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7)
2023(4481)
2022(4175)
2021(3782)
2020(3503)
2019(8375)
2018(8293)
2017(16300)
2016(9322)
2015(10740)
2014(11189)
2013(11294)
2012(10795)
2011(9875)
2010(10024)
2009(9508)
2008(9658)
2007(8986)
2006(7536)
2005(6708)
作者
(29798)
(25176)
(25037)
(24068)
(15900)
(12231)
(11675)
(9988)
(9428)
(8924)
(8522)
(8457)
(8287)
(7995)
(7979)
(7979)
(7933)
(7504)
(7380)
(7321)
(6526)
(6250)
(6195)
(5813)
(5769)
(5718)
(5653)
(5629)
(5213)
(5133)
学科
(42023)
经济(41988)
(24060)
管理(23874)
方法(22391)
数学(20323)
数学方法(20156)
(18459)
企业(18459)
(11647)
(10206)
(9638)
中国(9280)
地方(9043)
(8248)
贸易(8248)
(7981)
农业(7485)
业经(7144)
(6863)
(6380)
(6297)
财务(6284)
财务管理(6263)
企业财务(5876)
(5662)
银行(5638)
环境(5547)
(5504)
金融(5502)
机构
大学(143390)
学院(142081)
(57735)
经济(56470)
管理(52248)
研究(48916)
理学(45185)
理学院(44627)
管理学(43757)
管理学院(43491)
中国(35932)
科学(32938)
(31054)
(30601)
(26586)
(25412)
业大(25345)
农业(25081)
研究所(24459)
中心(22917)
(22290)
财经(20512)
北京(18726)
(18473)
(18308)
经济学(18088)
师范(18039)
(17238)
(16897)
经济学院(16608)
基金
项目(93707)
科学(71591)
基金(66509)
研究(64781)
(58911)
国家(58442)
科学基金(48356)
社会(39273)
(37666)
社会科(37158)
社会科学(37142)
基金项目(35665)
自然(32456)
(31743)
自然科(31663)
自然科学(31649)
自然科学基金(31067)
教育(30242)
资助(28000)
编号(26758)
成果(21889)
重点(21558)
(20930)
(20464)
(18986)
科研(18744)
计划(18712)
课题(18369)
创新(17856)
大学(17299)
期刊
(60824)
经济(60824)
研究(37592)
(27361)
学报(27270)
中国(24955)
科学(22795)
(20545)
大学(19603)
学学(18686)
农业(18367)
管理(16173)
教育(12165)
技术(12015)
(11146)
金融(11146)
财经(10167)
业经(10000)
(9959)
经济研究(9730)
问题(8842)
(8696)
(8089)
技术经济(7801)
统计(7325)
理论(7220)
业大(7026)
(6950)
商业(6949)
实践(6600)
共检索到20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保军  尹飞  高露姣  归从时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邹雄  马洪雨  夏连军  
测定了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对其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锈斑蟳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包括牛磺酸在内的19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75.3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的总量为25.41%,占氨基酸(AA)总量的33.73%,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40.91%,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2.13%;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8.84%,占氨基酸总量的38.28%;锈斑蟳肌肉中检测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为38.04%,单不饱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凯  郭文场  李训德  杨柏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姚理想  沈和定  李柏航  朱敏  李炼星  
为比较不同产地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肌肉脂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6个不同产地(分别为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和大丰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崇明县、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福建省厦门市)的瘤背石磺肌肉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瘤背石磺肌肉磷脂/总脂(PL/TL)崇明产高达(74.84±1.38)%,显著高于其它产地的瘤背石磺(P<0.05),总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18∶2n)]显著低于其它产地石磺,其它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贡艺  李云凯  陈玲  高小迪  陈新军  
茎柔鱼(Dosidicusgigas)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大洋性头足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捕获自3个作业海区的茎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各海区茎柔鱼肌肉脂肪酸种类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秘鲁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多(共28种),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样品含有脂肪酸27种,而智利外海样品所含脂肪酸种类最少,只检测出24种。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59.68%~69.28%),其次是饱和脂肪酸(20.71%~27.28%)和单不饱和脂肪酸(10.01%~13.04%)。各海区茎柔鱼肌肉中C16:0、C18:0、C20:1n9、C18:2n6、EPA和DHA含量较高,均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1%以上。脂肪酸组成的空间异质性主要是由各海区C16:0、C18:2n6、C20:4n6和DHA的含量不同造成的,这种差异可能与各海区海洋环境、食物来源和个体能量需求的差别有关。本研究说明了脂肪酸分析在茎柔鱼食性研究中的潜在作用,对分析不同海区茎柔鱼营养成分和资源合理利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峰  严安生  陈莉  程刚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丁(鱼岁)肌肉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鱼肌肉中可检测到16种脂 肪酸,且以 C16、 C18、 C22三个系列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6. 2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 肪酸总量的73. 71%,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53. 4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0. 26%。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峰  吕小康  刘阳阳  楼宝  陈睿毅  王立改  詹炜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妹英  曹长贤  张力  肖天放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杨文鸽  徐大伦  薛长湖  
为分析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成分,实验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制备不同脂质组分,通过酸甲酯化衍生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南极磷虾粉中脂质丰富,总脂含量高达11.37%,且以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胆固醇含量较低;②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n-9、C18:1n-7、C20:5n-3和C22:6n-3,且C20:5n-3和C22:6n-3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0.67%,表明南极磷虾粉在脂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潜力。③不同脂质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和磷脂(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康  
对鲢鱼 (Hypephthalmichtysmolitrix)、鲤鱼 (Cyprinuscarpio)、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鲫鱼 (Carassius cuvieri)、黑鱼 (Channa striata)和鳊鱼 (Megalobramaamblycephale) 7种淡水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鲢鱼肌肉和内脏中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淡水鱼相比有较大差异。鲢鱼肌肉和内脏中含有较高的 EPA(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 )和DHA(docosahex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符贵红  褚武英  成嘉  刘臻  刘芳  肖调义  张建社  
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法,即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鲢(Hypophthalmichys molitrix)肌肉中提取鱼油,继而进行酸性或碱性甲酯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鲢肌肉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1.39%、36.15%、33.55%,可见三种分离方法间存在明显分离效果差异。因此得出石油醚作溶剂的超声波萃取法是提取和分析鱼类脂肪酸较理想的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定贵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修烛  李志西  杜双奎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共检出了 5种脂肪酸 ,其相对含量分别是棕榈酸 7.0 9%,硬脂酸 2 .37%,油酸 39.6 9%,亚油酸 4 9.6 4 %,花生酸 0 .91%。同时 ,对苹果籽的一些物理特性的分析结果作了报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凯  陈康  冯琳  姜维丹  刘杨  周小秋  
为探索磷对生长期草鱼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和理化特性,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选择初始体质量为[(256.22±0.60) 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效磷0.95 (基础饲料组,未添加)、2.46、3.96、5.68、7.10和8.75 g/kg的饲料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适宜水平有效磷显著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羟脯氨酸、∑氨基酸、∑鲜味氨基酸(UAAs)、∑甜味氨基酸(SAAs)、肌苷酸(IMP)、∑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pH0 h和pH12 h,而肌肉剪切力、组织蛋白酶B和L活性、乳酸、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此外,当饲料中有效磷水平分别增加到3.96和5.68 g/kg时,生长期草鱼肌肉IMP和∑呈味氨基酸(UAAs+SAAs)的滋味活性值(TAV)分别达到最大值。适宜水平有效磷还显著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PUFA/UFA及n-3 PUFAs/n-6 PUFAs比值。研究表明,适宜水平有效磷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嫩度、系水力和pH值,增加肌肉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PUFA含量,进而提高鱼类肌肉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