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7)
2023(5356)
2022(4551)
2021(4113)
2020(3567)
2019(6930)
2018(6596)
2017(11975)
2016(6833)
2015(7180)
2014(6617)
2013(6515)
2012(5834)
2011(5197)
2010(4965)
2009(4550)
2008(4326)
2007(3561)
2006(2922)
2005(2375)
作者
(23831)
(20000)
(19820)
(18603)
(12723)
(10063)
(8851)
(7972)
(7559)
(6799)
(6796)
(6685)
(6554)
(6540)
(6296)
(6104)
(6042)
(5968)
(5867)
(5624)
(5438)
(4957)
(4720)
(4583)
(4485)
(4443)
(4358)
(4355)
(4262)
(4063)
学科
(23273)
经济(23243)
(18299)
管理(18257)
(13877)
企业(13877)
方法(11927)
数学(10950)
数学方法(10884)
(7979)
(7320)
(6684)
(6478)
贸易(6477)
(6336)
中国(5739)
业经(5442)
农业(5164)
技术(4555)
环境(4528)
(4256)
财务(4254)
财务管理(4250)
企业财务(4049)
产业(3812)
(3754)
(3558)
地方(3516)
(3415)
(3412)
机构
大学(98106)
学院(97420)
(36594)
研究(36047)
经济(36036)
管理(34690)
(32161)
理学(31697)
理学院(31241)
管理学(30578)
管理学院(30446)
科学(28128)
农业(26427)
中国(24539)
业大(24494)
(20516)
研究所(19623)
(19540)
农业大学(17866)
中心(15692)
(14707)
(14321)
实验(14194)
(13997)
实验室(13663)
(13465)
(13128)
重点(12942)
(12860)
财经(12390)
基金
项目(78169)
科学(59910)
基金(58149)
(55760)
国家(55321)
科学基金(45586)
研究(45075)
自然(33643)
自然科(32926)
自然科学(32905)
自然科学基金(32363)
基金项目(31703)
(31467)
社会(29462)
社会科(28016)
社会科学(28007)
(27381)
资助(22707)
教育(19860)
计划(19244)
重点(18198)
科技(17763)
(16948)
(16703)
科研(16558)
(16543)
(16016)
创新(15981)
(15429)
编号(14817)
期刊
(31805)
经济(31805)
学报(30286)
(27935)
科学(22864)
大学(20565)
学学(20311)
研究(19882)
农业(18934)
中国(15781)
管理(10331)
(10038)
(9985)
业大(9871)
农业大学(8830)
(7545)
科技(6433)
经济研究(6289)
业经(6125)
中国农业(5995)
(5792)
金融(5792)
自然(5721)
财经(5689)
林业(5106)
自然科(4995)
自然科学(4995)
技术(4937)
商业(4872)
(4809)
共检索到124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莫照兰  李会荣  俞勇  王祥红  纪伟尚  徐怀恕  P.S. Sudheesh  
实验检测了气味黄杆菌的胞外糖蛋白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几种非特异性免疫困子一凝集素、酚氧化酶、溶菌、抗菌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力的影响。注射10 mg糖蛋白后,实验组螯虾血清的免疫因子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凝集素活力在第1~4天最高;酚氧化酶在第1~5天维持较高活力,最大活力在第 2天,溶菌、抗菌活力在第 1~ 6天维持较高水平,分别在第 3天、第 2天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螯虾肌肉的溶菌和抗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气味黄杆菌的胞外糖蛋白可增强螯虾血淋巴的凝集素、酚氧化酶、溶菌和抗菌活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曾妍雄  楠田理一  
从培养不同时间后的柱状嗜纤维菌中提取菌体脂多糖 (LPS) ,测定了其中蛋白质含量及成分的变化 ,并分别作为免疫原接种翘嘴鳜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培养时间对菌体LPS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对其蛋白质成分则有一定影响 ,而菌体LPS中蛋白质成分与其免疫原性有关 ,从培养 36h的菌体中提取的菌体LPS的免疫原性最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国民  李金龙  刘丽  何志刚  邹利  王余德  吴启藩  王冬武  邓时铭  
克氏原螯虾是当今中国人工养殖最广的淡水螯虾品种。近几年来,稻田养虾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各种病害频发。为查清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死亡的原因,取濒死病虾胃和肠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用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优势菌;用回归感染和药敏试验评价优势菌毒力和药物敏感性,通过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探究优势菌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PCW-01,回归感染健康克氏原螯虾,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理症状,活力下降,胃部有积液,半致死量达0.60×10~(5 )CFU/g,经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等7种药物敏感;人工感染后的克氏原螯虾,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溶菌酶(LZM)活性极显著地上升(P<0.01),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浓度略有上升。从结果可看出,优势菌PCW-01为致病菌,可失活抗氧化因子,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疾病发生。本研究结果揭示出了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免疫应答规律,为其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兴  陈昌福  高宇  王美珍  谭晶晶  李革雷  
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用灭菌生理盐水调节至1.5×104cfu/mL(Ⅰ组)和1.5×106cfu/mL(Ⅱ组)的浓度后,注射法接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人工感染),定时检测供试克氏原螯虾的总血细胞数量(THCs)、淋巴液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和抗菌活力等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注射不同浓度的A.hydrophila后的8~48 h之间,供试克氏原螯虾的免疫相关因子的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2个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在注射A.hydrophila后8~48 h内,THCs和SOD活性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文秀  陈效儒  文华  吴凡  胡伟  郜卫华  田娟  袁汉文  徐树德  
为探讨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中蛋白酶的适宜添加范围,在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8、1.6 g/kg蛋白酶,制作成6组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18±0.11)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在室内养殖桶中饲养8周。结果显示,随饲料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①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4 g/kg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分别在添加量为0.4和0.2 g/kg时达到最高值。经折线回归分析,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分别在蛋白酶添加量为0.16、0.24、0.23 g/kg时有最佳值。②腹部肌肉和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平稳,均在0.2 g/kg组有最大值。③肠道及肝胰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先增加后缓慢降低,均在0.2 g/kg组出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④血清总蛋白含量在0.4 g/kg组出现最大值;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均在0.4 g/kg时出现最小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0.2和0.4 g/kg时达到最大值;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丙二醛含量有最小值。⑤肝胰腺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蛋白酶添加量为0.2 g/kg时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酶适宜添加量为0.16~0.40 g/k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罗宇良  曾妍雄  魏富兵  
从 3种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中提取菌体脂多糖 (LPS) ,测定了其中蛋白质含量及其成分的变化 ,并分别作为免疫原接种翘嘴鳜 ,对LPS的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不同血清型的柱状嗜纤维菌菌体LPS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t测验 ,P >0 .0 5 ) ,而其中蛋白质成分则有明显的血清型特异性。不同血清型的菌体LPS对翘嘴鳜的免疫原性没有明显差别 (t测验 ,P >0 .0 5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慧敏  袁宁  李颖杰  邓尚贵  张宾  霍健聪  
为探究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对泥鳅免疫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泥鳅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通过在泥鳅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喂养40 d,检测泥鳅消化酶活性、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FITC标记的带鱼酶解亚铁螯合肽在泥鳅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亚铁螯合肽添加量为2 g/kg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1 g/kg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胰蛋白酶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在添加量为2 g/kg时,活性显著高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勇  陆承平  
通过对抑制性差减杂交和cDNA芯片技术分离的 2 0 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 ,得到螯虾 (Procambarusclarkii)免疫相关基因 4 8个 ,其中正向克隆中 4 2个 ,反向克隆 6个 ,除正向克隆中SNAP - 2 5 (synatosome-associatedproteinof2 5ku)已报道外 ,其余均为新基因 ,均在GenBank登录。正向克隆中的同源基因有微管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前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Ⅰ、精氨酸激酶、70kD伴侣蛋白同类物等。进一步用DotNorthernblot对克隆号PCI188进行鉴定 ,结果攻毒组的杂交信号是对照组的 3.2 4倍 ,与cDN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谭崇桂  冷向军  李小勤  粟雄高  刘波  柴仙琦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β-葡聚糖、0.05%黄芪多糖、0.4%甘露寡糖、175 mg/kg蛋白酶PT,饲喂初始体重为(4.55±0.08)g的凡纳滨对虾(Litopnnaus vannamei)6周,考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β-葡聚糖、0.4%甘露寡糖及175 mg/kg蛋白酶PT可分别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16.19%、12.78%、11.25%(P<0.05),降低饲料系数0.10、0.09、0.09(P0.05);在血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春艳  李云锋  王振中  
利用蛋白纯化系统AKTA Purifier 100对来源于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ZC13菌株97-151a菌丝细胞壁的糖蛋白激发子CSBⅠ进行纯化过程的优化。离子交换层析条件的选择结果表明:弱阴离子柱DE-AE-Sepharose FF和Tris-HCl缓冲体系的洗脱效果较好。新的步骤是:选用YM30膜超滤,省略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粗激发子过凝胶柱Sephacryl S-100,阴离子柱DEAE-Sepharose FF,获得的活性峰D3,即为纯化的CSBⅠ。随着激发子的逐步纯化,其诱导不同水稻品系叶片中的POD比活相应显著升高(P<0.0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景丰  郭子好  蔡修兵  华雪铭  刘韬  孔纯  冯悦  王刚  
为探讨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饲用效果的关系,本研究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以含有21.5%鱼粉、15.45%豆粕和15%发酵豆粕的实用饲料为基础饲料(T15组),用发酵豆粕完全替代T15组中的豆粕(TF组),比较发酵豆粕对豆粕的替代效果;再以鱼粉、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分别配制与T15、TF组相近抗原蛋白含量的半纯化饲料AP5、AP0(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5%和0%)组,探究抗原蛋白的生物学效应。选用初始体重为(0.17±0.02) 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室内水泥池网箱中进行为期64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系列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的降低对罗氏沼虾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有不同的影响。在实用饲料组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的降低,罗氏沼虾的增重率、肝胰腺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鳃Toll受体mRNA、NF-κB mRNA和肝胰腺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都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淀粉酶活力、蛋白酶活力、血清白蛋白、总蛋白都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粗灰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鳃Toll受体mRNA、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比较实用饲料组与半纯化饲料组的结果可知,罗氏沼虾对实用饲料中5%的大豆抗原蛋白有一定的耐受性,并且有利于其生长和健康,推测大豆抗原蛋白与豆粕中的其他抗营养因子间存在有益的联合效应,显著降低其中的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则不利于蛋白合成代谢和肝胰腺健康,导致生长性能下降。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发酵豆粕和豆粕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玉清  梁萌青  王正丽  刘宁  王新星  常青  郑珂珂  
在中国对虾基础饲料中用水解鱼蛋白替代0%、5%、10%和15%鱼粉蛋白,制成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实验结束取样测定对虾生长指标并进行血细胞记数,以肝胰脏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为非特异免疫指标,探讨水解鱼蛋白作为免疫增强剂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5%水解鱼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组对虾肝胰脏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54U/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组(P<0.05);血液中总的血细胞数量最多,血清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替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尚雷  张培军  卢玉婷  王建超  李月红  
【目的】克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CJ-13株糖蛋白(G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情况,为IHNV诊断试剂盒和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1对G基因特异引物对G基因进行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GEM-T Easy-G,经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分析后,将G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G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32a-G,转化至宿主菌BL21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等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进  周勇  陈倩  曾令兵  
为了揭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糖蛋白编码基因的主要免疫原性决定区域,本研究对svcv的糖蛋白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以分析其免疫原性。通过sosui以及Dnastar 6.0软件对svcv糖蛋白基因的跨膜区、亲水性以及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后,采用rt-pcr对该基因主要抗原决定区域编码片段进行扩增,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gtr,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后获得截短的svcv糖蛋白的重组蛋白。将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采用免疫印迹以及间接免疫荧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汝晴  赵勇娟  张凌晶  谢泽伟  刘光明  曹敏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