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3)
2023(9000)
2022(8186)
2021(7782)
2020(6552)
2019(15228)
2018(15323)
2017(29246)
2016(16456)
2015(18565)
2014(18508)
2013(18306)
2012(16762)
2011(15026)
2010(14737)
2009(13290)
2008(12653)
2007(10828)
2006(9355)
2005(7926)
作者
(50339)
(41465)
(41290)
(39232)
(26543)
(20025)
(18775)
(16509)
(15746)
(14855)
(14284)
(13750)
(13231)
(12966)
(12939)
(12882)
(12681)
(12454)
(11815)
(11706)
(10602)
(10116)
(10070)
(9361)
(9333)
(9319)
(9308)
(9102)
(8480)
(8419)
学科
(59446)
经济(59379)
管理(44569)
(42139)
(35583)
企业(35583)
方法(29713)
数学(25578)
数学方法(25283)
(16827)
(15689)
中国(14622)
(14240)
业经(13378)
地方(12327)
理论(10998)
农业(10577)
(10447)
(10160)
贸易(10155)
技术(10049)
(9836)
环境(9759)
(9597)
教育(9514)
(9396)
财务(9338)
财务管理(9323)
企业财务(8829)
(8565)
机构
大学(231107)
学院(228899)
管理(90719)
(80958)
理学(79595)
经济(78995)
理学院(78635)
管理学(77149)
研究(77144)
管理学院(76775)
科学(54293)
中国(53651)
(49472)
(45641)
业大(41018)
(40410)
研究所(37525)
农业(36476)
(35718)
中心(34186)
(32360)
北京(30763)
(30112)
师范(29699)
财经(29298)
(27874)
技术(27261)
(26636)
(26538)
农业大学(24119)
基金
项目(166652)
科学(129114)
基金(119844)
研究(116530)
(106268)
国家(105407)
科学基金(89496)
社会(69244)
(67316)
社会科(65416)
社会科学(65398)
基金项目(64923)
自然(62140)
自然科(60659)
自然科学(60639)
自然科学基金(59514)
(56757)
教育(53242)
资助(49057)
编号(47274)
成果(38002)
重点(37310)
(35202)
(35072)
(35042)
计划(33192)
课题(32745)
科研(32708)
创新(32645)
大学(30506)
期刊
(85386)
经济(85386)
研究(63099)
学报(46064)
(41804)
中国(40897)
科学(39227)
大学(32761)
管理(32125)
学学(30972)
农业(29283)
教育(25775)
(25335)
技术(18889)
(15017)
金融(15017)
(14484)
业经(14464)
图书(13806)
财经(13273)
科技(13119)
业大(13024)
经济研究(12828)
(11996)
理论(11974)
实践(11334)
(11334)
问题(11109)
(11083)
农业大学(10553)
共检索到318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春梅  高必达  张学文  何迎春  苏建明  
为了获得抗真菌病的番茄材料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子叶 ,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 ,PCR检测初步证明细菌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番茄的基因组 .同时对番茄耐 Kan水平、转化受体的预培养以及共培后洗涤抑菌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 5 0 m g/ L 时就能完全抑制番茄子叶再生 ;共培后直接用抑菌剂洗涤的抑菌效果较好 ;番茄子叶预培养 1d的转化率最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娟  张树生  李岳峰  茆泽圣  冉炜  沈其荣  
对盆栽试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计数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菌(Glomus caledonium)的番茄菌根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产几丁质酶细菌总数显著高于非菌根根际土壤。从番茄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该菌能够抑制黄瓜尖镰孢的生长。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菌株。该菌在pH 6~8范围几丁质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装液量为1/5(250mL三角瓶)。在几丁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25 h后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达到平衡。表明:该菌株具有稳定的产几丁质酶能力,因此具有潜在的生物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黑银秀  朱为民  郭世荣  于力  孙锦  朱龙英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 mmol·L-1核黄素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核黄素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处理。表明核黄素诱导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成  易自力  蒋建雄  覃静萍  肖亮  储成才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志兵  钟晓红  邓子牛  
为了得到优良的草莓抗病植株,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几丁质酶基因(chit42)对草莓叶片的转化,对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并得到了转化最优方案:乙酰丁香酮AS浓度80~120μmol/L,10~20 min侵染,3 d共培养.经PCR检测初步鉴定外源基因已经导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辉  杨金奎  张克勤  
【目的】研究毛壳菌(Chaetomiumsp.YMF1.00843)产胞外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及抑菌活性,为几丁质酶的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纯化几丁质酶液,测定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并用酶液浸泡病原菌菌块,研究酶液的抑菌活性。【结果】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得到几丁质酶的纯酶液,经检测为电泳纯条带,分子质量为43ku。毛壳菌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40℃以下保温30min均能保持其初始活性,在pH 5~9保温30min仍旧具有较高的活性,Ca2+和Zn2+能明显增强几丁质酶的活性,其纯酶液能抑制立枯丝核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结论】毛壳菌几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阎瑞香  张娜  关文强  于晋泽  
研究了重组几丁质酶对引起果蔬采后腐烂的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为开发新型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途径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测试根霉、灰霉、链格孢霉等果蔬采后腐烂主要病原真菌在重组几丁质酶作用下菌丝体和孢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几丁质酶对根霉等果蔬常见致病真菌菌落扩展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根霉、灰霉、拟茎点霉和毛霉的抑制效果很明显,对交链孢霉、粉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低。重组几丁质酶能够显著抑制根霉新生菌丝的生长,改变其顶端的生长情况。重组几丁质酶可有效抑制灰霉和根霉的孢子萌发,当酶液浓度达到0.40%时,抑制率达91%以上。重组几丁质酶对果蔬采后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在果蔬采后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武军  孙毅  王景雪  李润植  
几丁质酶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它能催化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水解,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增殖,提高植物的抗真菌能力。近年来,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生化性质、表达调控的深入研究,用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植株正日益成为植物防御真菌病害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迎春  高必达  
烟草几丁质酶基因已转入番茄、烟草等作物中 ,并得到了抗病转基因植物 .为了检验该基因转入水稻后 ,能否得到抗病的水稻 ,构建了适于水稻转化的质粒 p BG112 1.将烟草几丁质酶基因 (Tchi B)连上 Ca MV35 S启动子和Nos终止区构建成融合基因 ,再将 Ca MV35 S启动子 / Tchi B编码区 / 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双元载体p CAMBIA130 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 ,得到一个 13.9kb具有几丁质酶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化质粒 p BG112 1,进行酶切和 PCR检验后 ,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 ,后代植株用潮霉素处理 ,经 PCR检验 ,初步证实已将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晶  周树峰  陈华  韩和平  李银心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向转AtNHX1(拟南芥Na+/H+逆向运输蛋白编码基因)的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 L.Moneymaker’)株系X1OEA1自交二代植株(T2)中转入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PCR、Southern、RT-PCR和甜菜碱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ADH已经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和翻译表达。叶绿素荧光(Fv/Fm)、相对电导率(Rc/Rc’)、叶绿素含量(Chla+b)、叶绿素a/b比(Chla/b)、光合速率(Pn)测定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洋  陈德鑫  王凤龙  黄化刚  武侠  
克隆渐狭蜡蚧菌几丁质酶基因,为进一步明确该菌产生的几丁质酶对定居性根结类和孢囊类线虫卵孵化抑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离自黑龙江大豆孢囊线虫孢囊寄生真菌CGMCC5328,通过形态学特征及ITS序列比较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渐狭蜡蚧菌。通过简并引物设计和RACE技术,克隆渐狭蜡蚧菌中几丁质酶基因,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首次从渐狭蜡蚧菌中克隆得到一个几丁质酶基因LACHI1,该基因DNA序列长1 743 bp,含3个内含子,包含1 27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42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45.9 kDa,等电点5.90。LACHI1基因编码的几丁质酶,属于糖基水解酶18家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田田  马沁沁  苗玉志  周霞  
【目的】开展具有优良酶学性质的酸性几丁质酶放线菌研究为几丁质原料的高效转化提供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方法】以四川攀枝花地区偏酸性块菌菌根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16S rDNA基因鉴定产酸性几丁质酶放线菌,并分析高产菌株的酶学性质。【结果】从分离到的17株降解几丁质放线菌中筛选到8株产酸性几丁质酶菌株,经16S rDNA序列测序分析表明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对其中的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omiyaensis SCPW03(30.2 U/mL)进行酶学性质表明,该菌所产酶分子大小约为54 kDa,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4.0;该酶在温度25~35℃、pH 6.0的条件下保温60 min较稳定,酶活力保持在90%以上;酶活性受化学抑制剂EDTA、SDS及β-巯基乙醇和金属离子Cu~(2+)、Zn~(2+)、Ca~(2+)、K~+、Na~+的影响较小,而Fe~(2+)、Mn~(2+)则能够显著促进几丁质酶活性。【结论】研究表明四川攀枝花地区偏酸性块菌菌根土壤中含丰富的产酸性几丁质酶放线菌,菌株S.omiyaensis SCPW03具有高产酸性几丁质酶能力且所产酶具有较多的优良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维华  赵强  崔德才  王斌  
建立美洲黑杨G2组培再生体系,确立美洲黑杨G2分化最适宜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然后分别进行卡那霉素和潮霉素敏感性试验,利用叶盘法依次将反义磷脂酶Dγ(Anti_PLDγ)基因和几丁质酶(CH5B)基因转入美洲黑杨G2中。首先转入反义磷脂酶Dγ基因,经诱导不定芽及生根阶段卡那霉素(选择性抗生素)连续筛选,获得了21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经PCR及PCR_Southern杂交检测,有13株均呈阳性,证明Anti_PLDγ基因成功整合到美洲黑杨G2基因组中。耐盐性试验表明,4株转基因植株抗NaCl能力比对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选择4号株系继续转入几丁质酶基因,通过潮霉素(选择性抗生素)筛选不定芽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焦  韩锦峰  徐宜民  Cooper J I  刘华山  
采用荧光定量法对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2植株的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几丁质酶活性明显高于未转基因烟草,同时发现,pH对转基因烟草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转基因烟草接种烟草炭疽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琳  生吉萍  罗云波  
本文结合反义ACC基因向番茄中的导入,就番茄外源基因转化系统建立中的几个问题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的组织培养比普通番茄更复杂和困难,需要对其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做系统研究,以选择更适合的培养基;抗生素的使用要掌握好剂量,在番茄的子叶上以50mg/L为宜;叶盘法转化番茄子叶时采用的菌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转化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农杆菌过夜培养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泡时间为5min为宜;转基因植株的鉴定可以从分子杂交及性状检测多方面进行,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