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
- 2023(1535)
- 2022(1300)
- 2021(1244)
- 2020(1173)
- 2019(2362)
- 2018(2383)
- 2017(4103)
- 2016(2451)
- 2015(2600)
- 2014(2444)
- 2013(2275)
- 2012(2142)
- 2011(2004)
- 2010(1982)
- 2009(1701)
- 2008(1814)
- 2007(1547)
- 2006(1357)
- 2005(1188)
- 学科
- 管理(5265)
- 业(4677)
- 济(4540)
- 经济(4531)
- 学(4501)
- 企(3965)
- 企业(3965)
- 害(2253)
- 虫(2090)
- 贸(1967)
- 贸易(1966)
- 易(1952)
- 虫害(1856)
- 水产(1828)
- 方法(1817)
- 病虫(1737)
- 病虫害(1737)
- 及其(1632)
- 生物(1631)
- 农(1610)
- 防(1533)
- 电子(1513)
- 防治(1467)
- 治(1463)
- 网上(1461)
- 网上贸易(1461)
- 业经(1457)
- 中国(1456)
- 动物(1414)
- 技术(1379)
- 机构
- 大学(34500)
- 学院(34214)
- 农(15453)
- 研究(14955)
- 科学(14142)
- 农业(12759)
- 业大(10523)
- 所(9964)
- 中国(9607)
- 研究所(9525)
- 管理(8688)
- 室(8270)
- 农业大学(8147)
- 理学(7958)
- 实验(7921)
- 理学院(7723)
- 实验室(7705)
- 济(7568)
- 京(7451)
- 业(7355)
- 经济(7320)
- 管理学(7289)
- 管理学院(7255)
- 重点(7252)
- 省(7155)
- 技术(6587)
- 中心(6006)
- 江(5539)
- 科学院(5496)
- 院(5328)
共检索到4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莫照兰 俞勇 王祥红 李会荣 纪伟尚 徐怀恕
对气味黄杆菌(Flavobacteria ordoratum) QJ2及其去细胞上清液(CFS)对对虾病原性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Z3G2 E022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QJ2的CFS对病原菌表现显著的拮抗性能,在6h内使数量为105-106cfu·mL的病原菌(Z3、E022均降为0。经热、酸碱、蛋白酶处理的CFS,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果为;经60℃处理以60min的CFS,经6h使Z3G2细菌数降为0,经15min使E022数量降为最低,为初始菌数的63.0%:经100℃处理10min,CFS使Z3G2和E022数量分别在1h和15min降为最低,各为初始菌数的2...
关键词:
气味黄杆菌 病原性哈维氏弧菌 拮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楼丹 吴雄飞 楠田理一 陈昌福
采用不同血清型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624、809和106等3个菌株,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注射接种大黄鱼4周后,通过血清中凝集、交叉凝集抗体效价测定以及活菌攻毒试验,证明了3个菌株制备的菌苗抗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血清型 抗原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英 许拉 王晓璐 李乐 盖春蕾 于晓清 李天保 叶海斌
通过注射和浸浴2种方式,使体长约3.5 cm的凡纳滨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测定7 d内各组对虾死亡率;通过组织切片探究肠道组织结构变化,并对肠道内容物中弧菌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高浓度(107CFU·m L~(-1))浸浴组的对虾死亡率最高,约68%;高浓度(107CFU·m L~(-1))注射组对虾死亡率约62%.被感染的对虾肠道中弧菌数量明显增多,浸浴组比注射组弧菌数量增加时间较早且幅度较大;随着时间延长对虾肠道中的弧菌数量发生回落,且趋于稳定.感染哈维氏弧菌后对虾肠道组织受到损伤,2种感染方式均呈现高浓度处理下短时间内受损加重,上皮细胞溃散,黏膜褶皱处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肌层发生损伤,且试验期间未能修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保坤 余俊红 李筠 纪伟尚 徐怀恕
1999年 4~ 5月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海区网箱养鱼场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发生暴发性传染病 ,死亡率达 5 0 %。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 1株优势菌SF 1,经人工感染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的花鲈再分离的SF 3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为此次花鲈烂尾病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 64项特征指标鉴定 ,SF 1和SF 3均为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孟多、呋喃妥因、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类、复方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多粘菌素E等 10种药物对该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花鲈 哈维氏弧菌 药敏试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英 盖春蕾 王晓璐 许拉 刁菁 于晓清 叶海斌
用抑菌圈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研究金银花、车前草等16种中草药提取液和纳米锌、纳米银对中国对虾来源病原菌——哈维氏弧菌TCBS–G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锌对TCBS–G产生的透明抑菌圈直径达35 mm,地锦的透明抑菌圈直径约25 mm;采用96孔板倍数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纳米锌、地锦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纳米银的达6.25 mg/mL;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抑制剂对哈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纳米锌、纳米银对TCBS–G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液质量浓度大于3.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青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的浸浴攻毒作用下肠道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及肠道免疫基因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切片探究对虾肠道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对虾素基因(Pen-4c)和Crustin基因(Cru)以及溶菌酶基因(LZM)、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肠道及水体中的弧菌数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侵染后,在低浓度组侵染32 h、中浓度组侵染16 h及高浓度组侵染8 h后出现轻度感染,在低、中浓度组侵染40 h后及高浓度组侵染16 h后发生重度感染。Cru在低、中浓度组侵染24 h和高浓度组侵染16~24 h出现显著表达;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献稿 吴淑勤 石存斌 李宁求
从患病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coioides)肝脏组织分离到EcGY0 2 0 4 0 1菌株 ,经人工感染、回归感染实验证实为致病菌。通过API系统和菌体常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测定以及 16SrRNA测序分析等综合鉴定 ,Ec GY0 2 0 4 0 1菌株为弧菌属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 ,其半致死剂量LD50 为 2 .7× 10 6CFU/g鱼体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EcGY0 2 0 4 0 1菌株对利福平、四环素、喹诺酮类及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较为敏感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哈维氏弧菌 16SrR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林鹏 杨诗燚 白艳韩 刘沥涵 陶俊杰 林蠡 秦真东
为研究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制备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三联灭活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鸡蛋制备卵黄抗体并检测其效价、纯度和特异性。通过免疫荧光、扫描电镜和体外抑菌实验初步探究其制备的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对3种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ELISA检测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高达1∶51 200,并维持5周;SDS-PAGE对分离纯化的卵黄抗体分析显示,随着纯化步骤的进行,卵黄抗体中的蛋白杂带逐渐减少,纯度变高。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相比非特异性卵黄抗体,特异性卵黄抗体处理过的弧菌,菌体互相黏附在一起,菌体细胞表面粗糙,细胞壁破损。在体外抑菌实验中,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能够与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卵黄抗体通过凝集和黏附,破坏菌体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抑菌作用。实验结果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抗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温志丹 肖亦农 钮旭光
从菜地耕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9株对卵磷脂有不同降解能力的解磷细菌(PSB),测定其在有机磷固体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以D/d>4.5为标准对初筛获得的PSB进一步复筛,获得一株高效有机解磷细菌PY3,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对卵磷脂的降解率为28%。对PY3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综合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PY3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对PY3与供试的8株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PY3对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等3株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欢欢 王秀华 李晨 黄倢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出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0~4、2.50×10~5、2.50×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 拮抗菌 弧菌 抑菌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勇 毛芝娟 陈超然 陈昌福
将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制备成福尔马林灭活菌苗(formalin killed V. harveyi,F-VH)、苯酚灭活菌苗(phenol killed V.harveyi,P-VH)和热灭活菌苗(heat killed V. harveyi,H-VH),以注射法接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后,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及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杀菌活性,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V. har-veyi菌苗对异育银鲫均显示出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中以F-VH的免疫原性最强...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异育银鲫 灭活菌苗 免疫原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迪 房文红 周红霞 王元 陈甜甜 李健 周俊芳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导致养殖对虾暴发弧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从我国南方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分离、鉴定了10株哈维氏弧菌(Vh00947、Vh00949、Vh11011、Vh11014、Vh21217、Vh21218、Vh21220、Vh21229、Vh21231和Vh31487),分别肌注感染健康凡纳滨对虾后发现,菌株Vh21229致病性很弱,Vh00949其次,其它菌株毒力较强;对8种哈维氏弧菌常见毒力基因(Vh1、Vh2、Vh3、Vh4、tox 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瞿诗雨 卢昇 陈松林 刘洋 周茜 王磊 徐文腾 宋煜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引起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患“烂身病”的主要致病菌,每年6―8月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该品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育抗病良种是豹纹鳃棘鲈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为评估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本研究基于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构建的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使用4种模型(BLM、BTM、LLM和LTM)拟合了2种抗病表型(测试日性状,TDS;二元死亡存活性状,TS),并用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估算方差组分。经分析,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力为0.182~0.486,属中高遗传力性状,加性遗传方差为0.071~0.262。其中,利用线性模型(BLM和LL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382和0.476,利用阈值模型(BTM和LTM)估算的遗传力分别为0.182和0.207。表明可以通过遗传选育提高豹纹鳃棘鲈抗弧菌能力。对不同模型估算的基因组估算育种值(GEBV)进行相关性分析,不同模型拟合同种抗病表型时,GEBV之间相关系数> 0.9,属于高强度正相关关系,表明使用同种表型定义时,阈值或线性模型对GEBV排名影响很小。对不同模型估算的GEBV与不同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纵向模型(LLM和LTM)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横截面模型(BLM和BTM),说明表型TDS可能比表型TS更适合作为抗病表型。此外,在线性模型中,使用表型TDS和表型TS估算的GEBV之间的相关系数<0.85,说明采用2种表型定义下估计的豹纹鳃棘鲈抗哈维弧菌GEBV排名不一致。但基于表型TDS估算的GEBV与表型TS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强(0.824),表明使用表型TDS和纵向模型(LLM)估算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更有优势。本研究补充了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遗传参数研究,为豹纹鳃棘鲈抗哈维氏弧菌良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遗传参数 遗传力 豹纹鳃棘鲈 哈维氏弧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辉 毛芝娟 陈吉刚
根据已发表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外膜蛋白OmpU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自哈维氏弧菌致病菌株基因组中扩增获得一段约1 000 bp的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MD18-T-OmpU;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已发表的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U序列存在98%以上的相似性,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FJ919231。构建表达质粒pET-30a(+)-OmpU后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在IPTG诱导下实现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1 ku,与预期基本相符。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脲素法得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贵杰 沈锦玉 潘晓艺 尹文林 曹铮
胞外蛋白酶(ECPase)是哈维氏弧菌GYC1108-1胞外产物的主要致病因子,经鉴定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分子量约55kD,能够分解脱脂奶中的酪蛋白,命名为1108-ECPase。本实验建立了胞外蛋白酶活性平板法检测1108-ECPase和YZ-ECPase的相对酶活(YZ为由本实验室构建的能够分泌目的蛋白酶的重组菌),并利用这个方法确定了细菌分泌ECPase达最高峰的培养时间为36h,粗提ECPase最适的饱和硫酸铵浓度为70%。GYC1108-1和YZ培养上清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5凝胶过柱后,得到较为纯化的1108-ECPase和YZ-ECPase。选择白油、蜂胶和弗氏3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