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90)
- 2023(3008)
- 2022(2633)
- 2021(2416)
- 2020(2099)
- 2019(4694)
- 2018(4481)
- 2017(7496)
- 2016(4933)
- 2015(5793)
- 2014(5752)
- 2013(5443)
- 2012(5189)
- 2011(4900)
- 2010(4925)
- 2009(4382)
- 2008(4293)
- 2007(4063)
- 2006(3587)
- 2005(3335)
- 学科
- 济(12293)
- 经济(12272)
- 学(8572)
- 管理(8453)
- 业(8020)
- 企(6070)
- 企业(6070)
- 方法(5342)
- 理论(5187)
- 教育(5065)
- 教学(4756)
- 中国(4419)
- 数学(4415)
- 数学方法(4280)
- 农(4234)
- 水产(3968)
- 学法(3231)
- 教学法(3231)
- 动物(3142)
- 学理(2944)
- 学理论(2944)
- 财(2849)
- 业经(2812)
- 研究(2796)
- 农业(2712)
- 体(2711)
- 动物学(2642)
- 制(2641)
- 及其(2380)
- 技术(2276)
- 机构
- 大学(70497)
- 学院(69806)
- 研究(34018)
- 科学(26675)
- 农(25282)
- 中国(22317)
- 所(21199)
- 农业(20687)
- 研究所(19877)
- 济(19198)
- 经济(18539)
- 业大(17988)
- 京(16978)
- 管理(16921)
- 省(13970)
- 理学(13965)
- 室(13817)
- 理学院(13702)
- 技术(13616)
- 院(13571)
- 江(13437)
- 中心(13384)
- 管理学(13035)
- 管理学院(12951)
- 农业大学(12869)
- 实验(12698)
- 实验室(12067)
- 业(11795)
- 重点(11508)
- 研究院(11295)
- 基金
- 项目(50288)
- 科学(35155)
- 家(33278)
- 国家(33007)
- 基金(32026)
- 研究(29961)
- 科学基金(24007)
- 省(21799)
- 划(19812)
- 自然(19024)
- 自然科(18557)
- 自然科学(18542)
- 自然科学基金(18188)
- 基金项目(15951)
- 教育(15553)
- 资助(15371)
- 科技(14016)
- 计划(13783)
- 社会(13779)
- 重点(13300)
- 社会科(12747)
- 社会科学(12741)
- 编号(11225)
- 发(11106)
- 农(11065)
- 专项(11014)
- 科研(10787)
- 课题(10670)
- 业(10445)
- 创(10319)
共检索到113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德隆 杜晓燕 张雅斌 杨晓波 高金亮 郑士雷
简要介绍我国珍贵的濒危物种细鳞鱼人工繁育研究的进展和最新试验结果。试验采卵3 000粒,受精率98.3%,发眼率80%,孵化率95%,但上浮率较低,仅24%。细鳞鱼苗的培育在不同水温下进行,经34 d对比试验:平均水温16.4℃的A组由0.08 g增至0.8 g,成活率77.7%;平均水温11.6℃的B组由0.08 g增至0.43 g,成活率66.9%。
关键词:
细鳞鱼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俊 陈湘粦 潘炯华
单独或混合使用鲤鱼脑垂体、LRH-A和HcG对2~+—4~+龄鲂亲鱼进行8批人工催产,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获得受精卵;产卵率和受精率分别为50—100%和80—90%,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有水霉感染故得苗率均比较低,只有6.3—13.9%,鱼苗培育阶段成活率达64.5—76.2%,鱼种培育阶段成活率可超过9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学宏 杨彩根 王志林 陈祖培 钟卫东 许爱国 陈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耀林 余来宁 郑卫东
鲶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方耀林,余来宁,郑卫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鲶鱼,属鳝形目,鲶科,俗称“土鲶”,可生活在江河、湖泊以及沟渠、堰塘等小型水体中,为底栖性的肉食鱼类,适应性广,以各种小杂鱼、小虾、软体动物等为其对象,经人工驯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德英
乌鳢俗称黑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氧、适应性强等特点,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人工催产50组,获卵150万粒,平均受精率7458%,孵出种苗113万尾,平均成活率4732%,育出长50~67c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孔祥勇 王冬娜 郑建平
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至管引库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林 陈祖培 陈超 许爱国 卢磊 宋学宏 杨彩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相忠 邹桂伟 潘光碧 梁宏伟
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系统总结并提出大口鲶在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操作中的技术要点与规范,适用于大口鲶亲鱼繁殖与苗种生产。
关键词:
大口鲶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技术要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