 mg/g,包括9种必需氨基酸(3.94~6.32 mg/g)、2种半必需氨基酸(1.13~2.71mg/g)和13种非必需氨基酸(7.15~19.52mg/g);天冬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等的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呈味氨基酸味道强度值进行分析,发现圆株1号、湘辣595、辣丰63、辣丰红、陈特辣和皱皮椒等辣椒籽的主要呈味氨基酸均为甜味氨基酸,而羊角椒和湘艳的呈味氨基酸则以鲜味氨基酸为主;游离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皱皮椒与陈特辣、湘艳聚为1类,辣丰红与湘艳595、辣丰63聚为1类,羊角椒与圆珠1号聚为1类;相关性分析表明,精氨酸与蛋氨酸,瓜氨酸分别与羟脯氨酸和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酰胺两两间,异亮氨酸、酪氨酸和亮氨酸两两间等9组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23组氨基酸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有3组氨基酸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大多数氨基酸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表明各氨基酸间的相关性较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家怡   楚禄洁   周如   覃业优   杨剑锋   蒋立文   王蓉蓉  
以圆株1号、羊角椒、湘辣595、辣丰63、辣丰红、陈特辣、湘艳、皱皮椒等8个品种的辣椒籽为原料,分析其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相关性,探讨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及味道强度值。结果表明:8个品种辣椒籽中均以清蛋白含量(94.19~134.19mg/g)最高,醇溶蛋白含量(0.46~5.91mg/g)最低;辣椒籽中均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12.22~27.51 mg/g,包括9种必需氨基酸(3.94~6.32 mg/g)、2种半必需氨基酸(1.13~2.71mg/g)和13种非必需氨基酸(7.15~19.52mg/g);天冬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等的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呈味氨基酸味道强度值进行分析,发现圆株1号、湘辣595、辣丰63、辣丰红、陈特辣和皱皮椒等辣椒籽的主要呈味氨基酸均为甜味氨基酸,而羊角椒和湘艳的呈味氨基酸则以鲜味氨基酸为主;游离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皱皮椒与陈特辣、湘艳聚为1类,辣丰红与湘艳595、辣丰63聚为1类,羊角椒与圆珠1号聚为1类;相关性分析表明,精氨酸与蛋氨酸,瓜氨酸分别与羟脯氨酸和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酰胺两两间,异亮氨酸、酪氨酸和亮氨酸两两间等9组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23组氨基酸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有3组氨基酸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大多数氨基酸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表明各氨基酸间的相关性较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艳荣  胡晓红  姜伟  张颖力  陈春梅  张少英  孙玉清  
研究了大葱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动态。结果显示,随着大葱的生长,可溶性糖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规律,但不同材料的变化有差异。日本品种假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而地方品种胭脂红、托县孤葱在采收时假茎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假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高-低-低-高的趋势。定植30 d后假茎蛋白质含量最高,以后随着生长、发育,蛋白质含量逐步下降;到采收期假茎内蛋白质含量又在积累,葱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假茎相似。大部分材料定植后随着大葱的生长发育,假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近采收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材料葱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随着生长发育呈现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菊芬  廖蓉苏  李英敏  
该文论述了以丙烯酸钠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调节聚合的方式合成聚丙烯酸钠低聚物。并对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溶液的pN值、分子量调节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转化率及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华  李承哲  陈晓鸣  姚俊  周成理  石雷  
[目的]探讨颜色和气味对红锯蛱蝶觅食的引诱作用。[方法]分别测定不同颜色和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红锯蛱蝶的引诱效应。[结果]实验发现:视觉和嗅觉信号对红锯蛱蝶觅食均有引诱作用,红、粉、黄、紫、白5种颜色中,红锯蛱蝶明显偏好白色假花(占总访问次数的56.67%),对黄色(20.00%)和粉红色(15.00%)假花的趋性次之;灯光的选择中,夜晚的引诱效果好于白天,粉红色灯光(42.22%)对红锯蛱蝶的诱集效果最好;红锯蛱蝶对蜜源信息挥发物有明显的趋性,无气味时,访花次数较少,添加气味后,访花次数急剧增加,其中,1%水杨酸甲酯(35.17%)和化合物组合(1%α-蒎烯+1%水杨酸甲酯+1%1-辛醛)(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李兴鹏  张健  陈越渠  左彤彤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物的范畴和作用、小蠹虫的嗅觉识别及行为反应,提出加强国内针叶树小蠹非寄主挥发物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以期为小蠹虫综合管理技术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宁   关素华   王卫民   刘寒  
为了研究团头鲂嗅觉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嗅觉受体基因(ORs)在嗅囊发育不同时期的组织表达模式,实验基于组织学、形态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的方法进行了探究。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团头鲂嗅觉器官位于后背部和两侧眼睛前方,嗅囊紧贴于嗅腔底部,形状近似椭圆形,嗅基板沿着头尾方向平行排列。嗅囊在团头鲂刚孵化时出现嗅窝外围凹进的痕迹,随后凹进处长出嗅窝,并在中央出现长条形的嗅基板。随着仔鱼的生长发育,单侧嗅囊初级嗅基板由疏松逐渐排列紧密,嗅基板隆起高度、数量及嗅囊总体表面积逐渐增加,在成鱼阶段趋于稳定。qRT-PCR结果显示,代表性ORs在团头鲂发育不同时期的组织中表达模式各异,其中Beta-2、9、10、11在胚胎发育期的囊胚期、胚孔闭合期及嗅板期高表达;Beta-2、9、10、11和Epsilon-7在仔稚鱼期的3~15 dpf中微弱表达,在30~60 dpf时期高表达;Beta-2、10、11及Epsilon-6、7、10、13在幼鱼期至成鱼期嗅囊中高表达,Beta-2、10、9、11及Epsilon-7、10、13在3月龄团头鲂嗅球中高表达;Beta-2、10在幼鱼期至成鱼期脑中低表达。研究表明,团头鲂嗅觉器官的发育进程与ORs表达相关,不同发育时期ORs主要表达部位均在嗅囊中。本研究对进一步探究ORs的功能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后续深入研究鱼类嗅觉识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魏凯  陈春山  张旭光  郭弘艺  李超  马龙  郭明磊  
嗅觉是鱼类重要的感觉之一,鱼类可通过嗅觉感知环境中的刺激物而获得环境信息,在其行为生态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质污染,鱼类嗅觉行为生态也备受关注。对鱼类嗅觉器官结构、嗅觉差异、嗅觉定向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鱼类种间、种内个体识别,摄食,生殖,洄游,领地防御等行为生态中嗅觉的作用和机制。总结鱼类嗅觉行为生态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行为与环境的适应性,同时对水产养殖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锋  杨斌  周庆宏  
将2种非寄主(藏柏、滇青冈)挥发性成分按块状、带状、行间、株间4种方式喷施于云南松枝梢上,10、40 min后分别对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的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株间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着虫数最少,平均每梢着虫数最低;其次分别为行间喷施、带状喷施、块状喷施;对照中云南松梢的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最多。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的云南松梢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40 min时的数量均多于10 min时的数量。说明按不同方式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于云南松梢上,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均有影响;以株间喷施非寄主挥发性成分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最大,行间喷施次之,带状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成  胡承孝  谭启玲  魏文学  王运华  
在土培条件下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 ,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个播种期条件下 ,施用钼肥均极显著提高幼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其脯氨酸含量 ,早播冬小麦的游离氨基酸及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下降 ,施钼使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 ,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随生育期推进而下降 ;但晚播冬小麦的变化不同。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早、晚播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 ,但对苗期植株影响不大 ;施用钼肥使冬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提高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 ,可溶性糖尤为明显。施用钼肥能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