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1)
2023(6571)
2022(5566)
2021(5083)
2020(4356)
2019(9656)
2018(9490)
2017(17667)
2016(10094)
2015(11263)
2014(11201)
2013(11058)
2012(10301)
2011(9546)
2010(9579)
2009(9236)
2008(9218)
2007(8500)
2006(7660)
2005(7272)
作者
(33786)
(28321)
(28282)
(26740)
(18351)
(13774)
(12779)
(10924)
(10866)
(10394)
(9852)
(9647)
(9616)
(9545)
(9302)
(8734)
(8648)
(8536)
(8415)
(8236)
(7362)
(7237)
(7152)
(6581)
(6493)
(6443)
(6395)
(6319)
(6015)
(5760)
学科
(34371)
经济(34291)
管理(33739)
(28976)
(25348)
企业(25348)
方法(13492)
(13207)
(13080)
数学(11197)
(11193)
数学方法(11011)
中国(9596)
(9485)
(9256)
业经(8888)
体制(7862)
(7662)
财务(7642)
财务管理(7617)
企业财务(7242)
(7094)
银行(7051)
(6820)
金融(6817)
(6733)
环境(6269)
(6248)
技术(6215)
理论(5979)
机构
大学(151877)
学院(148735)
研究(58151)
(56207)
经济(54858)
管理(50305)
理学(42855)
中国(42383)
理学院(42242)
管理学(41226)
管理学院(40972)
科学(38954)
(36322)
(33355)
(32389)
(29863)
研究所(29363)
农业(29022)
业大(28094)
中心(25176)
(24887)
财经(22360)
(21915)
(21149)
北京(20766)
(20185)
(18743)
农业大学(18666)
技术(17547)
经济学(17430)
基金
项目(101117)
科学(77475)
基金(73208)
(67604)
国家(67079)
研究(65997)
科学基金(55143)
社会(41033)
(40241)
社会科(38701)
社会科学(38691)
自然(38524)
基金项目(37980)
自然科(37616)
自然科学(37591)
自然科学基金(36958)
(34503)
资助(30842)
教育(30695)
编号(24079)
重点(24046)
(22150)
(22124)
计划(21512)
(21237)
(21027)
成果(20851)
科研(20140)
创新(20134)
科技(19641)
期刊
(66151)
经济(66151)
研究(44368)
学报(36317)
中国(35833)
(34146)
科学(28991)
大学(26535)
学学(25466)
(24976)
农业(22532)
管理(21728)
教育(14951)
(14031)
金融(14031)
财经(12135)
(11438)
技术(11389)
业大(11199)
(10384)
经济研究(10337)
(9799)
业经(9603)
农业大学(9574)
科技(8469)
问题(8264)
林业(7501)
(6779)
世界(6480)
理论(6247)
共检索到234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敏  张军华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细辛精油和4种化学药剂(30%嘧霉胺EC、50%双福生WP、75%百菌清WP、70%正品甲津托WP)对引起黄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百菌清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6231mg/L;双福生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042mg/L;细辛精油对黄瓜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效果与其他4种化学药剂相比效果较差,对菌丝生长的EC50为159.580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为7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泽鑫   郎丰亭   于川   刘博   郝智慧  
为探明肉桂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机理,使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熏蒸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肉桂精油处理下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落直径,测定肉桂精油对苹果腐烂病和番茄灰霉病的活体组织抑制效果,探究肉桂精油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体的形态变化、细胞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得肉桂精油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菌率分别为98.31%和99.06%;熏蒸法测得肉桂精油质量浓度为8 000 mg/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菌率分别为50.57%和58.79%。2)当肉桂精油质量浓度为5 000 mg/L时,对苹果腐烂病和番茄灰霉病活体抑制效果分别为54.30%和64.10%。3)经肉桂精油处理后的苹果腐烂病菌菌丝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干瘪、坍塌,表面有分叉,菌液电导率上升,菌体SOD酶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下降,最终扰乱菌体各项生理生化反应,进而达到抑菌效果。本研究可为开发防治苹果腐烂病和番茄灰霉病的植物源农药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华  李康  钟睦琪  郝智慧  
为证明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揭示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机理,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胡椒碱处理下番茄灰霉病菌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以及胡椒碱处理后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变化、番茄灰霉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酶活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胡椒碱质量浓度为200mg/L时,抑菌率可达80.6%,对番茄灰霉病菌产孢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88.5%和88.8%,对菌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抑制率分别为82.7%、69.1%和70.4%,对琥珀酸脱氢酶(SDH)和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抑制率分别为89.5%和94.9%;胡椒碱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细胞膜透性增强,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变细、节间拉长、干瘪并坍塌。综上,胡椒碱可以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研究结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开发及番茄灰霉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华  仲嘉伟  莫海波  刘素琪  李生才  曹挥  
通过活性物质跟踪的方法,研究了问荆中的活性成分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溶剂提取物中,氯仿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EC50分别为0.52和0.21mg/mL;对氯仿提取物萃取分离得到的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组分对灰霉病菌菌丝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为0.37和0.28mg/mL;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12个流分中,L9流分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最强,EC50为0.22mg/mL,L9流分处理灰霉病菌后发现菌丝生长稀疏,菌体细胞膜渗透性增大,电镜图片显示菌丝变形,有瘤状突起。因此,问荆提取物对灰霉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菌为靶标,采用干菌丝和鲜菌丝两种处理方法,测定了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干菌丝还是鲜菌丝,精油处理后灰霉病菌菌丝体的电导率均随着精油处理浓度的加大而提高、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一定影响,可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结果还表明,采用鲜菌丝处理法、处理时间为12~24 h时,测定结果比较理想。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辽细辛精油的抑菌机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华  
以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植物病原菌,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和活体盆栽试验法评价了细辛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索了细辛的杀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细辛氯仿粗提取物在96和48 h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69和0.41 mg/mL。细辛氯仿粗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氯仿和甲醇组分中,石油醚组分对供试菌孢子萌发具有强抑制作用,处理48 h后抑制率达到100%;但处理96 h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仅有40%。氯仿组分对供试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分别为72.27%和83.42%。对氯仿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英  王文桥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采用小株子叶法测试了22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水蓼、川黄柏、连翘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EC50值均小于0.5%,除茵陈和马齿苋外,其他6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治疗效果。8种植物提取物在1.25%浓度下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均高于化学药剂三唑酮100μg/mL(74.42%);1.25%的川黄柏、广藿香、马齿苋、蛇床子、南五味子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达到82%以上,高于三唑酮100μg/mL(78.89%),说明在黄瓜白粉病发生之前或初期使用这8种植物提取物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瑞章  李忠琴  郭松林  刘宏伟  汪黎虹  
应用超微粉碎法将虎杖、石榴皮、大黄以及五倍子4种中药进行加工处理至粒径为5~10μm后,组成4个三联用的中药复方,针对近年来从福建各地养殖场病鳗中常检测到的9株致病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最低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虎杖、石榴皮、大黄和五倍子组合的4个中药复方对9株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均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协同效应因子FIC范围在0.38~0.76。其中,联用效果最好的是复方1,所联用的3种中药对9株致病菌均具有显著协同抗菌效应,FIC≤0.5。每个复方的联用3种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均比单用浓度降低了79%以上,不但可大大降低用药量,而且用药成本比单用节省47%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丽  马忠明  李娟  赵旭  
【目的】明确K4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和增产机制,为该菌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备K4菌液、无菌滤液,应用四线法、抑制率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研究K4菌株发酵液的产酸过程,以及K4菌液和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上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K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发酵液的pH不断降低,到达生长稳定期时发酵液的pH在5.45~5.49。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1.17%,93.01%,71.28%,而K4无菌滤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小义  李金岭  宋双  谢咸升  沈小英  安德荣  
【目的】筛选出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多糖。【方法】采用半叶枯斑法和盆栽试验,测定了猴头菇多糖、云芝多糖、安络小皮伞多糖、灰树花多糖、灵芝多糖、猪苓菌多糖、黑木耳多糖、虫草多糖、香菇多糖和蜜环菌多糖等10种真菌多糖对CMV的室内抑制效果和对烟苗生长的影响;采用间接ELISA以及病情指数调查法,分别测定了云芝多糖对烟苗叶片内CMV含量的影响及对CMV的田间防效。【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真菌多糖对CM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不同处理中,真菌多糖对CMV的预防效果最好,其次为钝化效果。1 000mg/L的云芝多糖对CMV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防效高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烺  吴卓慧  程东美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混合法,分别测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uzir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对印度橡胶榕(Ficuselastica)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分析8种杀菌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啶氧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木霉的相容性以及对白绢病菌的毒力,测试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2种木霉处理后72h,对峙法抑菌率分别为56.72%和58.01%,混合法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52%和60.4%;50%醚菌酯与2种木霉的相容性较高;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橡胶榕白绢病菌毒力较强,EC_(50)分别为0.07、0.07、0.10mg/mL;哈茨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混合法处理的EC_(50)为0.03mg/m L。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比单用药剂或菌剂效果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俊烺  吴卓慧  程东美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混合法,分别测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uzir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对印度橡胶榕(Ficuselastica)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分析8种杀菌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啶氧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木霉的相容性以及对白绢病菌的毒力,测试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2种木霉处理后72h,对峙法抑菌率分别为56.72%和58.01%,混合法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52%和60.4%;50%醚菌酯与2种木霉的相容性较高;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橡胶榕白绢病菌毒力较强,EC_(50)分别为0.07、0.07、0.10mg/mL;哈茨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混合法处理的EC_(50)为0.03mg/m L。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比单用药剂或菌剂效果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建军  耿鹏  胡美英  黄慧斯  贾建文  
以柑橘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为供试材料,研究拮抗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并观察其对采后柑橘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抗酵母菌的菌株悬浮液和培养原液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菌株培养上清液和热杀死液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与对照相比,接种拮抗菌与病原菌能够诱导柑橘果实PPO、POD和PAL活性的升高;拮抗酵母菌对柑橘绿霉病菌的抑菌机制与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以及诱导抗病性相关酶有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振  廖学文  屈汶辉  黄克和  缪德年  张克春  
[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液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到6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分离菌株BB11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沙门氏菌C782和大肠杆菌K_(12)D_(31)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5.34和6.26 mm。染色镜检BB11菌为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理化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栾庆书  
本实验采用琼脂平板测定法测定了包衣处理中的粘着剂、包衣材料和驱鸟鼠剂对四种外生菌根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常规发芽试验测试了这些试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筛选出了一些对菌根菌无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无影响的试剂,这些试剂可与外生菌根菌一同包衣林木种子用于飞播造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